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的流域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我国相当数量的水体普遍存在黑臭现象,村镇地表水环境极其恶劣。据中国环保部颁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所示,2015年全国地表水劣V类水体占9.7%;各地排查确认近2000条城市黑臭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河、内湖水域,其污染负荷更为严重。因此,流域地表水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也是今后环保方向的一个大的趋势。目前,随着国家政策向黑臭水体及流域地表水环境方面倾斜,多家单位或是联合体已经在流域地表水环境治理方面深入研究,但治理思路基本都是“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但控源截污涉及到流域内的多个点源、面源污染,量多、面广、耗资大,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不需要大量的控源截污,在河道原位通过生化方式进行河道水体净化,具有维护管理方便、无占地、能耗低等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布设曝气系统和仿水草填料:/n在所治理河道底部布设曝气系统的曝气管;/n并在所治理河道底部布设仿水草填料;/n步骤2,调试培养微生物系统:/n对所述步骤1布设好的曝气系统的曝气管和仿水草填料进行调试运行,通过所述步骤1布设的曝气管进行微孔曝气控制水体中DO为0.5~2mg/L,使仿水草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微生物形成生化反应的微生物系统;/n步骤3,继续运行微生物系统至所治理河道水体达到V类水体:/n待所述步骤2的微生物系统培养成熟后,继续运行1~3个月,直至所治理河道的水体COD降解至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布设曝气系统和仿水草填料:
在所治理河道底部布设曝气系统的曝气管;
并在所治理河道底部布设仿水草填料;
步骤2,调试培养微生物系统:
对所述步骤1布设好的曝气系统的曝气管和仿水草填料进行调试运行,通过所述步骤1布设的曝气管进行微孔曝气控制水体中DO为0.5~2mg/L,使仿水草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微生物形成生化反应的微生物系统;
步骤3,继续运行微生物系统至所治理河道水体达到V类水体:
待所述步骤2的微生物系统培养成熟后,继续运行1~3个月,直至所治理河道的水体COD降解至40mg/L以下,NH3-N降解至2mg/L以下,DO达到2mg/L以上,水体整体环境质量达到V类水体标准;
步骤4,构建水生态系统:
在步骤3处理后所治理河道的水体达到V类水体后,在所述河道构建健康完善的水生态系统,所述水生态系统包括:沉水植被系统、挺水浮叶植被系统和水生动物系统;
步骤5,继续运行水生态系统至所治理河道水体达到IV类水体:
在所述步骤4的水生态系统构建完成后,继续运行3~5个月,通过自然曝气丰富微生物菌群,发挥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使水体逐渐恢复健康、稳定、平衡的河道水生态系统,COD降解至30mg/L以下,NH3-N降解至1.5mg/L以下,DO达到3mg/L以上,水体最终达到IV类水体标准,即完成该原位处理方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