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60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压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其包括主铁芯、补偿铁芯、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补偿绕组,第一激磁绕组和第二激磁绕串联,第一激磁绕组绕在主铁芯上,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均同时绕在主铁芯和补偿铁芯上,补偿绕组绕在补偿铁芯上,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补偿绕组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第二输出绕组实现了小电压采样,使采样后的电压能直接用于模数转换及测量,简化了电压测量电路;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与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之间无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

High precision isolated voltag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分压测量
,是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行业进行电能表检测等需要进行分压测量时,多使用电压互感器,但现有电压互感器在进行分压测量时,若实现隔离,则输出电压会相对较高,无法直接进行后续测量,若实现小电压输出,则不能实现输入输出隔离,从而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压互感器在进行分压测量时存在的输出电压较高,无法直接进行后续测量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包括主铁芯、补偿铁芯、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补偿绕组,第一激磁绕组和第二激磁绕组串联,第一激磁绕组绕在主铁芯上,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均同时绕在主铁芯和补偿铁芯上,补偿绕组绕在补偿铁芯上,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补偿绕组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激磁绕组的导线和第二激磁绕组的导线粗细相同。上述第一输出绕组的导线直径小于第二输出绕组的导线直径。上述主铁芯为硅钢片环形铁芯,补偿铁芯为坡莫合金补偿环形铁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二输出绕组实现了小电压采样,使采样后的电压能直接用于模数转换及测量,简化了电压测量电路;并且本技术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与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之间无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使本技术的输出电压不受输入端环境的影响;本技术还通过补偿绕组实现了误差的补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主铁芯,2为补偿铁芯,3为第一激磁绕组,4为第二激磁绕组,5为补偿绕组,6为第一输出绕组,7为第二输出绕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铁芯1、补偿铁芯2、第一激磁绕组3、第二激磁绕组4、第一输出绕组6、第二输出绕组7和补偿绕组5,第一激磁绕组3和第二激磁绕组4串联,第一激磁绕组3绕在主铁芯1上,第二激磁绕组4、第一输出绕组6、第二输出绕组7均同时绕在主铁芯1和补偿铁芯2上,补偿绕组5绕在补偿铁芯2上,第一激磁绕组3、第二激磁绕组4、第一输出绕组6、补偿绕组5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上述补偿绕组5的导线可为直径是0.29mm的漆包线加漆包电阻丝,补偿绕组5绕在补偿铁芯2上,用于补偿本技术的误差,补偿量的大小由补偿绕组5的内阻决定,例如补偿绕组5的阻抗决定比差补偿,感抗决定角差补偿。上述主铁芯1、补偿铁芯2均可为圆形。上述第一激磁绕组3和第二激磁绕组4串联,且第一激磁绕组3、第二激磁绕组4、第一输出绕组6、补偿绕组5的匝数比设定为1000:1000:2000:100,使本技术的激磁绕组总和(第一激磁绕组3加第二激磁绕组4)与第一输出绕组6的匝数比为1:1,使本技术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电压保持一致,同时本技术的第二输出绕组7实现小电压(2V、5V等)输出,输出的电压可直接进行模数转换,无需进行其他分压处理。第二输出绕组7输出的小电压的大小根据第二输出绕组7的匝数决定。例如第一激磁绕组3、第二激磁绕组4、第一输出绕组6、补偿绕组5、第二输出绕组7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40,则可以用于100V/100V/2V小电压采样输出。上述输出绕组与激磁绕组之间无连接关系,从而实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使本技术的输出电压不受输入端环境的影响。由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二输出绕组7实现了小电压采样,使采样后的电压能直接用于模数转换及测量,简化了电压测量电路;并且本技术第一输出绕组6、第二输出绕组7和第一激磁绕组3、第二激磁绕组4之间无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使本技术的输出电压不受输入端环境的影响;本技术还通过补偿绕组5实现了误差的补偿。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激磁绕组3的导线和第二激磁绕组4的导线粗细相同。上述第一激磁绕组3和第二激磁绕组4的导线均可为直径是0.27mm的漆包线。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出绕组6的导线直径小于第二输出绕组7的导线直径。上述第一输出绕组6的导线可为直径是0.19mm的漆包线;第二输出绕组7的导线可为直径是0.38mm的漆包线。如附图1所示,所述主铁芯1为硅钢片环形铁芯,补偿铁芯2为坡莫合金补偿环形铁芯。上述主铁芯1可采用0.28mm超薄优质硅钢片卷绕成环形并浸漆而成,使其规整、无毛刺,这里硅钢片卷绕时,接缝越少,本技术的误差线性越平稳。补偿铁芯2可采用坡莫合金制成。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铁芯、补偿铁芯、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补偿绕组,第一激磁绕组和第二激磁绕组串联,第一激磁绕组绕在主铁芯上,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均同时绕在主铁芯和补偿铁芯上,补偿绕组绕在补偿铁芯上,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补偿绕组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铁芯、补偿铁芯、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补偿绕组,第一激磁绕组和第二激磁绕组串联,第一激磁绕组绕在主铁芯上,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均同时绕在主铁芯和补偿铁芯上,补偿绕组绕在补偿铁芯上,第一激磁绕组、第二激磁绕组、第一输出绕组、补偿绕组的匝数比为1000:1000:200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隔离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刘卫新尹文庆卫程董亮冉懿袁航袁鸣峰章晓洁麦迪娜·马合木张晓磊李广山杨思学牛建平杨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