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583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及施工方法,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包括凹字形的外模板和L形的悬空模板,外模板与悬空模板共同围成一矩形区域,矩形区域中设置有环形的沉箱内模板,沉箱内模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模,悬空模板位于底模的上方,沉箱内模板的上部、悬空模板以及外模板共同构成止水反坎成型区,悬空模板与底模之间设置有若干PVC套管,外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加固角钢的一端,第一加固角钢分别固定连接止水反坎模板的顶部以及悬空模板的顶部,第一加固角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采用相对固定方式,操作方便,能使止水反坎随沉箱卫生间一次性施工到位,避免二次重新支模施工,节约工期和费用。

A kind of integral forming formwork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water stop flip bucket and caiss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箱模板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厨卫间止水反坎的浇筑一般均为二次支模浇筑,该种施工方式对于一次浇筑面与二次浇筑面结合要求较高,处理不到位就会产生渗漏水,给后续有水房间的使用带来麻烦。然而传统木模工艺又无法保证反坎随主体结构一次浇筑位置不偏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充分结合铝合金模板刚度大、不易变形、相对位置准确的特点,克服止水反坎不能准确一次浇筑的困难,解决了二次浇捣位置不准确问题,解决了止水反坎位置二次浇筑渗漏问题以及变形、跑位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包括凹字形的外模板和L形的悬空模板,所述外模板与所述悬空模板共同围成一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中设置有环形的沉箱内模板,所述沉箱内模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模,所述悬空模板位于所述底模的上方,所述沉箱内模板的上部、所述悬空模板以及所述外模板共同构成止水反坎成型区,所述悬空模板与所述底模之间设置有若干PVC套管,所述外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加固角钢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固角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止水反坎模板的顶部以及所述悬空模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加固角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向下依次贯穿所述悬空模板和所述底模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PVC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沉箱内模板、所述外模板、所述底模与所述悬空模板均由铝合金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沉箱内模板的底部向内倾斜形成坡脚,所述坡脚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加固角钢,所述第二加固角钢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固角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角钢与所述第二加固角钢的尺寸均为40mm×40mm×2mm。进一步地,所述沉箱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与所述悬空模板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与所述底模之间、所述悬空模板与所述底模之间以及所述底模与所述外模板之间均设置有钢筋骨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制作沉箱内模板、外模板、底模、悬空模板、第一加固角钢和PVC套管,并在所述底模和所述悬空模板上均开设好供第一螺栓穿过的通孔;S2安装所述外模板、所述底模和所述悬空模板;S3在所述底模的底部和所述悬空模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所述PVC套管,通过所述PVC套管来支撑所述悬空模板,以保证悬空模板的高度不变;S4将所述第一加固角钢分别连接所述外模板顶部、所述悬空模板顶部以及所述第一螺栓上端,然后将所述第一螺栓下端从所述通孔与所述PVC套管中穿过后连接螺母,以固定所述悬空模板;S5将所述沉箱内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固角钢的底部;S6浇筑混凝土,使止水反坎与沉箱一次浇筑成型。进一步地,在S5中,所述沉箱内模板的底部具有向内倾斜的坡脚,连接好所述第一加固角钢后,将第二加固角钢连接在所述坡脚上,并保证所述第二加固角钢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固角钢。进一步地,在S2中,在所述底模和所述悬空模板之间铺设水泥马镫或水泥砼垫块,保证所述底模和所述悬空模板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进一步地,在S2中,安装所述外模板、底模和所述悬空模板之前先进行钢筋骨架的绑扎。进一步地,在S1中,所述沉箱内模板、所述外模板、所述底模与所述悬空模板均由铝合金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相对固定方式,操作方便,能使止水反坎随沉箱卫生间一次性施工到位,避免二次重新支模施工,节约工期和费用;止水反坎成型质量好,止水反坎随沉箱一次浇筑,整体性好;减少了止水反坎二次浇筑产生的工期和费用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的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的立面图。图中:1、沉箱内模板;2、外模板;3、底模;4、第一加固角钢;5、悬空模板;6、第一螺栓;7、PVC套管;8、第二加固角钢;9、钢筋骨架;10、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包括凹字形的外模板2和L形的悬空模板5,所述外模板2与所述悬空模板5共同围成一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中设置有环形的沉箱内模板1,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模3,所述悬空模板5位于所述底模3的上方,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上部、所述悬空模板5以及所述外模板2共同构成止水反坎成型区,所述悬空模板5与所述底模3之间设置有若干PVC套管7,所述外模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加固角钢4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止水反坎模板3的顶部以及所述悬空模板5的顶部,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6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栓6的下端向下依次贯穿所述悬空模板5和所述底模3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PVC套管7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6的外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沉箱内模板1、所述外模板2、所述底模3与所述悬空模板5均由铝合金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底部向内倾斜形成坡脚,所述坡脚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加固角钢8,所述第二加固角钢8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与所述第二加固角钢8的尺寸均为40mm×40mm×2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外模板2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悬空模板5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底模3之间、所述悬空模板5与所述底模3之间以及所述底模3与所述外模板2之间均设置有钢筋骨架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制作沉箱内模板1、外模板2、底模3、悬空模板5、第一加固角钢4和PVC套管7,并在所述底模3和所述悬空模板5上均开设好供第一螺栓6穿过的通孔;S2安装所述外模板2、所述底模3和所述悬空模板5;S3在所述底模3的底部和所述悬空模板5的顶部之间安装所述PVC套管7,通过所述PVC套管7来支撑所述悬空模板5,以保证悬空模板5的高度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字形的外模板(2)和L形的悬空模板(5),所述外模板(2)与所述悬空模板(5)共同围成一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中设置有环形的沉箱内模板(1),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模(3),所述悬空模板(5)位于所述底模(3)的上方,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上部、所述悬空模板(5)以及所述外模板(2)共同构成止水反坎成型区,所述悬空模板(5)与所述底模(3)之间设置有若干PVC套管(7),所述外模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加固角钢(4)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止水反坎模板(3)的顶部以及所述悬空模板(5)的顶部,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6)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栓(6)的下端向下依次贯穿所述悬空模板(5)和所述底模(3)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PVC套管(7)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6)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字形的外模板(2)和L形的悬空模板(5),所述外模板(2)与所述悬空模板(5)共同围成一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中设置有环形的沉箱内模板(1),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模(3),所述悬空模板(5)位于所述底模(3)的上方,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上部、所述悬空模板(5)以及所述外模板(2)共同构成止水反坎成型区,所述悬空模板(5)与所述底模(3)之间设置有若干PVC套管(7),所述外模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加固角钢(4)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止水反坎模板(3)的顶部以及所述悬空模板(5)的顶部,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6)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栓(6)的下端向下依次贯穿所述悬空模板(5)和所述底模(3)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PVC套管(7)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6)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内模板(1)、所述外模板(2)、所述底模(3)与所述悬空模板(5)均由铝合金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内模板(1)的底部向内倾斜形成坡脚,所述坡脚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加固角钢(8),所述第二加固角钢(8)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降水井封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角钢(4)与所述第二加固角钢(8)的尺寸均为40mm×40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反坎与沉箱一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外模板(2)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悬空模板(5)之间、所述沉箱内模板(1)与所述底模(3)之间、所述悬空模板(5)与所述底模(3)之间以及所述底模(3)与所述外模板(2)之间均设置有钢筋骨架(9)。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宗强段素明薛亮高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