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群飞专利>正文

一种防飞逃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09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飞逃蜂箱,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和蜂箱盖,蜂箱盖用于安装在蜂箱体的蜂箱口;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巢门孔用于限制蜂王从蜂箱体内飞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飞逃蜂箱,根据蜜蜂的蜂群只追随蜂王飞迁的生物学特征、蜂群中的蜂王体型大于其他蜜蜂的特点以及常见蜂群中蜂王的胸径大小,将现有的长方形蜂箱巢门改为了只能允许工蜂和雄蜂穿过、限制蜂王穿过的防飞巢门孔,既能防止蜂王从巢门孔出逃,又不妨碍工蜂的正常采蜜工作,达到了防止蜂群飞逃的目的,极大降低了蜂群出逃造成的养蜂损失。同时,通过对蜂箱材质的改进,使蜂箱同时具备防变形开裂、防污染和隔热保温的功能,实用性极强。

A kind of anti flight beeh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逃蜂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箱,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飞逃蜂箱。
技术介绍
蜜蜂的养殖通常是把蜂群放入一个木箱中,让蜜蜂在箱中构筑蜂巢,这样的木箱叫作蜂箱。蜜蜂是群体性生活的昆虫,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数量若干的雄蜂组成,蜂王在蜂群中具有主导作用,体型远大于工蜂和雄蜂。蜂群有随气候和蜜源等因素变化而发生飞迁的习惯,蜂群有飞迁的情绪后,只要蜂王爬出巢门,整个蜂群就会蜂拥而出;而在蜂群将要飞迁的过程中,只要蜂王不能爬出箱外,蜂群就会因为蜂王不能逃离蜂箱带领蜂群逃跑,只能重新飞回箱内。现有蜂箱巢门一般为长约30cm、宽约1cm的长方形巢门,巢门开在蜂箱前面旁板靠近箱底的一侧,通常是在板上开两个缺口作为巢门,巢门较宽阔,蜂群中各类蜂均能自由出入,一旦蜂群有了飞逃的情绪,蜂王就能带领蜂群顺利涌出巢门飞逃而去,造成养蜂的损失。此外,现有蜂箱大都采用木板制成,由于木板的隔热性能较差,所以蜂箱内的温度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不利于蜂群养殖,为了延长蜂箱的使用寿命,通常会对蜂箱作防腐处理,从而使蜂产品受到防腐剂的污染;而且,木板容易开裂,会容易导致蜂王从箱体的裂缝中出逃,同样会造成养蜂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飞逃蜂箱,以防止蜜蜂养殖过程中出现飞逃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飞逃蜂箱,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和蜂箱盖,所述蜂箱盖用于安装在所述蜂箱体的蜂箱口;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所述巢门孔用于限制蜂王从所述蜂箱体内飞出。可选的,所述蜂箱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层箱体、中层箱体和外层箱体,所述中层箱体用于对所述蜂箱体内部隔热保温。可选的,所述内层箱体采用食品级塑料箱体,所述中层箱体为泡沫箱体,所述外层箱体为塑料箱体。可选的,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平行设置有上下两排所述巢门孔。可选的,所述巢门孔为长方形巢门孔,所述长方形巢门孔的长为15mm,高为3.9mm~4.1mm。可选的,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用于对所述内层箱体的内部散热,且所述散热孔能够限制蜂王和工蜂从所述内层箱体内飞出。可选的,所述散热孔为圆形散热孔,所述圆形散热孔的直径为2.1mm~2.8mm。可选的,所述散热窗为圆形散热窗或方形散热窗。可选的,所述散热窗上设置有散热窗塞,所述散热窗塞活动安装在所述中层箱体和所述外层箱体之间,所述散热窗塞用于对封堵所述散热窗上的各个所述散热孔。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防飞逃蜂箱,根据蜜蜂的蜂群只追随蜂王飞迁的生物学特征、蜂群中的蜂王体型大于其他蜜蜂的特点以及常见蜂群中蜂王的胸径大小,将现有的长方形蜂箱巢门改为了只能允许工蜂和雄蜂穿过、限制蜂王穿过的防飞巢门孔,既能防止蜂王从巢门孔出逃,又不妨碍工蜂的正常采蜜工作,达到了防止蜂群飞逃的目的,极大降低了蜂群出逃造成的养蜂损失。此外,本技术的蜂箱由多层箱体套叠而成,内层箱体采用食品级塑料箱体,能够防止蜂产品受到污染;中层箱体为泡沫箱体,用于对蜂箱内部隔热保温,克服养蜂过程中存在的蜂箱内温度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的难题,省去了蜜蜂春繁时所需的保温材料,既减少保温材料的开支,又节省了劳力;同时外层箱体为塑料箱体,使蜂箱既具有防变形、防开裂的性能,又能克服采用木板制作蜂箱时易变形开裂的缺点,增强蜂箱的密封性,防止蜂群要飞逃时蜂王从箱体的裂缝中逃出,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防飞逃蜂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飞逃蜂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飞逃蜂箱的蜂箱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蜂箱体;11、内层箱体;12、中层箱体;13、外层箱体;2、蜂箱盖;3、巢门孔;4、散热窗;41、散热孔;5、散热窗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飞逃蜂箱,以防止蜜蜂养殖过程中出现飞逃现象。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飞逃蜂箱,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和蜂箱盖,蜂箱盖用于安装在蜂箱体的蜂箱口;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巢门孔用于限制蜂王从蜂箱体内飞出。本技术提供的防飞逃蜂箱,根据蜜蜂的蜂群只追随蜂王飞迁的生物学特征、蜂群中的蜂王体型大于其他蜜蜂的特点以及常见蜂群中蜂王的胸径大小,将现有的长方形蜂箱巢门改为了只能允许工蜂和雄蜂穿过、限制蜂王穿过的防飞巢门孔,既能防止蜂王从巢门孔出逃,又不妨碍工蜂的正常采蜜工作,达到了防止蜂群飞逃的目的,极大降低了蜂群出逃造成的养蜂损失。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飞逃蜂箱,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1和蜂箱盖2,蜂箱盖2用于安装在蜂箱体1的蜂箱口;蜂箱体1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3,巢门孔3用于限制蜂王从蜂箱体内飞出,但是蜂群中的工蜂和雄蜂课自由穿过巢门孔3,巢门孔3的设置既能防止蜂王从巢门孔出逃,又不妨碍工蜂的正常采蜜工作,达到了防止蜂群飞逃的目的,极大降低了蜂群出逃造成的养蜂损失。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蜂箱体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层箱体11、中层箱体12和外层箱体13,中层箱体12用于对蜂箱体1内部隔热保温。多层箱体套叠而成,其中,内层箱体11优选为食品级塑料箱体,能够防止蜂产品受到污染;中层箱体12优选为泡沫箱体,用于对蜂箱内部隔热保温,克服养蜂过程中存在的蜂箱内温度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的难题;外层箱体13优选为抗压抗挤的塑料箱体,使蜂箱具有防变形、防开裂的性能的同时,又能克服采用木板制作蜂箱时易变形开裂的缺点,增强蜂箱的密封性,防止蜂群要飞逃时蜂王从箱体的裂缝中逃出,实用性极强。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蜂箱体1的前侧壁底部平行设置有上下两排巢门孔3。再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巢门孔3优选为长方形巢门孔,长方形巢门孔的长优选为15mm,高优选为3.9mm~4.1mm。鉴于中华蜜蜂的蜂王胸径在4.1mm到4.3mm之间,所以本实施例中长方形巢门孔优选的长为15mm,高为4mm。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和蜂箱盖,所述蜂箱盖用于安装在所述蜂箱体的蜂箱口;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所述巢门孔用于限制蜂王从所述蜂箱体内飞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蜂箱体和蜂箱盖,所述蜂箱盖用于安装在所述蜂箱体的蜂箱口;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巢门孔,所述巢门孔用于限制蜂王从所述蜂箱体内飞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层箱体、中层箱体和外层箱体,所述中层箱体用于对所述蜂箱体内部隔热保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箱体为食品级塑料箱体,所述中层箱体为泡沫箱体,所述外层箱体为塑料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体的前侧壁底部平行设置有上下两排所述巢门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飞逃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门孔为长方形巢门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群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