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城专利>正文

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59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燃气互补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排出的水和二氧化碳气进行合成气制备,同时利用无法进入电网的风电或光伏电力对系统产生的水进行电解制氢,其中氢气与系统排出的二氧化碳气重整制备合成气,而氧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机组中对天然气或合成气助燃,既保证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系统高效运行,也可减少对化石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本装置在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生存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努力使太阳能热发电成为我国可靠的电网基荷电源。该发明专利技术属太阳能热发电和高温热化学跨学科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燃气互补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排出的水和二氧化碳气进行合成气制备,同时利用无法进入电网的风电或光伏电力对系统产生的水进行电解制氢,其中氢气与系统排出的二氧化碳气重整制备合成气,而氧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机组中对天然气或合成气助燃,既保证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发电系统高效运行,也可减少对化石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本装置在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生存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力争使太阳能热发电成为可靠的电网基荷电源。该专利技术属太阳能热发电和高温热化学跨学科

技术介绍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是当代能源领域待突破的前沿技术,该技术一旦大规模应用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能源利用方式,特别是采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技术在应用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煤制气或生物质气如填埋气、沼气等也可以全部回收二氧化碳气体,进而实现人们梦想的零排放热发电。客观说该技术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变温室效应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美国和欧盟正在推进的太阳能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技术,均列为新一代太阳能热发电路线中最核心技术,而后者则使用燃气特别是烷烃类气体如天然气、甲醇气、沼气、合成气同时联合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一起运行,其排出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气。美国专利4498289最早公开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技术,其次是US5724805专利主张采用空分器获取氧气,然后使用天然气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技术结合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而美国专利US6622470则主张在半封闭布雷顿燃气发电系统中采用空气助燃以降低发电成本,该技术的缺点是排出物中含有氮氧化物。半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相比开式燃气布雷顿发电的优势是排出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且可以回收再利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该项技术产业化的是201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拉博德市建立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站,其核心技术和上述美国专利5724805几乎完全相同。目前检索到该企业在我国的授权专利为201180016993.6以及数项改进专利。该专利专利技术人系英国科学家R.J.阿拉姆先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该技术列为2017年十大专利技术,认为该技术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我国最早主张采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技术的专利02107780.0是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提出的,主要针对日益增长的进口液化天然气,特别是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进一步提高燃气发电效率并收集二氧化碳气制作干冰。该专利采用空气助燃,主要排出物为二氧化碳气、氮气和水。作者在授权专利技术专利《多模式槽式太阳能布雷顿热发电装置》中也主张使用燃气发电作为太阳能热发电的一种互补手段,试想以空气为助燃气体,目的是克服太阳能不稳定、不连续的固有弊端,同时作为商品回收二氧化碳气实现零排放。我国学界希望太阳能热发电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化石燃料,因此如何减少使用天然气就成为光热发电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专利201310180460.2和201610856317.4在其中公开的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技术进行改进,尽可能采用弃风弃电进行电解制氢,利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排出的二氧化碳与电解制取的氢气进行甲烷化制备合成气,而电解产生的氧气做燃气助燃剂,该技术实际是将被弃风电和光伏电力通过甲烷化制备合成气的方式加以存储,即减少对天然气的使用,又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终实现零排放高效发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包括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固体粒子传热介质、安放固体传热介质的储热罐、经改进的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气体三通阀、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传热管道,用于电解制氢的风力发电机或光伏发电站;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电解制氢设备,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冷凝和汽水分离装置,储气柜、储水罐、二氧化碳气包,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来自于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经过加压的二氧化碳气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的流化床换热器进行高温换热,经高温换热的二氧化碳气和来自燃烧室的天然气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高温气体共同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涡轮透平做功,经涡轮透平做功排出的混合气体经回热器进入冷凝器,冷凝产生的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水进入储水罐,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中的压气机,经压气机提升压力后的二氧化碳气经回热器换热后再次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接收系统中设置的流化床换热器进口,实现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储水罐一端连接压力泵,压力泵出口连接电解制氢装置进行电解,制取的氧气通过气体管道输送燃烧室;制取的氢气通过气体管道连接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与来自二氧化碳气包的二氧化碳气进行合成气制备,经甲烷化合成气制备的合成气进入储气柜,储气柜另一进口连接天然气输送管道;储气柜出口连接燃烧室,输送天然气或合成气,或两者的混合气体;电解制氢装置接收来自风电和光伏被弃电力,或电网负载过剩电力;1)所述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包括设置在接收塔顶端的陶瓷接收器,固体粒子传热介质,固体粒子输送装置,高温固体粒子储藏室,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固体粒子储藏室,定日镜聚光阵列;2)所述固体粒子传热介质选择陶瓷、花岗岩、玄武岩、火成岩、石英岩经粉碎成细微颗粒的一种或混合物;或回收的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金属粉尘;或经球磨的燃煤电厂废弃物粉煤灰、或水泥粉料;3)所述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包括涡轮透平、燃烧室、回热器、压气机、冷凝器、汽水分离装置、二氧化碳气包、储水罐;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新颖之处在于: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产生的各种排除出物进行循环利用,尤其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综合发电能力,在使用很少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实现无排放发电。2)接收风电、光伏被弃电力进行电解制氢是一种高效的储能方式,特别是通过燃气与太阳能热发电互补,可以有效增加太阳能热发电时数,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增强环境适应和生存能力,降低单位发电成本,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热发电站参与电网调频调峰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示意图其中:1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2固体粒子传热介质、3储热罐、4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5气体三通阀、6二氧化碳气体传热管道、7风力发电机或光伏发电站、8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9电解制氢设备、10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11冷凝器、12汽水分离装置、13储气柜、14储水罐、15二氧化碳气包、16压气机、17涡轮透平、18回热器、19燃烧室、20天然气输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来自于二氧化碳气包15的加压二氧化碳气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塔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所述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包括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固体粒子传热介质、安放固体传热介质的储热罐、经改进的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气体三通阀、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传热管道,用于电解制氢的风力发电机或光伏发电站;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电解制氢设备,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冷凝和汽水分离装置,储气柜、储水罐、二氧化碳气包,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来自于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经过加压的二氧化碳气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的流化床换热器进行高温换热,经高温换热的二氧化碳气和来自燃烧室的天然气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高温气体共同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涡轮透平做功,经涡轮透平做功排出的混合气体经回热器进入冷凝器,冷凝产生的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水进入储水罐,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中的压气机,经压气机提升压力后的二氧化碳气经回热器换热后再次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接收系统中设置的流化床换热器进口,实现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储水罐一端连接压力泵,压力泵出口连接电解制氢装置进行电解,制取的氧气通过气体管道输送燃烧室;制取的氢气通过气体管道连接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与来自二氧化碳气包的二氧化碳气进行合成气制备,经甲烷化合成气制备的合成气进入储气柜,储气柜另一进口连接天然气输送管道;储气柜出口连接燃烧室,输送天然气或合成气,或两者的混合气体;电解制氢装置接收来自风电和光伏被弃电力,或电网负载过剩电力;/n1)所述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包括设置在接收塔顶端的陶瓷接收器,固体粒子传热介质,固体粒子输送装置,高温固体粒子储藏室,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固体粒子储藏室,定日镜聚光阵列;/n2)所述固体粒子传热介质选择陶瓷、花岗岩、玄武岩、火成岩、石英岩经粉碎球磨成细微颗粒的一种或混合物;或回收的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金属粉尘;或经球磨的燃煤电厂废弃物粉煤灰、或水泥粉料;/n3)所述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包括涡轮透平、燃烧室、回热器、压气机、冷凝器、汽水分离装置、二氧化碳气包、储水罐;发电机组;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所述太阳能燃气互补联合风电制备合成气循环热发电装置包括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固体粒子传热介质、安放固体传热介质的储热罐、经改进的固体粒子流化床换热器、气体三通阀、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传热管道,用于电解制氢的风力发电机或光伏发电站;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电解制氢设备,甲烷化合成气制备装置,冷凝和汽水分离装置,储气柜、储水罐、二氧化碳气包,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来自于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经过加压的二氧化碳气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系统的流化床换热器进行高温换热,经高温换热的二氧化碳气和来自燃烧室的天然气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高温气体共同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涡轮透平做功,经涡轮透平做功排出的混合气体经回热器进入冷凝器,冷凝产生的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水进入储水罐,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进入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发电系统中的压气机,经压气机提升压力后的二氧化碳气经回热器换热后再次进入塔式太阳能固体粒子聚光接收系统中设置的流化床换热器进口,实现半闭式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城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