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0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37
一种建筑工程楼梯,通过卡接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将防滑板固定于台阶上,降低了安装难度,顶升装置的设计,方便防滑板脱离台阶,节约了安装时间;动力机构通过带动第二连杆绕A点做往复运动,然后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直线平移段做直线运动,这样的设计使防滑板脱离台阶的过程变得可控,往复的行成可控,使得本设计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楼梯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楼梯。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防护是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在各种上下通道的安全防护需要工程人员精心检测和实验的地方;阶梯的防滑和维护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阶梯上增加防滑垫是是常用的措施,如何对防滑垫维护、安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楼梯,解决了阶梯上防滑垫的安装和更换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包括台阶本体,所述台阶本体的台阶面上通过卡接机构固定有防滑板,台阶本体两侧的侧面上固定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防滑板脱离所述台阶面;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力平衡段,力平衡段连接有直线平移段,直线平移段连接有动力转向机构;所述动力转向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直线平移段,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台阶本体的侧面上的A点,所述第二连杆上连接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连杆绕A点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直线平移段做往复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盘、电机、导杆、弧形滑槽和连接板,弧形滑槽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于转盘的中心,固定转盘上固定所述导杆,所述弧形滑槽的内弧和外弧的弧度相同,弧形滑槽的两端的过度弧与导杆的弧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杆与直线平移段的铰接点与A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长度之和。进一步的,直线平移段包括导杆套和第一导杆,导杆套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上;所述力平衡段包括中间板、连接支杆和支杆导板,支杆导板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上,支杆导板通过导孔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连接支杆固定于所述中间板,中间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与连接支杆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板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杆,顶升装置用于顶升所述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橡胶柱和卡槽,橡胶柱固定于所述台阶面上,橡胶柱的外侧设置向台阶面延伸的凸起;所述防滑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与凸起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柱中空,橡胶柱的内部设置有加力橡胶柱;靠近防滑板的工作面安装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塞;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脱离装置,脱离装置用于将凸起脱离卡槽。进一步的,脱离装置包括第二导杆套和第二导杆套配合的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套固定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二导杆套之间还通过螺纹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通过卡接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将防滑板固定于台阶上,降低了安装难度,顶升装置的设计,方便防滑板脱离台阶,节约了安装时间;动力机构通过带动第二连杆绕A点做往复运动,然后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直线平移段做直线运动,这样的设计使防滑板脱离台阶的过程变得可控,往复的行成可控,使得本设计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2.电机通过转盘、导杆和弧形滑槽,带动第二连杆进行绕A点做往复运动,在顶升防滑板时,导杆与形滑槽的内弧配合,运用内弧的弧度产生位移,使防滑板与台阶脱离,保证了脱离台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脱离装置和橡胶柱的外侧设置向台阶面延伸的凸起的设计保证了防滑板和台阶连接和脱离状态的可识别性,增强了连接的安全性。4.橡胶塞的设计对卡机构的防护和增大了防滑板的防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设计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防滑板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4为卡接机构和脱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列1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包括台阶本体1,所述台阶本体1的台阶面上通过卡接机构固定有防滑板2,台阶本体1两侧的侧面上固定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防滑板2脱离所述台阶面;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力平衡段,力平衡段连接有直线平移段,直线平移段连接有动力转向机构;所述动力转向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第一连杆11-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直线平移段,第一连杆11-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7,第二连杆11-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台阶本体1的侧面上的A点,所述第二连杆11-7上连接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连杆11-7绕A点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杆11-6带动直线平移段做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设置卡接机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盘11-8、电机、导杆11-9、弧形滑槽和连接板,弧形滑槽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7;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1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于转盘11-8的中心,固定转盘11-8上固定所述导杆11-9,所述弧形滑槽的内弧11-11和外弧11-10的弧度相同,弧形滑槽的两端的过度弧与导杆11-9的弧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杆11-6与直线平移段的铰接点与A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长度之和。这个长度的设计保证了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一直保持着向防滑块运动趋势。直线平移段包括导杆套11-4和第一导杆11-5,导杆套11-4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1上;所述力平衡段包括中间板11-3、连接支杆11-1和支杆导板11-2,支杆导板11-2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1上,支杆导板11-2通过导孔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11-1,连接支杆11-1固定于所述中间板11-3,中间板11-3连接所述第一导杆11-5,第一导杆11-5与连接支杆11-1相互平行。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滑动的滑动阻力。所述防滑板2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杆3,顶升装置用于顶升所述支撑杆3。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橡胶柱6和卡槽8,橡胶柱6固定于所述台阶面上,橡胶柱的外侧设置向台阶面延伸的凸起9;所述防滑板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4,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与凸起9的卡槽8。所述橡胶柱6中空,橡胶柱6的内部设置有加力橡胶柱7;靠近防滑板2的工作面安装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塞5;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脱离装置,脱离装置用于将凸起9脱离卡槽8。脱离装置包括第二导杆套10和第二导杆套10配合的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套10固定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上。第二导杆铰接有挡板,用于将凸起9完全脱离卡槽。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二导杆套10之间还通过螺纹连接。保证固接和脱离状态的稳定性。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接支杆11-1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与所述支撑杆3向适配合顶升所述支撑杆3;凹槽的设计保证了支撑杆3顶升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包括台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本体(1)的台阶面上通过卡接机构固定有防滑板(2),台阶本体(1)两侧的侧面上固定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防滑板(2)脱离所述台阶面;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力平衡段,力平衡段连接有直线平移段,直线平移段连接有动力转向机构;所述动力转向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第一连杆(11-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直线平移段,第一连杆(11-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7),第二连杆(11-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台阶本体(1)的侧面上的A点,所述第二连杆(11-7)上连接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连杆(11-7)绕A点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杆(11-6)带动直线平移段做往复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包括台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本体(1)的台阶面上通过卡接机构固定有防滑板(2),台阶本体(1)两侧的侧面上固定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防滑板(2)脱离所述台阶面;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力平衡段,力平衡段连接有直线平移段,直线平移段连接有动力转向机构;所述动力转向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第一连杆(11-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直线平移段,第一连杆(11-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7),第二连杆(11-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台阶本体(1)的侧面上的A点,所述第二连杆(11-7)上连接有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连杆(11-7)绕A点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杆(11-6)带动直线平移段做往复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盘(11-8)、电机、导杆(11-9)、弧形滑槽和连接板,弧形滑槽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7);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台阶本体(1)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于转盘(11-8)的中心,固定转盘(11-8)上固定所述导杆(11-9),所述弧形滑槽的内弧(11-11)和外弧(11-10)的弧度相同,弧形滑槽的两端的过度弧与导杆(11-9)的弧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杆(11-6)与直线平移段的铰接点与A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杆(11-6)和第二连杆(11-7)长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楼梯,其特征在于,直线平移段包括导杆套(11-4)和第一导杆(11-5),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时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