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07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包括:下盒体,上表面开口;若干横隔板,竖直、间隔设置于下盒体内侧底面,两端分别内接于下盒体相对两侧壁内表面,将下盒体内侧空间分隔成若干并列排布的隔室;若干纵隔板,分别竖直插设于隔室内侧一端,将隔室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接种腔室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的容积大于接种腔室的容积;每块纵隔板上开设有一孔洞,形成接种腔室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之间的连通;上盒体,盖设于下盒体上表面开口。所述测定盒通过改变菌丝培养方法从而改变测量方法,不测菌落直径,直接测量菌丝生长速度,避免了菌落不圆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确性和测量效率。

A measuring box for mycelial growth rate of edible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
技术介绍
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是菌丝每天生长的长度,是菌种生物学特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菌种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的测量通常是将菌种先接入培养皿里培养几天后,用无菌打孔器取边缘的菌落接入到新的培养皿里培养,再培养几天记录新培养皿里的菌落直径,然后算出菌落半径每天增加的长度。首先,这种测量方法需要两次接种培养,比较耗时,一般一个培养皿只能培养一个菌株,测量效率底下;其次,这种测量主要是测量菌落直径的长短来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许多食用菌的菌种在培养皿上生长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子的影响,菌落未必都很圆整,造成测量误差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以解决现有菌丝生长速度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所述测定盒包括:下盒体,水平放置,所述下盒体上表面开口;若干横隔板,竖直、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盒体内侧底面,每块横隔板两端分别内接于所述下盒体相对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若干横隔板将下盒体内侧空间分隔成若干并列排布的隔室;若干纵隔板,垂直横隔板设置,所述纵隔板数量与隔室数量相对应,每块纵隔板分别竖直插设于隔室内侧一端,将隔室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接种腔室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所述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的容积大于接种腔室的容积;每块纵隔板上开设有一孔洞,形成接种腔室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之间的连通;上盒体,盖设于所述下盒体上表面开口。进一步地,对应每间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的下盒体底面外壁沿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长度方向贴附有刻度尺,形成对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进一步地,所述孔洞形状为倒置的U型槽结构,所述孔洞开设于对应隔室底面的纵隔板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孔洞开口端至底面的垂直距离,即孔洞深度为10mm;所述孔洞两侧壁内表面之间间距,即孔洞宽度为3mm。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与上盒体深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接种腔室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之间的长度比为1~2:5。进一步地,所述接种腔室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之间的长度比为1:5。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数量为3块,将所述下盒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4个隔室;对应地,所述纵隔板数量为4块。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为透明下盒体,上盒体为透明上盒体,纵隔板为透明纵隔板,横隔板为透明横隔板。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纵隔板以及横隔板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纵隔板与横隔板的纵横交错配合设计,在下盒体内侧形成若干接种腔室以及与接种腔室相对应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使用时,在接种腔室接种并在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观测菌丝生长速度;通过改变菌丝培养方法从而改变测量方法,不测菌落直径,直接测量菌丝生长速度,避免了菌落不圆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确性;能够有效替代传统测量菌丝生长速度的方法,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提高测量效率,一盒一次可以同时测量两个菌株。提高测量准确性,可以通过计算两巢菌丝的平均生长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中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中刻度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盒体;2、横隔板,21、隔室;3、纵隔板,31、接种腔室,32、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3、孔洞;4、刻度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所述测定盒包括:下盒体1,水平放置,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若干横隔板2,竖直、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盒体1内侧底面,每块横隔板2两端分别内接于所述下盒体1相对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若干横隔板2将下盒体1内侧空间分隔成若干并列排布的隔室21;若干纵隔板3,垂直横隔板2设置,所述纵隔板3数量与隔室21数量相对应,每块纵隔板3分别竖直插设于隔室21内侧一端,将隔室21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接种腔室31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所述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的容积大于接种腔室31的容积;每块纵隔板3上开设有一孔洞33,形成接种腔室31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之间的连通;上盒体(未图示),盖设于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孔洞33形状为倒置的U型槽结构,所述孔洞33开设于对应隔室21底面的纵隔板3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孔洞33开口端至底面的垂直距离,即孔洞33深度为10mm;所述孔洞33两侧壁内表面之间间距,即孔洞33宽度为3mm。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1与上盒体深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接种腔室31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之间的长度比为1~2:5。进一步地,所述接种腔室31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之间的长度比为1:5。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1为透明下盒体,上盒体为透明上盒体,纵隔板3为透明纵隔板,横隔板2为透明横隔板。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1、纵隔板3以及横隔板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的安装方式如下:上盒体长62mm,宽42mm,深15mm;下盒体1长60mm,宽40mm,深15mm;接种腔室31的长度为10mm,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的长度为50mm;孔洞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盒包括:/n下盒体(1),水平放置,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n若干横隔板(2),竖直、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盒体(1)内侧底面,每块横隔板(2)两端分别内接于所述下盒体(1)相对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若干横隔板(2)将下盒体(1)内侧空间分隔成若干并列排布的隔室(21);/n若干纵隔板(3),垂直横隔板(2)设置,所述纵隔板(3)数量与隔室(21)数量相对应,每块纵隔板(3)分别竖直插设于隔室(21)内侧一端,将隔室(21)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接种腔室(31)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n所述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的容积大于接种腔室(31)的容积;/n每块纵隔板(3)上开设有一孔洞(33),形成接种腔室(31)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之间的连通;上盒体,盖设于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盒包括:
下盒体(1),水平放置,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
若干横隔板(2),竖直、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盒体(1)内侧底面,每块横隔板(2)两端分别内接于所述下盒体(1)相对两侧壁内表面,所述若干横隔板(2)将下盒体(1)内侧空间分隔成若干并列排布的隔室(21);
若干纵隔板(3),垂直横隔板(2)设置,所述纵隔板(3)数量与隔室(21)数量相对应,每块纵隔板(3)分别竖直插设于隔室(21)内侧一端,将隔室(21)内侧空间分隔成并列排布的接种腔室(31)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
所述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的容积大于接种腔室(31)的容积;
每块纵隔板(3)上开设有一孔洞(33),形成接种腔室(31)与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之间的连通;上盒体,盖设于所述下盒体(1)上表面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其特征在于,对应每间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的下盒体(1)底面外壁沿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腔室(32)长度方向贴附有刻度尺(4),形成对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3)形状为倒置的U型槽结构,所述孔洞(33)开设于对应隔室(21)底面的纵隔板(3)端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广杨永学龚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