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60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39
一种组装性良好的启动器。启动器包括:前壳(10),该前壳(10)将输出轴(3)支承为能够旋转,该输出轴(3)在一端侧安装有小齿轮(2);中壳(11),该中壳(11)的一端侧安装于马达(6),另一端侧安装于输出轴(3)的另一端侧,该中壳(11)将传动轴(7)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中壳(11)安装于前壳(10),上述传动轴(7)使马达(6)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输出轴;以及变速杆(5),该变速杆(5)的一端侧与变速杆驱动机构的柱塞(4a)卡合,另一端侧在输出轴(3)的中间部以输出轴(3)能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若变速杆驱动机构工作,则通过变速杆(5)使输出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小齿轮(2)相对于前壳(10)出入,输出轴(3)、传动轴(7)以及变速杆(5)安装于中壳(11)而构成子装配件(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启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动发动机的启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启动器。在现有的启动器中,与电磁开关的柱塞的往复运动连动地使变速杆旋转,并且通过变速杆将与输出轴一体设置的小齿轮沿轴向推出,从而使该小齿轮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由此,现有的启动器使发动机起动,并且在发动机起动后,使小齿轮从齿圈脱离。在上述启动器设置有杆支点部件,该杆支点部件对变速杆的转轴进行支承,以使变速杆能够顺畅地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316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启动器以下述步骤进行组装。首先,分别组装包含输出轴的第一子装配件、包含变速杆以及杆支点部件的第二子装配件。接着,将前壳以该前壳的马达侧的开口部向上的方式载置。然后,从前壳的马达侧的开口部将第一子装配件和第二子装配件插入并层叠。然而,在专列文献1的启动器中,需要在将第一子装配件的输出轴与第二子装配件的变速杆组合的同时,插入前壳。因此,存在下述技术问题:需要在将第一子装配件与第二子装配件保持的状态下,相对于前壳定位并插入第一子装配件以及第二子装配件,因而组装性较差。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能获得一种组装性良好的启动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启动器包括:前壳,该前壳将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该输出轴在一端侧安装有小齿轮;中壳,该中壳的一端侧安装于马达,另一端侧安装于输出轴的另一端侧,该中壳将传动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中壳安装于前壳,上述传动轴使马达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输出轴;以及变速杆,该变速杆的一端侧与变速杆驱动机构的柱塞卡合,另一端侧在输出轴的中间部以输出轴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若变速杆驱动机构工作,则通过变速杆使输出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小齿轮相对于前壳出入,输出轴、传动轴以及变速杆安装于中壳而构成子装配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一种启动器,通过将输出轴、传动轴以及变速杆安装于中壳而构成子装配件,从而不需要在将输出轴与变速杆组合的同时组装至前壳,组装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以局部剖切的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启动器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图1的启动器的子装配件的图。符号说明1启动器;2小齿轮;3输出轴;3a凸缘部;4电磁开关(变速杆驱动机构);4a柱塞;5变速杆;5a一端侧;5b另一端侧;6马达;6a转轴;7传动轴;8减速器;9超越离合器;10前壳;10a贯穿孔;10b抵接面;11中壳;11a贯穿孔;11b安装孔;12杆支点部件;12a卡合突起;12b销;13垫圈;13a贯穿孔;15拨齿块;20子装配件;50、51轴承;70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启动器1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图1是以局部剖切的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启动器1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图1的启动器1的子装配件20的图。如图1所示,启动器1具有前壳10、中壳11、马达6以及作为变速杆驱动机构的电磁开关4。前壳10、中壳11以及马达6以前壳10、中壳11、马达6的顺序配置。在前壳10以及中壳11的马达6侧分别设置有开口部。在前壳10的与马达6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孔10a以及抵接面10b,该抵接面10b抵接于未图示的发动机。在中壳11的与马达6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孔11a。在前壳10的内部配置有输出轴3。输出轴3的与马达6相反一侧的一端侧通过轴承50支承于前壳10。输出轴3的一端侧贯穿前壳10的贯穿孔10a。在输出轴3的一端侧的前端部安装有小齿轮2,在输出轴3移动至一端侧时,该小齿轮2与图1中虚线所示的发动机的齿圈70啮合。在输出轴3的、前壳10与中壳11之间的部位安装有拨齿块15。在前壳10的内部还配置有电磁开关4的柱塞4a、变速杆5以及杆支点部件12。电磁开关4通过垫圈13安装于前壳10的开口部侧。在前壳10的开口部侧,与电磁开关4相邻地配置有中壳11。中壳11将贯穿孔11a朝向前壳10侧地安装于前壳10。杆支点部件12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并且固定于中壳11。杆支点部件12具有卡合突起12a,该卡合突起12a在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外径侧凸出的多个爪形状。垫圈13具有贯穿孔13a。中壳11具有与卡合突起12a卡合的安装孔11b。另外,垫圈13的贯穿孔13a也可以是缺口。卡合突起12a穿过垫圈13的贯穿孔13a插入中壳11的安装孔11b。插入安装孔11b的卡合突起12a的多个爪形状向内径侧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卡合突起12a藉由弹性回复力将爪形状按压至安装孔11b的内壁,从而与安装孔11b卡合。由此,杆支点部件12固定于中壳11。此外,垫圈13通过杆支点部件12与中壳11夹持。垫圈13防止从中壳11与前壳10之间向启动器1的内部浸水。变速杆5能够以设置于杆支点部件12的销12b为中心旋转地支承于杆支点部件12。变速杆5的一端侧5a卡合于电磁开关4的柱塞4a。变速杆5的另一端侧5b形成为跨越输出轴3的两支。在两支的各前端部分别配置有从拨齿块15凸出的卡合凸部。拨齿块15在设置于输出轴3的两个凸缘部3a之间配置。因此,拨齿块15相对于输出轴3的轴向位置受到限制。若输出轴3旋转,那么,输出轴3在限位于两个凸缘部3a之间的拨齿块15的内侧旋转。在中壳11的内部配置有传动轴7以及输出轴3的另一端侧,其中,上述传动轴7由减速器8和超越离合器9构成,上述减速器8使马达6的旋转减速,上述超越离合器仅传递减速器8的一个方向的旋转。传动轴7的超越离合器9通过轴承51支承于中壳11。输出轴3的另一端侧贯穿中壳11的贯穿孔11a而与超越离合器9螺旋花键结合。输出轴3通过超越离合器9支承成能够在轴向上往复移动。马达6安装于中壳11的开口部侧。马达6的转轴6a安装于传动轴7的减速器8。图2是表示启动器1的子装配件20的图。如图2所示,中壳11、传动轴7、输出轴3、杆支点部件12、变速杆5以及垫圈13构成启动器1的子装配件20,其中,传动轴7安装于中壳11,输出轴3安装于传动轴7,杆支点部件12安装于中壳11,变速杆5安装于杆支点部件12,垫圈13通过中壳11与杆支点部件12夹持。另外,垫圈13也可与子装配件20是不同构件。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一的启动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若启动器1通电,则电磁开关4受到励磁,柱塞4a朝电磁开关4侧移动。与柱塞4a卡合的变速杆5的一端侧5a以杆支点部件12的销12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变速杆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变速杆5的另一端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启动器,包括:/n前壳,所述前壳将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输出轴在一端侧安装有小齿轮;/n中壳,所述中壳的一端侧安装于马达,另一端侧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侧,所述中壳将传动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所述中壳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传动轴使所述马达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输出轴;以及/n变速杆,所述变速杆的一端侧与变速杆驱动机构的柱塞卡合,另一端侧在所述输出轴的中间部以所述输出轴能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n所述变速杆驱动机构工作时,通过所述变速杆使所述输出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小齿轮相对于所述前壳出入,所述启动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输出轴、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变速杆安装于所述中壳,从而构成子装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7 JP 2018-1091821.一种启动器,包括:
前壳,所述前壳将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输出轴在一端侧安装有小齿轮;
中壳,所述中壳的一端侧安装于马达,另一端侧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侧,所述中壳将传动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所述中壳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传动轴使所述马达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输出轴;以及
变速杆,所述变速杆的一端侧与变速杆驱动机构的柱塞卡合,另一端侧在所述输出轴的中间部以所述输出轴能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
所述变速杆驱动机构工作时,通过所述变速杆使所述输出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小齿轮相对于所述前壳出入,所述启动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