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和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8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围的铝筒,所述铝筒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所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半灌胶实现有效防水2.支架与铝筒之间通润滑衬垫,有效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The 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mi filled waterproof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和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和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共享助力车等多节串、并联设备的大力发展,人类社会出行方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恶劣使用环境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浮现在人们面前,电动车自行车,共享助力车等燃烧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更加安全、可靠的电池结构设计愈发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伴随着客户端对产能、可靠性的要求愈来俞高,对电池的形状要求也是越发的复杂。对于电池的制造来说,如何在满足整体造型需求的情况下,确保电池制造的便捷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对于电池成品结构设计而言始终是一个难点。传统锂离子电池的配合方式是采用上、下盖与铝筒之间锁附衬垫,使衬垫与壳体、铝筒形成紧配以实现防水,由于衬垫容易变形,难以装配到位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防水。同时,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减震结构为在支架与外壳(铝筒)之间装配有EVA或其它柔性衬垫,以达到减震目的,实现减震目的的衬垫需要一定的过盈余量,从而造成生产过程中支架与外壳(铝筒)之间难以装配,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和实现方法,通过该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可以实现较好防水。本专利技术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围的铝筒,所述铝筒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所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进一步的,上述衬垫的外周面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上述衬垫包括贴合在一起的面层和底层,面层的宽度大于底层的宽度,在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上、下端部上,在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上述衬垫的外周面为润滑面。进一步的,上述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进一步的,上述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贴设有若干第二衬垫,所述第二衬垫包括等宽的贴合在一起的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第二底层的长度小于第二面层,在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表面上,在仅有第二面层的位置上第二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位置上第二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上述第二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或其表面为润滑面。进一步的,上述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分别开设有打胶孔和通气孔。本专利技术半灌胶防水电池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灌胶防水电池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围的铝筒,所述铝筒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所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在组装时,先将各电池芯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在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一圈衬垫,接着将铝筒套入安装有电池芯的支架,并在上、下部通过螺丝将上盖体和下盖体锁紧在铝筒上,由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在上盖体、下盖体内腔即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胶水,实现防水。进一步的,上述衬垫包括贴合在一起的面层和底层,面层的宽度大于底层的宽度,在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上、下端部上,在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通过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使铝筒可较为顺畅的套入支架,并且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以及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或其表面为润滑面可实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并可实现铝筒较为顺畅的套入支架和减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将下盖体与铝筒装配形成铝筒组件,将衬垫贴在支架周围形成支架组件,将支架组件装配到铝筒组件中,再完成上盖体装配后,衬垫将铝筒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独立密闭腔体,润滑衬垫还起到减震作用,通过在上、下盖提上打胶孔,并在上、下腔体中填充密封胶水,利用胶水流动性及固化后与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从而达到完全防水的防水效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半灌胶实现有效防水2.支架与铝筒之间通润滑衬垫,有效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衬垫的立体图;图4是第二衬垫的立体图;图5是衬垫宽度方向的断面图;图6是第二衬垫宽度方向的断面图;图7是第二衬垫长度方向的断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A-A剖面图;图10是图8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1和套设在支架1外围的铝筒2,所述铝筒2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3和下盖体4,所述支架1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5,所述衬垫5将铝筒2与其连接的上盖体3、下盖体4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衬垫的外周面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通过衬垫的外周面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从而可确保衬垫5将铝筒2与其连接的上盖体3、下盖体4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同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衬垫5包括贴合在一起的面层501和底层502,面层的宽度大于底层的宽度,在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上、下端部上,在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通过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使铝筒可较为顺畅的套入支架,并且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以及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或其表面为润滑面可实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并可实现铝筒较为顺畅的套入支架和减震的作用。衬垫贴在支架周圈,由于在衬垫宽度方向的两边薄中间厚的特点,衬垫两边较薄部分起到导向作用,中间较厚部分与铝筒外壳过盈配合起到阻隔及缓冲作用,在装配过程中,衬垫表层的润滑效果,减小了支架组件与铝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支架的装配难度。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衬垫的外周面为润滑面或者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该润滑材料层为tesa聚丙烯胶系胶带;底层的材料为EVA材料,面层和底层的厚度分别为0.2mm、0.5mm,宽度为15mm。其中另一种实施例,上述支架1上沿长度方向贴设有若干第二衬垫6,第二衬垫6位于两个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围的铝筒,所述铝筒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所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置电池芯的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围的铝筒,所述铝筒的上、下端部固定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贴设有一圈衬垫,所述衬垫将铝筒与其连接的上盖体、下盖体分为上、中、下三个独立封闭腔体,所述上、下两个独立封闭腔体内灌注有胶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外周面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包括贴合在一起的面层和底层,面层的宽度大于底层的宽度,在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面层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上、下端部上,在仅有面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面层和底层的位置上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外周面为润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面层为润滑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贴设有若干第二衬垫,所述第二衬垫包括等宽的贴合在一起的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第二底层的长度小于第二面层,在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底面均涂覆有粘接用的胶水,以使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底面均贴在支架的表面上,在仅有第二面层的位置上第二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在有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位置上第二衬垫与铝筒的内周面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灌胶防水电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辉何东甫刘斌生张凤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