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56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针对浸渍液在不断消耗中没有及时补充,从而影响面料的后续浸轧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浸轧辊,所述浸轧辊的上方设有与箱体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箱体的正面箱壁,所述第一转轴伸出箱体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内壁焊接有出料管,所述储液箱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储液箱的正面箱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在布料移动浸轧的时候对浸渍液进行不断补充,从而保证面料的浸轧效果一致,有利于面料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
技术介绍
浸轧是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属于印染行业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034075U公开的一种面料的多重浸轧设备对比文件中,该方案提出了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第一支架、第一浸渍槽、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二浸渍槽,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多个导向辊,所述第一浸渍槽的下部内设有多个左、右间隔布置下吊辊,该第一浸渍槽的顶部设有多个左、右间隔布置的上吊辊,该多个上吊辊与多个下吊辊错位地布置,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面设有两左、右布置的轻轧辊,所述第二浸渍槽位于第三支架内,该第二浸渍槽内设有多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吊辊。然而该方案在对面料进行浸轧时,随着浸渍液不断被消耗又无法及时补充,会导致面料的浸轧效果没有前面的好,从而影响面料的整体浸轧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浸轧辊(2),所述浸轧辊(2)的上方设有与箱体(2)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且第一转轴(3)贯穿箱体(1)的正面箱壁,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圈固定套设有导料辊(4),所述第一转轴(3)伸出箱体(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有储液箱(8),所述储液箱(8)的底部内壁焊接有出料管(9),所述储液箱(8)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且第二转轴(10)的一端贯穿储液箱(8)的正面箱壁,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侧焊接有两个挤压杆(11),所述第二转轴(10)伸出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面料浸轧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浸轧辊(2),所述浸轧辊(2)的上方设有与箱体(2)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且第一转轴(3)贯穿箱体(1)的正面箱壁,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圈固定套设有导料辊(4),所述第一转轴(3)伸出箱体(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有储液箱(8),所述储液箱(8)的底部内壁焊接有出料管(9),所述储液箱(8)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且第二转轴(10)的一端贯穿储液箱(8)的正面箱壁,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侧焊接有两个挤压杆(11),所述第二转轴(10)伸出储液箱(8)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一皮带轮(5)和第二皮带轮(12)的外部套设有皮带(13),所述储液箱(8)的顶部内壁焊接有两个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外圈套设有与储液箱(8)顶部内壁连接的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套设在导向杆(14)外圈的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的底部焊接有两个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底端焊接有密封塞(18),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