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5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壳体,所述二号弹簧的底端二号槽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壳体的四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卡合有支撑圈,所述壳体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一号槽,壳体内部设置有夹层,壳体底端连接有连接壳,浇筑完毕后,通过向上提拉壳体,壳体与组合桩分合,通过此组合桩结构进行浇筑,能够提高组合桩浇筑进度,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壳体外部四周设置有固定圈,通过上下移动固定圈,使得固定圈底端与地表面相贴合,保持组合桩垂直方向固定,固定牢固,调节方便。

A composite pile for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工程的安全,任何一个工程结构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载和风力的作用,湿度变化也会对土木工程结构产生作用,在地震区,土木工程结构还应考虑抵御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动等人为作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在浇筑组合桩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单一浇筑,而且浇筑完毕后的组合桩浇筑壳,拆卸不便,不利于组合桩浇筑壳的重复使用,影响组合桩浇筑的进度;浇筑组合桩的过程中,需要对组合桩进行固定,现多通过支架进行固定,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浇筑桩倾斜,浇筑效果不好,影响组合桩质量,现有支撑方法使用不便,不便于对不同浇筑高度的组合桩进行固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具有安装便捷和支撑稳定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二号槽,所述二号槽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底端二号槽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壳体的四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侧壳体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卡合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支撑圈的外表面贴合有滑钮,所述滑钮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所述三号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圈的内表面上下两端,所述壳体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槽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一侧一号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一号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柱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壳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层的上端为柱形结构,所述夹层的底端为锥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圈为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块一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弹块的另一端为方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钮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且向外侧凸出,所述滑钮的另一端为弧形结构且向内侧凹陷与所述弹块相卡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壳体内部设置有夹层,壳体底端连接有连接壳,浇筑完毕后,通过向上提拉壳体,壳体与组合桩分合,通过此组合桩结构进行浇筑,能够提高组合桩浇筑进度,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壳体外部四周设置有固定圈,通过上下移动固定圈,使得固定圈底端与地表面相贴合,保持组合桩垂直方向固定,固定牢固,调节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连接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固定圈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固定圈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连接壳;3、夹层;4、壳盖;5、支撑圈;6、一号槽;7、一号弹簧;8、弹片;9、弹块;10、连杆;11、二号槽;12、二号弹簧;13、滑钮;14、三号弹簧;1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盖4,壳体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二号槽11,二号槽1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2,二号弹簧12的底端二号槽11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壳体1的四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3,夹层3的内侧壳体1内部浇筑有混凝土,壳体1的中心位置处卡合有支撑圈5,支撑圈5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一侧支撑圈5的外表面贴合有滑钮13,滑钮1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4,三号弹簧14固定连接在支撑圈5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壳体1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一号槽6,一号槽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7,一号弹簧7的一侧一号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片8,弹片8的一侧一号槽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块9,本实施例中连杆10用于带动连接壳2旋转,连接壳2通过锥型混凝土上端时,混凝土向外侧挤压,连接壳2带动连杆10在二号槽11中转动,当壳体1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时,连接壳2和连杆10通过二号槽11内部二号弹簧12的弹性恢复,收回内侧。具体的,壳体1为柱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壳体1木质材质,柱形结构,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通过环形钢筋相互捆扎固定,制成柱形钢筋结构,放入壳体1内部,然后向壳体1内部灌入混凝土。具体的,连接壳2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壳2为木质材质,设置在壳体1的底端,直径小于壳体1直径,由相互分离的两个弧形结构部分组成圆形,与壳体1相连接呈锥型结构,方便壳体1的放入和混凝土的浇筑,此处壳体1和连接壳2材质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具体的,夹层3的上端为柱形结构,夹层3的底端为锥型结构,本实施例中夹层3使用的是PP材质塑料,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开设有网纹,增大与混凝土层之间的摩擦,夹层3可以使壳体1在灌入混凝土时,内表面不与混凝土层直接接触,保持内部清洁,同时在向上拉动壳体1过程中又能够减小混凝土层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对壳体1的破坏,使得壳体1能够循环使用。具体的,支撑圈5为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本实施例中支撑圈5为金属材质,用于对壳体1的支撑固定,通过上下移动支撑圈5,调节支撑高度,将支撑圈5固定在壳体1的外部四周,底表面与地面相贴合,对壳体1进行支撑固定,防止浇筑过程中,壳体1倾斜,影响浇筑效果。具体的,弹块9一端为弧形结构,弹块9的另一端为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弹块9一端为弧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盖(4),所述壳体(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二号槽(11),所述二号槽(1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2),所述二号弹簧(12)的底端二号槽(11)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所述壳体(1)的四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3),所述夹层(3)的内侧壳体(1)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处卡合有支撑圈(5),所述支撑圈(5)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一侧支撑圈(5)的外表面贴合有滑钮(13),所述滑钮(1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4),所述三号弹簧(14)固定连接在支撑圈(5)的内表面上下两端,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一号槽(6),所述一号槽(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7),所述一号弹簧(7)的一侧一号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片(8),所述弹片(8)的一侧一号槽(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盖(4),所述壳体(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二号槽(11),所述二号槽(1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2),所述二号弹簧(12)的底端二号槽(11)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所述壳体(1)的四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3),所述夹层(3)的内侧壳体(1)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处卡合有支撑圈(5),所述支撑圈(5)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一侧支撑圈(5)的外表面贴合有滑钮(13),所述滑钮(1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4),所述三号弹簧(14)固定连接在支撑圈(5)的内表面上下两端,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一号槽(6),所述一号槽(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7),所述一号弹簧(7)的一侧一号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片(8),所述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杨宏平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