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601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包括高架货台、底层站台、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和升降装置,所述高架货台的下方设置所述底层站台,所述高架货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作为一转运通道;各所述底层站台上分别设置所述对接装卸车;所述高架货台上设置所述移动吊车;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或所述对接装卸车上,以用于将对接装卸车上的集装器转移到移动吊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高架货台和转运通道的配合,可以实现集装器在同底层站台及不同底层站台侧高铁间灵活转运,高架货台和底层站台可以同时进行集装器转运,实现了集装器在平面及立体上的转运,提高了集装器的转运效率。

A rapid transfer system of container in logistics nod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铁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增加,其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目前已实现区域中心城市通道连接,未来将呈“米”字型不断拓展,最终实现全国大中城市的连接。高铁也因其速度高、受天气影响小、平稳安全而广受大众的喜爱。通过高速铁路进行货物运输,可以很好的保障物流的时效性,实现“当日达”,是现有物流运输体系的很好补充,对提高我国物流的整体运输水平具有巨大意义。然而,目前开展的高铁物流中货物的装卸与转运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一列高铁列车上的货物转运到另外一列高铁列车上,一般要通过中转站来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会降低高铁物流的时效性;同时,高铁动车组无法像普通货车一样在编组站随意进行解编和组编,因此如何提高高铁与高铁之间的货物转运效率,成为了制约高铁物流发展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急需研发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目前,在高铁物流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无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底层站台上配置多台对接装卸车负责同站台两侧高铁间的集装器快速灵活转运;从而在不需要中转站,不需要解编高铁车厢的条件下,实现高铁集装器同站台及异站台间的快速转运。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货台、底层站台、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和升降装置,其中,所述高架货台的下方并排设置两条所述底层站台,所述高架货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作为一转运通道;各所述底层站台上分别设置所述对接装卸车,以用于承载集装器;所述高架货台上设置所述移动吊车,以用于转运集装器;所述移动吊车通过全向轮在高架货台上进行运动或者通过车轮在高架货台上铺设的轨道上进行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或所述对接装卸车上。优选地,所述对接装卸车包括主机架、固定辊子、两组对位单元和两组伸缩传输台,所述固定辊子设置有多根,它们并排设置并且由第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旋转,每根所述固定辊子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且每根所述固定辊子的轴向与底层站台的纵向一致,两组所述对位单元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且沿着底层站台的横向布置,每组所述对位单元均包括沿站台纵向设置的两个对位传感器。优选地,每组所述伸缩传输台均包括伸缩架、伸缩电机、动力齿轮、伸缩辊子、第一伸缩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传感器,所述伸缩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伸缩电机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且该伸缩电机上安装所述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伸缩架上的齿条啮合,所述伸缩辊子设置在所述伸缩架上并且与每根固定辊子均平行,所述第一伸缩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传感器沿着所述底层站台的横向布置,第一伸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伸缩架上,所述第二伸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优选地,所述高架货台对应于每节高铁车厢车门处分别设置一处转运通道。优选地,每个所述底层站台上的对接装卸车均设置有多台。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层站台的地坑内,并且该升降装置安装在对接装卸车上。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上,该升降装置上安装有缆绳,并通过驱动缆绳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集装器从对接装卸车上起吊或向对接装卸车上降落。优选地,所述底层站台及高架货台上均设置有磁性座,所述对接装卸车上设置有磁性感应器。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高架货台和转运通道的配合,可以实现集装器在同底层站台及不同底层站台侧高铁间灵活转运,高架货台和底层站台可以同时进行集装器转运,实现了集装器在平面及立体上的转运,提高了集装器的转运效率。2)本技术的在高架货台上配置的移动吊车可以对集装器进行高架货台与底层站台间吊运,也可以对集装器进行高架货台上的任意方向转运,高架货台及移动吊车可以用来对异站台侧高铁间的集装器进行转运,并进行集装器的暂时存放,具有双重功能。3)本技术的底层站台上配置的对接装卸车的两侧设置有伸缩传输台,通过伸缩传输台可以实现与同站台两侧的高铁车厢车门对接,同时对接装卸车也可以在底层站台上对集装器进行任意方向的转运;4)本技术对接装卸车的伸缩传输台两侧各安装一处对位传感器,该对位传感器检测并定位高铁车厢的车门边缘,从而使对接装卸车可以与高铁车厢的车门对齐,避免集装器装卸时与车厢发生碰撞,提高了集装器装载的安全通过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运集装箱的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运集装箱的俯视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中对接装卸车与高铁车厢分离时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中对接装卸车与高铁车厢对接时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对接装卸车与高铁车厢对接时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高铁车厢卸货时的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移动吊车吊升集装器时的示意图;图4d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移动吊车在高架货台上转运集装器的示意图;图4e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移动吊车吊落集装器的示意图;图4f是本技术中不同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对接装卸车向高铁车厢装货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中同一个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高铁车厢卸出集装器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中同一个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对接装卸车转运集装器的示意图;图5c是本技术中同一个底层站台间实现集装器转运时对接装卸车装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各附图,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包括高架货台3、底层站台、移动吊车1、对接装卸车2和升降装置,其中,所述高架货台3的下方并排设置两条所述底层站台,这两个底层站台分别为第一底层站台5和第二底层站台6,所述高架货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作为一转运通道4;各所述底层站台上分别设置所述对接装卸车2,以用于承载集装器7并向同一个底层站台两侧的高铁车厢8内转运集装器7;所述高架货台3上设置所述移动吊车1,以用于将其中一个底层站台上的对接装卸车2上的集装器7转运到另一个底层站台上的对接装卸车2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1或所述对接装卸车2上,以用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货台、底层站台、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和升降装置,其中,/n所述高架货台的下方并排设置两条所述底层站台,所述高架货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作为一转运通道;/n各所述底层站台上分别设置所述对接装卸车,以用于承载集装器;/n所述高架货台上设置所述移动吊车,以用于转运集装器;/n所述移动吊车通过全向轮在高架货台上进行运动或者通过车轮在高架货台上铺设的轨道上进行移动;/n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或所述对接装卸车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货台、底层站台、移动吊车、对接装卸车和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高架货台的下方并排设置两条所述底层站台,所述高架货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作为一转运通道;
各所述底层站台上分别设置所述对接装卸车,以用于承载集装器;
所述高架货台上设置所述移动吊车,以用于转运集装器;
所述移动吊车通过全向轮在高架货台上进行运动或者通过车轮在高架货台上铺设的轨道上进行移动;
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吊车或所述对接装卸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卸车包括主机架、固定辊子、两组对位单元和两组伸缩传输台,所述固定辊子设置有多根,它们并排设置并且由第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旋转,每根所述固定辊子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且每根所述固定辊子的轴向与底层站台的纵向一致,两组所述对位单元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且沿着底层站台的横向布置,每组所述对位单元均包括沿站台纵向设置的两个对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伸缩传输台均包括伸缩架、伸缩电机、动力齿轮、伸缩辊子、第一伸缩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传感器,所述伸缩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鹏辉朱丹张浩刘辉张琨殷勤周明翔张俊岭郭文浩罗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