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48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在机架上由下至上设置有缓苏室、干燥室;在干燥室顶部设置有稻谷进料口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在干燥室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排风管,各排风管的排气口分别与干燥室侧壁上对应第一通孔密封连通;在干燥室内腔下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风管,各进风管的进气口分别与干燥室侧壁上对应第二通孔密封连通后通过加热装置与风机相连接;在缓苏室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带排粮轮的排粮仓,排粮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在排粮仓底部的排料口处设置有下阀门,排粮仓侧壁开孔通过侧阀门与接料斗相连通,在接料斗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之间设置有螺旋式提升机。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运输。

A small rice drying experiment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稻谷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从稻田收割的稻谷的含水量很高,直接仓储容易霉变,而让水稻达到安全仓储的条件是必须把水稻的含水率降低到能够进行仓储的安全含水率(安全含水率≤12%),因而需要对稻谷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的稻谷干燥方法是采用太阳照晒,但这种纯粹依靠太阳照晒进行稻谷干燥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了,其一是晒谷的场地越来越少,受场地制约,其二是依靠太阳照晒的干燥时间非常长,其三是受天气、人工制约,因而采用太阳照晒对稻谷进行干燥处理的效率非常低。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用于对稻谷进行干燥处理的稻谷烘干装置,但现有的稻谷烘干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体积大、运输不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干燥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携带运输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缓苏室,在缓苏室上方固定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底部的出料口与缓苏室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在干燥室顶部设置有与干燥室内腔相连通的稻谷进料口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在干燥室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排风管,各排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排风管的进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排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一通孔,各排风管的排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一通孔密封连通;在干燥室内腔下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风管,各进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进风管的吹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进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通孔,各进风管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二通孔密封连通后通过加热装置与风机相连接;在缓苏室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粮仓,在排粮仓中设置有排粮轮,排粮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在排粮仓底部的排料口处设置有下阀门,在排粮仓侧壁开孔处设置有侧阀门,侧阀门的输出口与接料斗相连通,在接料斗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之间设置有螺旋式提升机,螺旋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伸入接料斗中,螺旋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对接,螺旋式提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螺旋式提升机能将接料斗中的稻谷输送至干燥循环物料入口中。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置、螺旋式提升机均与PLC控制盒相连接,通过PLC控制盒控制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置、螺旋式提升机的运行,使各部分协调配合动作。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加热装置采用可调节功率的电加热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电加热盒的功率调整到合适的工作功率,以此控制通过各进风管进入干燥室内腔的热空气温度。所述的风机采用压入式鼓风机。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在干燥室的稻谷进料口处设置有吸粮机。吸粮机、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置、螺旋式提升机均与PLC控制盒相连接,通过PLC控制盒控制吸粮机、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置、螺旋式提升机的运行,使各部分协调配合动作。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缓苏室由柱体状上部缓苏室和锥体状下部缓苏室构成,上部缓苏室设置于下部缓苏室上方,且上部缓苏室底部与下部缓苏室大端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缓苏室内腔容量是干燥室内腔容量的9~10倍。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带传动为排粮轮转动排粮提供动力。进一步地,前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中,在机架底部还设置有若干带刹车的万向轮,采用带刹车的万向轮不仅能保证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能顺畅移动,还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对万向轮进行刹车制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运输,主要用于稻谷烘干实验,对于小容量烘干实验,干燥室容量可以做小到一公升,满足小型实验需求,给小型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②工作时通过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置、螺旋式提升机相互协调配合,对稻谷进行循环干燥处理,稻谷受热均匀,干燥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干燥室与缓苏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缓苏室2,在缓苏室2上方固定设置有干燥室3,干燥室3底部的出料口与缓苏室2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在干燥室3顶部设置有与干燥室内腔30相连通的稻谷进料口31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32。如图2所示,在干燥室内腔30上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排风管4,各排风管4横向水平设置且各排风管4的进气口与干燥室的内腔30相通,在与各排风管4相对的干燥室3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一通孔,各排风管4的排气口41分别与对应第一通孔密封连通。在实际制造中,也可使各排风管4的排气口41密封穿过对应第一通孔后伸出干燥室3外。排风管4的进气口可以设置于排风管4下侧壁上,排风管4的进气口可以设置成长形槽结构,也可以是由若干通孔构成。如图2所示,在干燥室内腔30下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风管5,各进风管5横向水平设置且各进风管5的吹气口与干燥室内腔30相通,在与各进风管5相对的干燥室3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通孔,各进风管5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二通孔密封连通后通过加热装置51与风机52相连接,即:各进风管5的进气口分别密封穿过对应第二通孔后依次与加热装置51、风机52相连接。吹气管5的吹气口可以设置于吹气管5下侧壁上,吹气管5的吹气口可以设置成长形槽结构,吹气管5的吹气口也可以是由若干通孔构成。本实施例中以在干燥室内腔30中设置二根排风管4、一根进风管5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制作中,可根据干燥室内腔30的容量等因素来调整排风管4的根数、及进风管5的根数。如图1所示,在缓苏室2底部的出料口20处设置有排粮仓6,在排粮仓6中设置有排粮轮61,排粮轮61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动机62,电动机62通过带传动63为排粮轮61的转动排粮提供动力。如图1所示,在排粮仓6底部的排料口处设置有下阀门71,在排粮仓6侧壁开孔处设置有侧阀门72,侧阀门72的输出口与接料斗8相连通,在接料斗8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32之间设置有螺旋式提升机9,螺旋式提升机9的进料口伸入接料斗8中,螺旋式提升机9的出料口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32对接,螺旋式提升机9处于工作状态时,螺旋式提升机9能将接料斗8中的稻谷输送至干燥循环物料入口32中。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稻谷经稻谷进料口31进入干燥室内腔30中,风机52与加热装置51配合产生的热空气源源不断地通过进风管5进入干燥室内腔30中,对位于干燥室内腔30中的稻谷进行烘干处理,而携带稻谷水分的气体则通过排风管4排出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缓苏室,在缓苏室上方固定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底部的出料口与缓苏室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在干燥室顶部设置有与干燥室内腔相连通的稻谷进料口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在干燥室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排风管,各排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排风管的进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排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一通孔,各排风管的排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一通孔密封连通;在干燥室内腔下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风管,各进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进风管的吹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进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通孔,各进风管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二通孔密封连通后通过加热装置与风机相连接;在缓苏室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粮仓,在排粮仓中设置有排粮轮,排粮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在排粮仓底部的排料口处设置有下阀门,在排粮仓侧壁开孔处设置有侧阀门,侧阀门的输出口与接料斗相连通,螺旋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伸入接料斗中,螺旋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对接,螺旋式提升机能将接料斗中的稻谷输送至干燥循环物料入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缓苏室,在缓苏室上方固定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底部的出料口与缓苏室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在干燥室顶部设置有与干燥室内腔相连通的稻谷进料口和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在干燥室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排风管,各排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排风管的进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排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一通孔,各排风管的排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一通孔密封连通;在干燥室内腔下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风管,各进风管横向水平设置且各进风管的吹气口与干燥室内腔相通,在与各进风管相对的干燥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通孔,各进风管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第二通孔密封连通后通过加热装置与风机相连接;在缓苏室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粮仓,在排粮仓中设置有排粮轮,排粮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在排粮仓底部的排料口处设置有下阀门,在排粮仓侧壁开孔处设置有侧阀门,侧阀门的输出口与接料斗相连通,螺旋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伸入接料斗中,螺旋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干燥循环物料入口对接,螺旋式提升机能将接料斗中的稻谷输送至干燥循环物料入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稻谷烘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风机、驱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杏兴黄伟戴波殷月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粮食质量监测站江苏省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