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79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位于库房货架内的多个工器具,位于所述库房外的多个中转车,以及,管理平台;每个工器具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每个中转车内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车载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中转车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将每个中转车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借用进行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多人、多班组同时借用工器具的控制目的,工器具管理系统也更加精细和智能,解决了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器具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尤其是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系统中常采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工器具标识进行管理,并且通常在一个封闭空间增加门禁,以此来确认使用者身份,并配合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进行工器具借用和归还管理,并且将工器具借用和归还情况归结到通过门禁进入库房的使用者身上。然而,当两个以上人员同时进行操作时,该系统设计方法是无法满足应用要求的,工器具的借用、归还无法自动分配给进入库房的人员,从而给工器具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其无法满足系统应用需要。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多人同时借用、归还的多人同时使用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不足的新系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包括:位于库房货架内的多个工器具,位于所述库房外的多个中转车,以及管理平台;其中,每个工器具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每个中转车内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置;其中,所述车载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中转车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将每个中转车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借用进行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器具管理系统中引入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置的中转车,进而使得中转车能够将使用其的用户以及其中放入的工器具进行关联,进而得知每个被借用的工器具具体是被谁借用,实现了多人、多班组同时借用工器具的控制目的,工器具管理系统也更加精细和智能,解决了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进一步,所述货架内还设置有:多个货架RFID识别器;其中,每个货架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货架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相应地,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将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关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解除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归还进行管理。进一步,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根据每个货架RFID识别器发送的工器具的标识,对所述货架内的所有工器具进行统计,以根据所述用户的工器具查询请求,向所述用户反馈查询的工器具是否存放于所述货架内。进一步,每个中转车内还设置有:中转车控制器、车锁和电池;其中,所述中转车控制器与所述管理平台电连接;相应地,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向所述中转车控制器发送开锁指令,以使得所述中转车控制器控制所述车锁开锁;所述中转车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并当所述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池与电源接通,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库房内还设置有:门禁控制器和电控门;其中,所述门禁控制器与所述管理平台电连接;相应地,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当监测到所述中转车位于所述电控门的预设范围内时,向所述门禁控制器发送开门指令,以使得所述门禁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控门开启,实现所述中转车的进出。进一步,所述库房内还设置有:多个室内定位源,用于对所述库房内的中转车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相应地,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工器具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工器具的标识和所述定位结果,规划行车路线并发送至所述中转车,以使得所述中转车将所述行车路线进行显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的工器具管理方法,包括:通过中转车内设置的车载RFID识别器,对用户放入所述中转车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管理平台;通过所述中转车内设置的身份识别装置,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将每个中转车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借用进行管理。进一步,还包括:通过库房货架内设置的货架RFID识别器,对用户放入所述货架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将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关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解除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归还进行管理。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库房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中,通常在一个封闭空间增加门禁,以此来确认使用者身份,并配合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进行工器具借用和归还管理,并且将工器具借用和归还情况归结到通过门禁进入库房的使用者身上。然而,当两个以上人员同时进行操作时,该系统设计方法是无法满足应用要求的,工器具的借用、归还无法自动分配给进入库房的人员,从而给工器具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其无法满足系统应用需要。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库房货架内的多个工器具,位于所述库房外的多个中转车,以及,管理平台;其中,每个工器具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每个中转车内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于库房货架内的多个工器具,位于所述库房外的多个中转车,以及管理平台;其中,/n每个工器具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n每个中转车内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置;其中,所述车载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中转车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n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将每个中转车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借用进行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库房货架内的多个工器具,位于所述库房外的多个中转车,以及管理平台;其中,
每个工器具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
每个中转车内设置有车载RFID识别器和身份识别装置;其中,所述车载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中转车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将每个中转车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借用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内还设置有:
多个货架RFID识别器;其中,
每个货架RFID识别器,用于对用户放入所述货架内的工器具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所述工器具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相应地,
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将识别得到的工器具的标识与关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解除关联,以对工器具的归还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根据每个货架RFID识别器发送的工器具的标识,对所述货架内的所有工器具进行统计,以根据所述用户的工器具查询请求,向所述用户反馈查询的工器具是否存放于所述货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转车内还设置有:
中转车控制器、车锁和电池;其中,
所述中转车控制器与所述管理平台电连接;相应地,
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向所述中转车控制器发送开锁指令,以使得所述中转车控制器控制所述车锁开锁;
所述中转车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并当所述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池与电源接通,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房内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强王颂锋周跃张程霍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