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件接头,可以取代常用的螺纹或焊接或螺纹卡套式连接。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包括管件本体(1)、B型密封圈(2),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1)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1)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2)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观整洁,成本低、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用途较广,是新一代的管道连接产品。适用于各种金属管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可以取代常用螺纹、焊接及螺纹卡套式连接等类型管接件的新式永久连接型管道接头,主要适用于给排水、供气、化工、热力等系统的管道连接。现有的管道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螺纹或焊接或螺纹卡套式连接,这些连接方式施工强度大,效率低,工艺较为复杂,管件成本高,很难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取代螺纹或焊接或螺纹卡套式连接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它不仅安装迅速简便,节省人工费用,而且具有外观豪华、连接可靠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包括管件本体(1)、B型密封圈(2),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1)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1)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2)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上述设计安装时,先在管件内壁M型槽的外侧部位,均匀图上一层专用胶水,再将管子(5)插入上述管件,用专门工具(4)封压,使管子(5)与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产生挤压变形,致使两者持久、牢固、密封的连接在一起,达到取代螺纹或焊接或螺纹卡套式连接的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实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构造示意图1---管件本体,2---B型密封圈,3---压粘式结构的端部;图2技术安装示意图1---管件本体,2---B型密封圈,3---压粘式结构的端部,4---压封工具,5---管子, 6---压接、粘按部位;图3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图4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图5技术实施例三示意图;图6技术实施例四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五示意图7---外螺纹图8本技术实施例六示意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七示意图8---内螺纹图10本技术实施例八示意图;图11本技术实施例九示意图;图12本技术实施例十示意图;图13本技术实施例十一示意图。图14本技术实施例十二示意图。图15本技术实施例十三示意图。图16本技术实施例十四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管件本体(1)、M型密封圈(2),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1)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1)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2)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如图2所示本技术连接安装时,先在管件内壁M型槽的外侧部位,均匀图上一层专用胶水,再将管子(5)插入上述管件,用专门工具(4)封压,使管子(5)与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产生挤压变形,致使两者持久、牢固、密封的连接在一起。如图3、4、5所示其中,管件本体(1)的另一端亦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其中,该管件本体(1)为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如图6所示其中,管件本体(1)为减压变径型,其小端亦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如图7、8、9、10、所示其中,该管件本体(1)的另一端为外螺纹(7)或内螺纹(7)。其中,该管件本体(1)为直管或90°弯管。当然,也可能45°弯管。如图11、12、13、14、15、16所示其中,该管件本体(1)为三通分岐管或等径三通或变径三通或等径四通或异径四通,其中,该管件本体(1)三通分岐管或四通管口为内螺纹(7)或者外螺纹(7)或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由上可见,本技术由特殊形状的金属管件本体(1)及在其端口M形槽内的B型密封圈(2)组成。组装时先在管件内壁M型槽的外侧部位,均匀图上一层专用胶水,再将管子(5)插入上述管件,用专门工具(4)封压,使管子(5)与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产生挤压变形,致使两者持久、牢固、密封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机械式连接。籍密封圈(2)的横向断面的变形产生密封作用;籍胶水的粘接和管件与管子的挤压变形产生连接做用,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连接方法。另外,该管件本体(1)端部内径约等于可插入管子(5)的外径,这样,当管子(5)与其连接后,可保持大致相当的外径,使得本技术外观整洁、优美。所以说,本技术优点显著,成本低、用途较广,是新一代的管道连接产品。权利要求1.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包括管件本体、B型密封圈,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管件本体的另一端亦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该管件本体为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管件本体为减压变径型,其小端亦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管件本体的另一端为外螺纹或内螺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该管件本体为直管或90°弯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该管件本体为三通分岐管或等径三通或变径三通或四通或变径四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特征是其中,该管件本体三通或四通分岐管管口为内螺纹或外螺纹或压粘式结构的端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所涉及的管件接头,可以取代常用的螺纹或焊接或螺纹卡套式连接。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包括管件本体(1)、B型密封圈(2),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1)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1)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2)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本技术外观整洁,成本低、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用途较广,是新一代的管道连接产品。适用于各种金属管道。文档编号F16L13/10GK2503292SQ0120728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金燕铭, 王学文 申请人:金燕铭, 王学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道快速压粘接头,其包括管件本体、B型密封圈,其特征是:该管件本体可以用不锈钢、铜或铝及其合金制成,管件本体一端端部内壁设有外凸M型槽,与该M型槽相匹配的B型密封圈嵌置于该M型槽内并构成为压粘式结构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铭,王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燕铭,王学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