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新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27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包括镊取装置本体;所述镊取装置本体包括两底端连接为一体的柄体,其分别为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柄体分隔为柄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柄体设有的柄部开有一纵向设置的移动口且该移动口贯穿于柄部,在所述第一柄体设有的柄部内侧面固定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穿过移动口且设有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并且还具有照明功能,在不使用镊尖时能方便收置,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科原本属于五官科,后经卫生部改革,现已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科室,口腔科大分类主要从口腔疾病、牙齿、牙病变来归类,从这三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口腔美容、种植牙、牙齿正畸、口腔溃疡、口腔炎症等等。这些小类又可以从内科、外科再进行细分,下面为口腔科的详细分类。对于口腔外科需要对病人拔牙、种植牙等,其需要使用镊子,现有的医用摄子结构简单,在镊取拔下的牙齿时,操作不平稳,而且摄子通常为金属的一体结构,镊头不便于单独消毒和更换,并且镊头在使用时间长了,容易磨损,由于镊头为尖状,在使用完后还不便于收置,在使用镊子时,有时需要辅助照明装置,其就需要另外配置,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包括镊取装置本体;所述镊取装置本体包括两底端连接为一体的柄体,其分别为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柄体分隔为柄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柄体设有的柄部开有一纵向设置的移动口且该移动口贯穿于柄部,在所述第一柄体设有的柄部内侧面固定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穿过移动口且设有一固定板;所述连接部内部中空且其前端,顶面和底面均开口,在连接部上轴装有一镊尖;在所述第二柄体外侧面设有一螺纹管,在螺纹管上螺接安装了照明部件,所述照明部件包括照明筒和螺接柱,所述照明筒上内嵌有照明灯珠,在所述照明筒顶面设有一与照明灯珠电连接的按钮和一充电孔,在所述照明筒内部设有一电池腔,在电池腔内部安装了分别与充电孔和按钮电连接的薄型锂电池。进一步的,所述镊尖后端设有插柱,所述插柱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螺杆。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部均设有用于伸出螺杆的通孔且螺杆上通过安装螺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外侧面均粘接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包括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一和第二防滑垫均粘固有绒面魔术贴,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外侧面均粘固有与绒面魔术贴相粘接的刺面魔术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防滑垫均为橡胶材质,在其表面均设有突起的多排凸粒。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防滑垫上开有与移动口相对应的配接移动口。进一步的,所述柄体后端设有挂环。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柄体内侧面设有的连接柱插入在第二柄体设有的移动口内,方便第一和第二柄体的稳定操作,通过连接部的设置,使得镊尖在不使用时能轴装在连接部内部,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在柄部上粘接的防滑垫,能在操作时避免手部打滑,在第二柄体外侧面螺接的照明部件,方便在操作时辅助照明,该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并且还具有照明功能,在不使用镊尖时能方便收置,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镊尖结构示意图;图5是是本技术照明部件结构示意图。图中:镊取装置本体1,柄体2,挂环21,第一柄体3,第二柄体31,隔板32,柄部33,连接部34,通孔35,移动口36,连接柱37,固定板38,螺纹管39,镊尖4,插柱41,螺杆42,螺母43,照明部件5,照明筒51,螺接柱52,照明灯珠53,按钮54,充电孔55,电池腔56,薄型锂电池57,第一防滑垫6,第二防滑垫61,绒面魔术贴62,刺面魔术贴63,凸粒64,配接移动口6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包括镊取装置本体1;所述镊取装置本体1包括两底端连接为一体的柄体2,所述柄体后端设有挂环21。方便不使用时悬挂,所述柄体2分别为第一柄体3和第二柄体31,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内部设有一隔板32,其将柄体2分隔为柄部33和连接部34,所述第二柄体31设有的柄部33开有一纵向设置的移动口36且该移动口36贯穿于柄部33,在所述第一柄体3设有的柄部33内侧面固定有一连接柱37,该连接柱37穿过移动口36且设有一固定板38;当操作第一和第二柄体时,其操作的方式与现有的镊子相同,当第一和第二柄体向内侧合拢或向相反方向张开时,第一柄体内侧面固定有的连接柱在移动口移动,使得第一和第二柄体之间的张开或收拢限制在一定范围。所述连接部34内部中空且其前端,顶面和底面均开口,在连接部3上轴装有一镊尖4;第一和第二柄体轴装的镊尖呈相对设置,且该镊尖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镊尖4后端设有插柱41,所述插柱41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螺杆42。在所述连接部34均设有用于伸出螺杆42的通孔35且螺杆42上通过安装螺母43固定。由此形成如图2所在的状态,当镊尖不使用时,其可轴接转动至连接部内且连接部的长度长于镊尖的长度,从而方便收置不使用时的镊尖,并且该镊尖还便于拆下,便于消毒。在所述第二柄体31外侧面设有一螺纹管39,在螺纹管39上螺接安装了照明部件5,如图5所示,所述照明部件5包括照明筒51和螺接柱52,所述照明筒51上内嵌有照明灯珠53,在所述照明筒51顶面设有一与照明灯珠53电连接的按钮54和一充电孔55,在所述照明筒51内部设有一电池腔56,在电池腔56内部安装了分别与充电孔55和按钮54电连接的薄型锂电池57,该照明部件的电连接结构很简单是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详细叙述,该电连接为串联形成,也就是充电孔电连接薄型锂电池,按动与薄型锂电池电连接的按钮,再由薄型锂电池接通电能,将电能输送至照明灯珠,从而方便照明,由于该照明部件为螺接安装,因此其方便拆装。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外侧面均粘接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包括第一防滑垫6和第二防滑垫61,所述第一和第二防滑垫均粘固有绒面魔术贴63,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外侧面均粘固有与绒面魔术贴62相粘接的刺面魔术贴63。所述第一和第二防滑垫均为橡胶材质,在其表面均设有突起的多排凸粒64。在所述第二防滑垫上开有与移动口36相对应的配接移动口65,因此手握柄部操作稳定,不会滑动。上述所述的该镊取装置,在使用中,操作第一和第二柄体,由于第一柄体内侧面设有的连接柱在第二柄体设有的移动口移动,使得第一和第二柄体之间的夹接或张开度平稳操作,在第一和第二柄体设有的连接部轴装的镊尖,其操作时如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方便操作,当不需要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镊尖轴装在连接部内部,提高了安全性,且由挂环悬挂,另外,由于在第二柄体外侧面设有的内螺纹管上螺接了照明部件,因此在对口腔内部镊取时,还方便照明,提高了检查质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包括镊取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取装置本体包括两底端连接为一体的柄体,其分别为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柄体分隔为柄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柄体设有的柄部开有一纵向设置的移动口且该移动口贯穿于柄部,在所述第一柄体设有的柄部内侧面固定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穿过移动口且设有一固定板;/n所述连接部内部中空且其前端,顶面和底面均开口,在连接部上轴装有一镊尖;/n在所述第二柄体外侧面设有一螺纹管,在螺纹管上螺接安装了照明部件,所述照明部件包括照明筒和螺接柱,所述照明筒上内嵌有照明灯珠,在所述照明筒顶面设有一与照明灯珠电连接的按钮和一充电孔,在所述照明筒内部设有一电池腔,在电池腔内部安装了分别与充电孔和按钮电连接的薄型锂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包括镊取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取装置本体包括两底端连接为一体的柄体,其分别为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柄体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柄体分隔为柄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柄体设有的柄部开有一纵向设置的移动口且该移动口贯穿于柄部,在所述第一柄体设有的柄部内侧面固定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穿过移动口且设有一固定板;
所述连接部内部中空且其前端,顶面和底面均开口,在连接部上轴装有一镊尖;
在所述第二柄体外侧面设有一螺纹管,在螺纹管上螺接安装了照明部件,所述照明部件包括照明筒和螺接柱,所述照明筒上内嵌有照明灯珠,在所述照明筒顶面设有一与照明灯珠电连接的按钮和一充电孔,在所述照明筒内部设有一电池腔,在电池腔内部安装了分别与充电孔和按钮电连接的薄型锂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科专用镊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后端设有插柱,所述插柱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的螺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