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3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面盖内侧设置有与把手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相对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盘一侧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轴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连接有传动柱,位于同侧的所述转动柱和传动柱之间转动套接有联动条。把手的安装位置相对于传动轴更低,便于人手抬起开锁以及小孩子开锁,更加省力;把手位于面盖中下部,美观性方面更强;安装时无需人手扶着,省时省力;把手转轴处与传动销轴错位,防盗性能更好。

A kind of intelligent lock handle link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可采用指纹、数字、刷卡等方式开锁,具有安全性、便利性高的优点。智能门锁包括外门把、内门把以及两者之间的锁体,三者之间通过传动销轴联动。目前锁体的安装位置以及门上的安装孔位置基本固定,与锁体连接的传动销轴基本安装在门把手转动轴处,容易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把手的安装位置较高,一方面人手需要抬起的高度更高,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把手位于面盖中部,美观性不足;二、安装时门把需要人手扶着,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把手的安装位置合理,便捷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面盖内侧设置有与把手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相对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盘一侧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轴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连接有传动柱,位于同侧的所述转动柱和传动柱之间转动套接有联动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转把手后,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在联动条的带动下传动件绕其轴心线转动,使得卡入传动孔的传动销轴转动,完成开锁。把手的安装位置相对于传动轴更低,便于人手抬起开锁以及小孩子开锁,更加省力;把手位于面盖中下部,美观性方面更强;安装时先装锁体,再装门把,装门把时先将传动销轴卡入传动轴,便能无需人手扶着,省时省力;把手转轴处与传动销轴错位,防盗性能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和面盖之间设置有套于转动轴外侧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朝向转动盘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朝向或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与转动盘连接的转动块,所述转动轴外侧套有位于复位板和转动盘之间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包括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两端均弯折形成连接脚,两个所述连接脚分别紧贴于复位块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带动转动盘转动时,转动块对连接脚形成挤压而使连接脚背离复位块转动,因此人松开把手后连接脚因自身弹性力而带动转动块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块朝向转动盘的一端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脚存在相向靠近的趋势而与复位块紧贴,同时连接脚受到挡块的限位而不易与复位块分离,保证复位扭簧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板朝向转动盘的一侧连接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脚转动的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转动直至连接脚与限位块后,因连接脚受到限位块的阻挡,而使把手无需继续转动,避免连接脚过度形变而无法回复的麻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朝向复位板的一侧连接有转动半环,所述复位板设置有供转动半环卡入并转动的转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和复位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盖和传动件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穿设有供传动轴卡入的连接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受到连接筒的限位而仅能绕自身轴向转动或背离面盖移动,避免传动件位置偏移的麻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盘背离转动盘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定位磁石,所述传动件背离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正对定位磁石的霍尔元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锁时,拧转把手而使得传动件转动,定位磁石偏离霍尔元件,霍尔元件感应到的磁强度减弱;开锁完成后,把手复位,定位磁石转回原位而正对霍尔元件,霍尔元件感应到的磁强度增强。因此霍尔元件的存在能够感应到是否完成开锁操作,若完成开锁,则外门把处显示屏的电源切断,无需等待一段时间,进而起到节省电能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条设置有供转动柱或传动柱卡入的联动孔,所述联动孔内壁和转动柱或传动柱之间设置有金属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圈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便于联动条和转动柱或传动柱之间相对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把手的安装位置相对于传动轴更低,便于人手抬起开锁以及小孩子开锁,更加省力;把手位于面盖中下部,美观性方面更强;安装时先装锁体,再装门把,装门把时先将传动销轴卡入传动轴,便能无需人手扶着,省时省力;把手转轴处与传动销轴错位,防盗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转动轴、转动盘和复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复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盖;2、把手;3、转动轴;4、转动盘;41、转动柱;42、转动块;43、转动半环;5、传动件;51、传动轴;511、传动孔;52、传动盘;53、传动板;531、传动柱;54、连接套;55、定位磁石;6、联动条;61、联动孔;7、金属圈;8、复位板;81、复位块;811、限位块;82、挡块;83、转动槽;9、复位扭簧;91、螺旋部;92、连接脚;10、固定板;11、连接筒;12、电路板;13、霍尔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用于内门把处,如图1、图2所示,包括面盖1,面盖1外侧转动连接有供人手握住的把手2。面盖1内侧设置有与把手2连接的转动轴3,转动轴3另一端与外门把之间通过连接销轴连接,进而形成联动。转动轴3背离面盖1的一端外侧固定套接有转动盘4。转动盘4背离的面盖1的一侧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41,两个转动柱41关于转动盘4轴心线中心对称且齐平。转动盘4上侧设置有传动件5,传动件5包括轴向与转动轴3平行的传动轴51。传动轴51贯穿设置有供传动销轴一端卡入的传动孔511,传动销轴另一端与锁体连接。传动轴51同轴固定套接有传动盘52,传动盘52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呈三角状的传动板53,两个传动板53背离面盖1的一侧且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531,位于同侧的转动柱41和传动柱531之间转动套接有联动条6。两个传动柱531和两个转动柱41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四点处的关系,因此两个联动条6相互平行。拧转把手2带动转动盘4转动时,从而在联动条6的带动下传动件5绕其轴心线转动,使得卡入传动孔511的传动销轴转动,完成开锁。把手2的安装位置相对于传动轴51更低,便于人手抬起开锁以及小孩子开锁,更加省力;把手2位于面盖1中下部,美观性方面更强;安装时先装锁体,再装门把,装门把时先将传动销轴卡入传动轴51,便能无需人手扶着,省时省力;把手2转轴处与传动销轴错位,同时传动销轴仅与内门把连接,从外门处盗窃开锁的难度更大,防盗性能更好。如图2所示,联动条6设置有供转动柱41或传动柱531卡入的联动孔61,转动柱41和传动柱531外侧均转动套接有金属圈7,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包括面盖(1),所述面盖(1)外侧设置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内侧设置有与把手(2)连接的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连接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相对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柱(41),所述转动盘(4)一侧设置有传动件(5),所述传动件(5)包括传动轴(51),所述传动轴(51)设置有传动孔(511),所述传动轴(51)连接有传动盘(52),所述传动盘(52)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传动板(53),所述传动板(53)连接有传动柱(531),位于同侧的所述转动柱(41)和传动柱(531)之间转动套接有联动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包括面盖(1),所述面盖(1)外侧设置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内侧设置有与把手(2)连接的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连接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相对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柱(41),所述转动盘(4)一侧设置有传动件(5),所述传动件(5)包括传动轴(51),所述传动轴(51)设置有传动孔(511),所述传动轴(51)连接有传动盘(52),所述传动盘(52)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传动板(53),所述传动板(53)连接有传动柱(531),位于同侧的所述转动柱(41)和传动柱(531)之间转动套接有联动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和面盖(1)之间设置有套于转动轴(3)外侧的复位板(8),所述复位板(8)朝向转动盘(4)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块(81),所述复位块(81)朝向或远离转动轴(3)的一侧设置有与转动盘(4)连接的转动块(42),所述转动轴(3)外侧套有位于复位板(8)和转动盘(4)之间的复位扭簧(9),所述复位扭簧(9)包括螺旋部(91),所述螺旋部(91)两端均弯折形成连接脚(92),两个所述连接脚(92)分别紧贴于复位块(8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门把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块(81)朝向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恩福金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