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线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23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线机,涉及管线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水装置在对接水托盘进行清理时,在其安装平台上容易聚集接水口滴漏的水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水箱和位于所述第一接水箱下方的第二接水箱,所述第一接水箱和所述第二接水箱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漏水孔,以便使第一接水箱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内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第二接水箱内的水进行清理时,可以将其与第一接水箱拆开,从而第一接水箱继续盛接接水口遗漏的水,从而可以防止在对接水装置进行清理时接水装置底面的平台上聚集部分水,导致接水装置的底面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A water connection device and a pipeline machine with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线机
本技术涉及管线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线机。
技术介绍
管线机又名管线饮水机,一般是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并配合净水设备使用的饮水设备。其中内置蓄水水箱,经过净水设备的净化水预先存储在水箱内,再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形成供人引用的热水或温水。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管线机均配置有接水托盘,用于防止在关闭接水阀后未及时接住的水外漏。现有的接水托盘需要定期将其内部的水倒掉,然而在将接水托盘取出并清理过程中,此时如果接水口出现漏水,则水将直接滴落在接水托盘的平台上,如此导致管线机的接水处会存在接水口滴漏的水,需要使用抹布等将其进行清洁,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水装置在对接水托盘进行清理时,在其安装平台上容易聚集接水口滴漏的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水装置,包括第一接水箱和位于所述第一接水箱下方的第二接水箱,所述第一接水箱和所述第二接水箱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漏水孔,以便使第一接水箱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内收集。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底部设有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槽的槽口处水平设有的阻挡件。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接水箱的顶部设有能够卡合至所述限位槽的卡件,在所述卡件的侧面上设有凹槽,在所述卡件卡入所述限位槽内时,所述阻挡件恰好置于所述凹槽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漏水孔,其中,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漏水孔的孔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漏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底面中部,并且,所述第二漏水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数量。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接水箱的顶部设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自所述第二接水箱的内壁向所述第二接水箱的内部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引导件的远离所述第二接水箱的内壁的一端设有导水件,所述导水件竖直设置且向所述第二接水箱的箱体内延伸。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接水箱左右两侧设有的引导件的末端非接触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箱体内底部边角处设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表面自所述第一接水箱的竖壁向其底面呈内弧状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线机,所述管线机包括前述的接水装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接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接水设置包括了位于上方的第一接水箱和位于第一接水箱下方的第二接水箱,并且第一接水箱和第二接水箱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接水箱顶面的漏水孔使得接水口滴落的水预先存储的第一接水箱内,然后经过底面的漏水孔使得第一接水箱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进行储存,如此设置,在对第二接水箱内的水进行清理时,可以将其与第一接水箱拆开,从而第一接水箱继续盛接接水口遗漏的水,而对第二接水箱进行清理后再将其安装至第一接水箱的下方继续进行接水,从而可以防止在对接水装置进行清理时接水装置底面的平台上聚集部分水,导致接水装置的底面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接水箱;11-第二接水箱;101-第一漏水孔;102-第二漏水孔;103-集水板;104-限位槽;105-阻挡件;111-引导件;112-导水件;113-卡件;11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水装置,包括第一接水箱10和位于第一接水箱10下方的第二接水箱11。第一接水箱10和第二接水箱11形成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接水箱10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漏水孔,以便使第一接水箱10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11内收集。从而待第二接水箱11内的水接满后对其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第二接水箱与第一接水箱拆开分离,从而第一接水箱10继续盛接接水口滴落的水,并暂时进行储存,从而不会导致滴落的水直接滴落在下方平台上,待将第二接水箱内的水清理后再将其安装至第一接水箱下方继续进行接水。从而可以减少对平台的清理次数,而且降低接水装置底部的细菌滋生。进一步的,在第一接水箱10的底部设有限位槽104,在限位槽104的槽口处水平设有阻挡件105。限位槽104用于与第二接水箱11进行连接。在第二接水箱11的顶部设有能够卡合至限位槽104的卡件113。卡件113能够插入限位槽104内进行安装定位。在卡件113的侧面上设有凹槽114。优选的,凹槽114的位置与阻挡件105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使得在卡件113卡入限位槽104内时,阻挡件105恰好置于凹槽114内。从而在将第二接水箱11安装至第一接水箱10的下方时,使其能够形成稳定连接。在需要对第二接水箱11进行清理时,水平将第二接水箱11脱出即可。进一步的,在第一接水箱10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101。在第一接水箱10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漏水孔102。其中,第一漏水孔101的孔径大于第二漏水孔102的孔径。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第一接水箱内的水过快的流入下方的第二接水箱。优选的,第二漏水孔102设置在第一接水箱10的底面中部。第二漏水孔102的数量小于第一漏水孔101的数量。进一步的,在第二接水箱11的顶部设有引导件111。引导件111自第二接水箱11的内壁向第二接水箱11的内部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设置。从而可以使得自第二漏水孔102落在引导件111上的水可以沿其流入第二接水箱11的箱体内部。优选的,在引导件111的远离第二接水箱11的内壁的一端设有导水件112。导水件112竖直设置且向第二接水箱11的箱体内延伸。以便将引导件上的水使其流入第二接水箱的箱体内部。优选的,在第二接水箱11左右两侧设有的引导件111的末端非接触设置。即在第二接水箱11的上方形成开口结构,一方面用于收集水,另一方面便于将第二接水箱11内的水自开口倒出。进一步的,在第一接水箱10的箱体内底部边角处设有集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水箱(10)和位于所述第一接水箱(10)下方的第二接水箱(11),所述第一接水箱(10)和所述第二接水箱(11)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箱(10)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漏水孔,以便使第一接水箱(10)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11)内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水箱(10)和位于所述第一接水箱(10)下方的第二接水箱(11),所述第一接水箱(10)和所述第二接水箱(11)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箱(10)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漏水孔,以便使第一接水箱(10)内的水进入第二接水箱(11)内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水箱(10)的底部设有限位槽(104),在所述限位槽(104)的槽口处水平设有的阻挡件(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水箱(11)的顶部设有能够卡合至所述限位槽(104)的卡件(113),在所述卡件(113)的侧面上设有凹槽(114),在所述卡件(113)卡入所述限位槽(104)内时,所述阻挡件(105)恰好置于所述凹槽(114)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水箱(10)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101),在所述第一接水箱(10)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漏水孔(102),其中,所述第一漏水孔(10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漏水孔(102)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功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太一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