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42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玉米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灯头、灯头座、电源驱动器、散热器和光源组件,所述电源驱动器装设在所述灯头座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头座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装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体、导热柱和若干散热片,所述导热柱设于散热基体下方,所述若干散热片设于散热基体上方,所述导热柱中部设有气流通风孔,所述气流通风孔延伸并贯穿散热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玉米灯通过散热器即可达到横向和纵向的良好散热循环效果,无需在通过在灯头座上开设通风孔;通过设置面罩,使得出光效果更加均匀,同时满足了散热的需求。

Corn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玉米灯。
技术介绍
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而LED在照明的同时所散发的热量需要及时通过介质导出,不然会缩短LED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目前解决散热的技术方案一般通过铝材进行散热,辅助一些空气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空气中。如日常照明用的LED玉米灯,在使用时,通常采用型材等进行散热或不使用散热器,容易使得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灯具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很多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公开第CN204026603U、CN203628364U、CN202927514U号技术专利中所述,通过在散热器上增加对流孔或者增加冷风扇提高对流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此种散热方式的弊端在于散热器的热量较为集中,且通风孔的设计空间很小,无法实现横向对流散热,纵向对流通道无法将LED散热的热量快速的导出;与此同时,上述的散热器只能适用于无透光罩的玉米灯,由于玉米灯的使用安全以及出光效果考虑,增加透光罩是必然的。因此,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能满足出光均匀效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且出光效果均匀的玉米灯。一种玉米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灯头、灯头座、电源驱动器、散热器和光源组件,所述电源驱动器装设在所述灯头座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头座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装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体、导热柱和若干散热片,所述导热柱设于散热基体下方,所述若干散热片设于散热基体上方,所述导热柱中部设有气流通风孔,所述气流通风孔延伸并贯穿散热基体,所述气流通风孔为第一散热空间;所述若干散热片与导热基体围绕界定为第二散热空间,所述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连通,所述气流通风孔与散热片的缝隙通过第二散热空间与形成第一空气循环回路,所述散热片的缝隙横向形成第二空气循环回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中间设有风扇和风扇固定板,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固定板紧固在所述散热基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包括罩本体、设在罩本体上端的第一卡持部和设在罩本体下端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围绕形成第一通风部;所述散热基体上设有第一卡持槽,所述导热柱下端设有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部插入到第一卡持槽内,所述第二卡持部插入到第二卡持槽内,使得所述罩体装设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第一通风部与所述气流通风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本体于第二卡持部下端外侧横向延伸形成第三卡持部,所述导热柱于第二卡持槽下方内侧设有第三卡持槽,所述第三卡持部卡设于第三卡持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与第一散热片连接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一散热片的内侧,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低于第一散热片,所述两个第二散热片之间设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中部开设有固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第一散热片外缘为弧形,所述第一散热片下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的横截面积,所述散热片之间横向形成所述第二空气循环回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上盖和电源下盖,所述电源上盖固定在所述灯头座上,所述电源下盖装设在灯头座与第二散热片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柱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导热柱设有若干安装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若干LED灯板,将所述LED灯板固定在所述导热柱的安装面上。本技术玉米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散热器即可达到横向和纵向的良好散热循环效果,无需在通过在灯头座上开设通风孔。2.通过设置面罩,使得出光效果更加均匀,同时满足了散热的需求。3.通过导热柱下窄上宽的设置,使得热量可以加速从气流通风孔自下而上随着空气流动散发。4.同时增加风扇的设置,使得热量可以加速从气流通风孔自下而上随着空气流动散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玉米灯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玉米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玉米灯中散热器的示意图;图4为图3本技术玉米灯中散热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玉米灯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本技术玉米灯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玉米灯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本技术玉米灯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玉米灯的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灯头1、灯头座2、电源驱动器3、散热器4和光源组件5,所述电源驱动器3装设在所述灯头座2内,所述散热器4与所述灯头座2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5装设在所述散热器4上。其中,所述散热器4包括散热基体41、导热柱42和若干散热片43,散热基体41的横截面积大于导热柱42的横截面积,所述导热柱42设于散热基体41下方,所述若干散热片43设于散热基体41上方,该若干散热片43围绕形成一个辐射状,所述导热柱42中部设有气流通风孔44,所述气流通风孔44延伸并贯穿散热基体41。该气流通风孔44的最佳设置为倒锥状,即越是下端口径越小,有利于热量随着空气向上流动而散出。所述气流通风孔44为第一散热空间,即将光源组件5的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柱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空气向上流动由空气将热量散发;所述若干散热片43与导热基体41围绕界定为第二散热空间,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连通,第二散热空间存在横向和纵向空气流通路径,所述气流通风孔44将光源组件5的散发的热量通过空气向上流通经过散热片43的缝隙向上排出形成第一空气循环回路;玉米灯外的空气通过散热片43的缝隙横向通过将第二散热空间的热量排出形成第二空气循环回路。为了配合与灯头座2的安装并提高其密封紧固性,所述散热片43包括第一散热片431和与第一散热片431连接的第二散热片4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灯头、灯头座、电源驱动器、散热器和光源组件,所述电源驱动器装设在所述灯头座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头座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装设在所述散热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体、导热柱和若干散热片,所述导热柱设于散热基体下方,所述若干散热片设于散热基体上方,所述导热柱中部设有气流通风孔,所述气流通风孔延伸并贯穿散热基体,所述气流通风孔为第一散热空间;所述若干散热片与导热基体围绕界定为第二散热空间,所述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连通,所述气流通风孔与散热片的缝隙通过第二散热空间与形成第一空气循环回路,所述散热片的缝隙横向形成第二空气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灯头、灯头座、电源驱动器、散热器和光源组件,所述电源驱动器装设在所述灯头座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头座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装设在所述散热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体、导热柱和若干散热片,所述导热柱设于散热基体下方,所述若干散热片设于散热基体上方,所述导热柱中部设有气流通风孔,所述气流通风孔延伸并贯穿散热基体,所述气流通风孔为第一散热空间;所述若干散热片与导热基体围绕界定为第二散热空间,所述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连通,所述气流通风孔与散热片的缝隙通过第二散热空间与形成第一空气循环回路,所述散热片的缝隙横向形成第二空气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空间与第二散热空间中间设有风扇和风扇固定板,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固定板紧固在所述散热基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包括罩本体、设在罩本体上端的第一卡持部和设在罩本体下端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围绕形成第一通风部;所述散热基体上设有第一卡持槽,所述导热柱下端设有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部插入到第一卡持槽内,所述第二卡持部插入到第二卡持槽内,使得所述罩本体装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吉志杨咸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贝斯旺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