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13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主要由多个引风屏障板、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组成,引风屏障板依次首尾相连,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固定连接;引风屏障板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与引风屏障板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声音屏障装置通风性差的问题,使声音屏障装置内部通风效果好,且不影响声音屏障的隔音效果。

A fully enclosed sound barrier device for induced draft and nois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噪声治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在飞速发展,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都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这些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噪声也随之显现出来,由于各类道路都要通过人员密集的城市,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声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降低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通常采用声屏障来降低敏感点受到的影响,目前铁路声屏障多为直立插板式声屏障,也有部分声屏障采用了半封闭式结构。由于直立式声屏障的整体构造为悬臂结构,受风荷载及列车运行脉动风压影响,声屏障高度受到限制,同时直立式声屏障存在声波绕射,降噪效果有限。为此,专利CN206289551U提供一种基于圆弧声屏障板的全封闭声屏障,包括声屏障板和多个呈间隔平行设置的钢框架,所述钢框架通过连接件与桥梁或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声屏障板的两端设置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中,形成供列车通行的隔声隧道,所述钢框架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声屏障板通过设置于所述翼缘槽内的紧固装置将所述声屏障板固定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内;所述钢框架的圆心位于所述桥梁或基础的上方,且水平贯穿所述隔声隧道圆心的平面位于通行列车的中部位置,其降噪效果好,风阻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有的声屏障装置要么密封性过强,通风性差,屏障效果好,要么通风性好,但屏障效果不太理想;同时装载工程量大,特殊件过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引风降噪的声屏障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主要由多个引风屏障板、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组成,所述引风屏障板依次首尾相连,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引风屏障板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左部截面呈梯形,其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垫,第一部分的斜面设有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第一部分左部嵌有锁块,所述锁块垂直于斜面设置,第一部分右部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部分内部中空,其上顶面均匀分布有进风管,第二部分的下底面设有底部通孔,所述底部通孔内底端设有第二吸音板,所述第二吸音板上方设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上方设有第一吸音板,所述第一吸音板的底面通过圆周处的支撑环与第二部分内底面固定,所述支撑环设有多个进风口,第一吸音板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部内壁设有轴套,通孔顶部左右各设有一个调阻机构,第一吸音板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风压板、控风叶,所述风压板通过多个导杆与第一吸音板连接,所述每个导杆均套设有第二弹簧,风压板、控风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风压板连接,连接杆穿过通孔,并通过所述轴套与通孔转动连接,连接杆上部设有环形块,其截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型;所述第三部分可转动调节,通过转轴与第二部分右端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锁紧钮,第三部分右上部与第一部分左下部形状契合,第三部分的斜面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三部分右部嵌有锁块,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分别与第三部分的锁块、第一部分的锁块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与所述引风屏障板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锁块截面呈T型且内部中空,锁块内中心轴线处设有锁杆,所述锁杆下端截面呈梯形,锁杆上部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锁杆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锁块下部左右各设有一个卡块,所述卡块内侧与锁杆贴合,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分别设有与卡块匹配的第一配合槽、第二配合槽。通过锁块的结构设计,连接简便易操作,同时可实时预紧,提高相邻的引风屏障板之间连接稳固性。更进一步地,所述锁杆顶部伸出锁块,且锁杆顶部设有拉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音板上设有均匀的1mm小孔,所述吸音棉上设有均匀的3mm大孔。保证风易于通过第二吸音板、吸音棉,同时隔音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调阻机构内部中空,其右部设有顶块,所述顶块通过第三弹簧与调阻机构内左壁连接,顶块材质选用耐磨的合成橡胶。通过第三弹簧与顶块的简易组合,成本低,配合连接杆调阻的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引风屏障板选择可透光的隔声材料。本技术装置的安装方法为:在基座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根据声音屏障装置规格选择多组引风屏障板,相邻两个引风屏障板通过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转轴调节角度后,利用锁紧钮锁紧每个引风屏障板的第三部分;锁块的工作方法为:使用拉环拉起锁杆使卡块内缩,将其插入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松开拉环,锁杆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并利用下端将卡块向外挤处,然后与第一配合槽或第二配合槽咬合,实现对接;引风屏障板的第二部分的工作方法为:风从进风管进入第二部分内,再从支撑环的进风口进入,带动控风叶转动,根据风力的不同,风对风压板的挤压力也不同,使风压板下移,继而使连接杆的环形块下移,环形块挤压调阻机构使顶块对环形块的力增大,从而增加摩擦力,降低控风叶的转动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引风屏障板解决声音屏障装置通风性差的问题,使声音屏障装置内部通风效果好,且不影响声音屏障的隔音效果。(2)本技术的引风屏障板的第三部分可随着转轴转动调节,可使引风屏障板进行多种角度的设置,同时配合锁紧钮进行锁紧,拆装方便。(3)本技术通过引风屏障板的第二部分设置,利用风量所产生的风压不同,通过风压板、控风叶实现均匀送风,提高吸音棉、第二吸音板的吸音效果。(4)本技术通过多个同规格的引风屏障板进行组装,生产工艺规整,易大批量生产制造,同时组装简易方便,易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引风屏障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引风屏障板、11-第一部分、111-第一卡槽、1111-第一配合槽、112-第一密封垫、113-第二密封垫、114-第三密封垫、12-第二部分、121-进风管、122-底部通孔、13-第三部分、131-第二卡槽、1311-第二配合槽、2-锁块、21-锁杆、221-挡片、22-第一弹簧、23-卡块、24-卡头、3-第一吸音板、31-支撑环、32-风压板、321-导杆、322-第二弹簧、323-轴承、33-控风叶、34-连接杆、341-环形块、35-通孔、351-轴套、352-调阻机构、3521-顶块、3522-第三弹簧、4-吸音棉、5-第二吸音板、6-转轴、61-锁紧钮、7-基础、71-第一基座、72-第二基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主要由7个引风屏障板1、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组成,引风屏障板1依次首尾相连,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固定连接;引风屏障板1选择可透光的隔声材料,如中空玻璃。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多个引风屏障板(1)、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组成,所述引风屏障板(1)依次首尾相连,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固定连接;/n所述引风屏障板(1)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n所述第一部分(11)左部截面呈梯形,其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垫(112),第一部分(11)的斜面设有第二密封垫(113)、第三密封垫(114),第一部分(11)左部嵌有锁块(2),所述锁块(2)垂直于斜面设置,第一部分(11)右部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111);/n所述第二部分(12)内部中空,其上顶面均匀分布有进风管(121),第二部分(12)的下底面设有底部通孔(122),所述底部通孔(122)内底端设有第二吸音板(5),所述第二吸音板(5)上方设有吸音棉(4),所述吸音棉(4)上方设有第一吸音板(3),所述第一吸音板(3)的底面通过圆周处的支撑环(31)与第二部分(12)内底面固定,所述支撑环(31)设有多个进风口,第一吸音板(3)中心处设有通孔(35),所述通孔(35)下部内壁设有轴套(351),通孔(35)顶部左右各设有一个调阻机构(352),第一吸音板(3)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风压板(32)、控风叶(33),所述风压板(32)通过多个导杆(321)与第一吸音板(3)连接,所述每个导杆(321)均套设有第二弹簧(322),风压板(32)、控风叶(33)通过连接杆(34)连接,所述连接杆(34)通过轴承(323)与风压板(32)连接,连接杆(34)穿过通孔(35),并通过所述轴套(351)与通孔(35)转动连接,连接杆(34)上部设有环形块(341),其截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型;/n所述第三部分(13)可转动调节,通过转轴(6)与第二部分(12)右端连接,所述转轴(6)上设有锁紧钮(61),第三部分(13)右上部与第一部分(11)左下部形状契合,第三部分(13)的斜面上设有第二卡槽(131),第三部分(13)右部嵌有锁块(2),所述第一卡槽(111)、第二卡槽(131)分别与第三部分(13)的锁块(2)、第一部分的锁块(2)位置对应;/n所述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分别与所述引风屏障板(1)的第三部分(13)、第一部分(11)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风降噪型全封闭声音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多个引风屏障板(1)、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组成,所述引风屏障板(1)依次首尾相连,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71)、第二基座(72)固定连接;
所述引风屏障板(1)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
所述第一部分(11)左部截面呈梯形,其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垫(112),第一部分(11)的斜面设有第二密封垫(113)、第三密封垫(114),第一部分(11)左部嵌有锁块(2),所述锁块(2)垂直于斜面设置,第一部分(11)右部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111);
所述第二部分(12)内部中空,其上顶面均匀分布有进风管(121),第二部分(12)的下底面设有底部通孔(122),所述底部通孔(122)内底端设有第二吸音板(5),所述第二吸音板(5)上方设有吸音棉(4),所述吸音棉(4)上方设有第一吸音板(3),所述第一吸音板(3)的底面通过圆周处的支撑环(31)与第二部分(12)内底面固定,所述支撑环(31)设有多个进风口,第一吸音板(3)中心处设有通孔(35),所述通孔(35)下部内壁设有轴套(351),通孔(35)顶部左右各设有一个调阻机构(352),第一吸音板(3)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风压板(32)、控风叶(33),所述风压板(32)通过多个导杆(321)与第一吸音板(3)连接,所述每个导杆(321)均套设有第二弹簧(322),风压板(32)、控风叶(33)通过连接杆(34)连接,所述连接杆(34)通过轴承(323)与风压板(32)连接,连接杆(34)穿过通孔(35),并通过所述轴套(351)与通孔(35)转动连接,连接杆(34)上部设有环形块(341),其截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型;
所述第三部分(13)可转动调节,通过转轴(6)与第二部分(12)右端连接,所述转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勇史婷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之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