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红专利>正文

气管导管定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3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9
气管导管定位带。在气管导管下管后,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清洁口腔前后需要撕下和重贴胶布,操作繁琐且易导致气管导管移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罩片的两端分别与弹力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罩片上加工有操作口,定位件设置在罩片的外壁上且其与操作口相连通,支撑框固定安装在罩片的外壁上,螺杆沿罩片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框的一侧,支撑框的另一侧为敞口侧,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一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端部,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支撑框的敞口侧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面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围合形成第一插口,第一插口与操作口相连通。

Tracheal tube positioning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导管定位带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定位带。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导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导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患者下管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口腔清洁,通常的操作是放置牙垫,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当需要口腔清洁时,撕下胶布进行清洁,清洁后再重新粘贴上胶布,操作步骤繁琐且易损伤面部皮肤,还容易因气管导管缺少有效定位,现在清洁口腔的过程中,容易触碰气管导管而使其产生移位,严重影响的需要重新下管,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一些已有的支撑结构支撑方式单一且局限,因不同年龄的患者需要对应不同规格的气管导管,外径尺寸也不同,但现有支撑结构灵活性插,定位方式单一,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定位带。一种气管导管定位带,包括罩片、定位件和弹力绳,所述罩片的两端分别与弹力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罩片上加工有操作口,定位件设置在罩片的外壁上且其与操作口相连通,定位件包括支撑框、螺杆、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框固定安装在罩片的外壁上,螺杆沿罩片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框的一侧,支撑框的另一侧为敞口侧,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一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端部,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支撑框的敞口侧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面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围合形成第一插口,第一插口与操作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定位件还包括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第三定位块和多个第四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三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正下方,第三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框内壁上,第四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外圆周壁上,第三定位块朝向第四定位块的一端加工有第三弧形槽,第四定位块朝向第三定位块的一端加工有第四弧形槽,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围合形成第二插口,第二插口与操作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操作口的形状为L形,操作口的竖直端与罩片的顶部边缘相连通,定位件设置在操作口的水平端处,支撑框的敞口侧与操作口的竖直端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罩片的顶部加工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位于第一插口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方案:操作口的底部内壁上加工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靠近定位件设置。作为优选方案:弹力绳包括后弹性带、两条前弹性带和两个耳部挂圈,所述两条前弹性带分别设置在罩片的两端,每条前弹性带的一端与罩片相连接,每条前弹性带的另一端与一个耳部挂圈相连接,两个耳部挂圈之间通过后弹性带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其简单,气管导管插管后,辅助气管导管稳定定位在患者头部,还能够为清洁口腔提供较好的视野和支撑位置,便于实现不拆卸状态下的口腔清理,简化清洁口腔的步骤,减少因胶布反复粘贴对患者面部皮肤造成的损伤。二、本技术通过定位件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气管导管进行定位,定位方式、方向多种且灵活,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以及不用的位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三、本技术可制成一次性用品。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耳部挂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罩片;2-定位件;2-1-支撑框;2-2-螺杆;2-3-第一定位块;2-4-第二定位块;2-5-第三定位块;2-6-第四定位块;3-1-后弹性带;3-2-前弹性带;3-3-耳部挂圈;4-操作口;5-第一弧形槽;6-第二弧形槽;7-第三弧形槽;8-第四弧形槽;9-第一放置槽;10-第二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罩片1、定位件2和弹力绳,所述罩片1的两端与弹力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罩片1上加工有操作口4,定位件2设置在罩片1的外壁上且其与操作口4相连通,定位件2包括支撑框2-1、螺杆2-2、第一定位块2-3和第二定位块2-4,支撑框2-1固定安装在罩片1的外壁上,螺杆2-2沿罩片1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框2-1的一侧,支撑框2-1上加工有配合螺杆2-2的内螺纹孔,二者螺纹连接,支撑框2-1的另一侧为敞口侧,第一定位块2-3和第二定位块2-4并列设置在支撑框2-1内,第一定位块2-3固定连接在螺杆2-2的端部,第二定位块2-4设置在支撑框2-1的敞口侧处,第二定位块2-4的顶部与支撑框2-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块2-3和第二定位块2-4相对面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弧形槽5和第二弧形槽6,第一弧形槽5和第二弧形槽6围合形成第一插口,第一插口与操作口4相连通。支撑框2-1为“匚字形”框体。第一弧形槽5和第二弧形槽6相互配合用于定位气管导管。罩片1为长方形弧形片体,罩片1为PVC制成的片体。弹力绳为现有弹性绳体。进一步的,定位件2还包括第三定位块2-5和第四定位块2-6,第三定位块2-5和多个第四定位块2-6均设置在支撑框2-1内,第三定位块2-5设置在螺杆2-2的正下方,第三定位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框2-1内壁上,第四定位块2-6设置在螺杆2-2的外圆周壁上,第三定位块2-5朝向第四定位块2-6的一端加工有第三弧形槽7,第四定位块2-6朝向第三定位块2-5的一端加工有第四弧形槽8,第三弧形槽7和第四弧形槽8围合形成第二插口,第二插口与操作口4相连通。当第四定位块2-6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第四定位块2-6均布在螺杆2-2的外圆周壁上,每个第四定位块2-6朝向第三定位块2-5的一端加工有一个第四弧形槽8。由于螺杆2-2是转动进出的,从而当利用第三定位块2-5和多个第四定位块2-6对气管导管进行定位时,可选择最适合最接近气管导管的一个或几个第四定位块2-6配合第三定位块2-5对气管导管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操作口4的形状为L形,操作口4的竖直端与罩片1的顶部边缘相连通,定位件2设置在操作口4的水平端处,支撑框2-1的敞口侧与操作口4的竖直端相连通。进一步的,罩片1的顶部加工有第一放置槽9,第一放置槽9位于第一插口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操作口4的底部内壁上加工有第二放置槽10,第二放置槽10靠近定位件2设置。进一步的,弹力绳包括后弹性带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导管定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片、定位件和弹力绳,所述罩片的两端分别与弹力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罩片上加工有操作口,定位件设置在罩片的外壁上且其与操作口相连通,定位件包括支撑框、螺杆、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框固定安装在罩片的外壁上,螺杆沿罩片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框的一侧,支撑框的另一侧为敞口侧,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一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端部,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支撑框的敞口侧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面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围合形成第一插口,第一插口与操作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导管定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片、定位件和弹力绳,所述罩片的两端分别与弹力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罩片上加工有操作口,定位件设置在罩片的外壁上且其与操作口相连通,定位件包括支撑框、螺杆、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框固定安装在罩片的外壁上,螺杆沿罩片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框的一侧,支撑框的另一侧为敞口侧,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一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端部,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支撑框的敞口侧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面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围合形成第一插口,第一插口与操作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定位带,其特征在于:定位件还包括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第三定位块和多个第四定位块均设置在支撑框内,第三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正下方,第三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框内壁上,第四定位块设置在螺杆的外圆周壁上,第三定位块朝向第四定位块的一端加工有第三弧形槽,第四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郑涛兰秋艳吴江张国梁王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袁红郑涛兰秋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