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7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密封套接在内管外,内管一端部设置有球形引流端头,引流端头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引流孔与内管相通,外管上设置有圆柱形气囊,气囊直径大于引流端头直径,外管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与气囊相通,气囊下方设置有限位板,外管下侧设置有一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密封进气开关,外管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置有引流开关,排液口与内管相通,且排液口上设置有圆形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效解决了引流管管状引流端易戳伤、引流效率不高、球形气囊覆盖面积小有效止血范围小和油纱易脱落的问题。

Anorectal hemostasis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结肠直肠吻合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但术后约5%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吻合口出血等情况,过去解决这一办法是将油纱缠裹在一根橡胶引流管上,然后将其经肛门塞入,以达到压迫止血,但油纱往往在病人回病房后不久就脱落,而在无肌肉松弛的情况下很难再次塞入肛门,也有因术后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行手术治疗,增加了病人的创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延长了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因此便需要一种引流管,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通过直肠指检的方法塞入肛门,同时可以向球囊里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减低因术后出血再手术率。但一般的引流管引流端为管状,在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引流孔有限,引流效率不高,若在伸入肛门过程中操作不当,易戳痛甚至戳伤肛门和吻合口等部位,多数气囊为球形,球形直径较小,不能直接进行止血,深入直肠后需要寻找到吻合口的准确位置,再进行压迫止血,有效止血范围小,操作繁琐,同时若需要对吻合口进行药物治疗,则将药物涂抹在油纱上,在将油纱通过引流管抵达吻合口,但油纱易脱落,不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或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效解决了引流管管状引流端易戳伤、引流效率不高、球形气囊覆盖面积小有效止血范围小和油纱易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密封套接在内管外,内管一端部设置有球形引流端头,引流端头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引流孔与内管相通,外管上距引流端头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圆柱形气囊,气囊直径大于引流端头直径,外管与气囊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与气囊相通,气囊下方设置有限位板,内管、外管、引流端头和限位板一体成型,外管下侧设置有一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密封进气开关,内管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置有引流开关,排液口与内管相通,且排液口上设置有圆形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引流端头和气囊上涂抹少量润滑剂,引流端头在上,轻轻伸入肛门中,至气囊完全进入肛门内,限位板贴合在臀部上即可,打开进气开关,通过进气管向外管内注入空气或适量生理盐水,空气或生理盐水经外管和进气孔进入气囊中,使气囊膨胀,起到防止引流管中肛门处脱落的作用,同时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若出现出血等情况,可以在排液口接上引流袋,打开引流开关,积血或气体通过引流端头上的引流孔进入内管中,然后通过内管排出,同时可以降低直肠内吻合口的压力,若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药物止血,则将药物涂抹在油纱或可溶性纱布上,将其通过医用棉线缠绕在圆柱形气囊外壁上,并一端固定在限位板上,再跟随着引流管到底吻合口处,进行止血或治疗,治疗完成后,打开进气开关排出气囊中的空气或生理盐水,握住限位板,轻轻将引流管取出,同时,油纱通过医用棉线固定,且一端固定在限位板上,不易脱落,随着引流管同时被取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采用球形引流端头代替一般的管状引流端,在肛门处进出方便,且不会戳伤肛门或直肠吻合口,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球形引流端头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肠内的积血和气体有多个途径进入内管中,可以增大引流效率,球形的引流端头进出方便,不会有卡顿等现象发生,采用圆柱形气囊代替球形,圆柱形气囊长度约100mm,气囊的有效覆盖面积较大,在使用时不需要将气囊准确的放置在吻合口处,将气囊放置在吻合口的大致位置,充气或生理盐水后即可进行压迫止血,圆柱形气囊的覆盖面积较大,且操作方便,油纱或可溶性纱布通过医用棉线固定,且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板上,不易脱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进一步,气囊表面设置有若干圆形凸起。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圆形凸起可以增加油纱或可溶性纱布与气囊间的摩擦力,使其不易脱落,若不固定纱布,弧形凸起也不会影响引流管的进出,对直肠造成伤害。进一步,限位板与引流管所成角度为60~9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限位板与臀部之间的贴合,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气囊刚好完全进入肛门即可。进一步,限位板内侧设置有棉花垫。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棉花垫使臀部与限位板之间的贴合更加柔软舒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引流管长380mm。进一步,引流管材质为橡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橡胶制成的引流管材质柔软,不会对直肠和吻合口造成二次损伤,且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气囊的示意图;其中,1、内管;2、外管;3、气囊;4、引流端头;5、引流孔;6、进气管;7、进气开关;8、限位板;9、排液口;10、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密封套接在内管1外,内管1一端部设置有球形引流端头4,引流端头4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5,引流孔5与内管1相通,外管2上距引流端头4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圆柱形气囊3,气囊3直径大于引流端头4直径,外管2与气囊3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与气囊3相通,气囊3下方设置有限位板8,内管1、外管2、引流端头4和限位板8一体成型,外管2下侧设置有一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置有密封进气开关7,内管1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9,排液口9上设置有引流开关,排液口9与内管1相通,且排液口9上设置有圆形接头。在引流端头4和气囊3上涂抹少量润滑剂,引流端头4在上,轻轻伸入肛门中,至气囊3完全进入肛门内,限位板8贴合在臀部上即可,打开进气开关7,通过进气管6向外管2内注入空气或适量生理盐水,空气或生理盐水经外管2和进气孔进入气囊3中,使气囊3膨胀,起到防止引流管中肛门处脱落的作用,同时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若出现出血等情况,可以在排液口9接上引流袋,打开引流开关,积血或气体通过引流端头4上的引流孔5进入内管1中,然后通过内管1排出,同时可以降低直肠内吻合口的压力,若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药物止血,则将药物涂抹在油纱或可溶性纱布上,将其通过医用棉线缠绕在圆柱形气囊3外壁上,并一端固定在限位板8上,再跟随着引流管到底吻合口处,进行止血或治疗,治疗完成后,打开进气开关7排出气囊3中的空气或生理盐水,握住限位板8,轻轻将引流管取出,同时,油纱通过医用棉线固定,且一端固定在限位板8上,不易脱落,随着引流管同时被取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采用球形引流端头4代替一般的管状引流端,在肛门处进出方便,且不会戳伤肛门或直肠吻合口,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球形引流端头4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5,肠内的积血和气体有多个途径进入内管1中,可以增大引流效率,球形的引流端头4进出方便,不会有卡顿等现象发生,采用圆柱形气囊3代替球形,圆柱形气囊3长度约100mm,气囊3的有效覆盖面积较大,在使用时不需要将气囊3准确的放置在吻合口处,将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和外管(2),所述外管(2)密封套接在所述内管(1)外,所述内管(1)设置有球形引流端头(4),所述引流端头(4)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5),所述引流孔(5)与所述内管(1)相通,所述外管(2)上距所述引流端头(4)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圆柱形气囊(3),所述气囊(3)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端头(4)直径,所述外管(2)与所述气囊(3)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囊(3)相通,所述气囊(3)下方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内管(1)、所述外管(2)、所述引流端头(4)和所述限位板(8)一体成型,所述外管(2)下侧设置有一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上设置有密封进气开关(7),所述内管(1)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9),所述排液口(9)上设置有引流开关,所述排液口(9)与所述内管(1)相通,且所述排液口(9)上设置有圆形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管直肠止血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和外管(2),所述外管(2)密封套接在所述内管(1)外,所述内管(1)设置有球形引流端头(4),所述引流端头(4)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5),所述引流孔(5)与所述内管(1)相通,所述外管(2)上距所述引流端头(4)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圆柱形气囊(3),所述气囊(3)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端头(4)直径,所述外管(2)与所述气囊(3)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囊(3)相通,所述气囊(3)下方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内管(1)、所述外管(2)、所述引流端头(4)和所述限位板(8)一体成型,所述外管(2)下侧设置有一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上设置有密封进气开关(7),所述内管(1)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良谢雪虹田洪鹏李利发侯华芳张广军周彤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