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钻探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43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科考钻探船,包括机舱区、泥浆区、生活区、月池区和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机舱区位于船尾,其包括错开且呈三角形布设的三个机舱;泥浆区布置在船尾,泥浆区包括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和泥浆混合处理室,泥浆混合处理室与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布置在不同的甲板层,泥浆池室围绕所述泥浆泵室间隔分布;生活区布设在船首,每一舱室房由模块化钢板组合而成;月池区布置在船中;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布置在月池区的后部;船体的长度为150~180m,宽度为28~33m,高度为15~17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科考钻探船结构更加紧凑,船型尺寸大幅减小,经济性能好,效率高,船体功能与经济能够有效匹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Scientific research drilling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科考钻探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科考钻探船。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陆地上的资源勘探殆尽,全球各国将目光聚焦到海洋领域,海洋覆盖71%全球的面积,其底下埋藏的资源极为丰富,然而由于海洋面积辽阔,且环境条件恶劣等原因,导致其相比较于陆地勘探而言,海洋勘探事业一直较为落后,近年来,各国政府加大投入海洋资源的勘探,并取得一大批成果。深海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竞技场,而拥有深海科学钻探能力是实现深海科学研究突破的核心和基础。对深海大洋的钻探研究一直是由美国主导的。1968年美国启动“深海钻探计划”,后来依次发展为“大洋钻探计划”(198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2003年)和“综合大洋发现计划”(2013年)。目前,全球有2艘大洋钻探船。美国的“乔迪斯·决心号”,原为1978年建造的石油钻探船,后来被改造为大洋科学钻探船。长143米,宽21米,排水量18636吨,最大工作水深超过8000米。日本的“地球号”,2002年下水。长210米,宽38米,排水量超过57000吨,设计能力可在4000米水深情况下,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舱区,位于船尾,其包括错开且呈三角形布设的三个机舱;/n泥浆区,布置在船尾,所述泥浆区包括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和泥浆混合处理室,所述泥浆混合处理室与所述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布置在不同的甲板层,所述泥浆池室围绕所述泥浆泵室间隔分布;/n生活区,布设在船首,每一舱室房由模块化钢板组合而成;/n月池区,布置在船中;/n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布置在所述月池区的后部;/n所述船体的长度为150~180m,宽度为28~33m,高度为15~17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舱区,位于船尾,其包括错开且呈三角形布设的三个机舱;
泥浆区,布置在船尾,所述泥浆区包括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和泥浆混合处理室,所述泥浆混合处理室与所述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布置在不同的甲板层,所述泥浆池室围绕所述泥浆泵室间隔分布;
生活区,布设在船首,每一舱室房由模块化钢板组合而成;
月池区,布置在船中;
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布置在所述月池区的后部;
所述船体的长度为150~180m,宽度为28~33m,高度为15~17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水管布设月池区前部的舱室中,所述舱室中设置有吊装隔水管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泥浆固体控制系统室布置于所述月池区的左弦处;所述泥浆固体控制系统室的下层甲板层布设有干货罐,所述干货罐布设在所述月池区的左弦和右弦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机舱布设在同一船宽方向,另一个机舱布设在靠近船尾末端的船宽方向上,每一机舱内并排布置两主机,位于同一船宽方向的主机布置方向相同,位于不同船宽方向布设的主机的布置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科考钻探船在船尾和船首分别布置有三个推进器,且所述船尾和所述船首的三个推进器均呈三角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布设在所述船尾的三个推进器其中两个位于船体最尾端的左弦和右弦处,另一个位于船体的中纵向上且靠近所述泥浆区布设;
布设在所述船首的三个推进器其中一个位于船体最首端且位于船体的中纵向上,另两个靠近隔水管的舱室设置且分别位于船体的左弦和右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取芯装置包括钻包括钻台、井架、游车、悬挂在所述游车上的顶驱、用于提升和下放所述游车和所述顶驱的升降绞车、连接在所述顶驱上的钻杆以及取芯绞车,所述游车和所述顶驱均具有能够容纳取芯桶通过的中心通孔,所述游车的中心通孔和所述顶驱的中心通孔同心设置,所述取芯绞车的钢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游车的中心通孔、所述顶驱的中心通孔和所述钻杆的中心通孔,且所述钢缆带有打捞设备的末端深入所述钻杆的底端,以连接取芯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绞车包括主动升降补偿系统,所述主动升降补偿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用于检测海上浮动平台海平面相对高度相对运动的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电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放或提升所述升降绞车的钢缆下放或提升,以补偿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所述钻杆随海上浮动平台上浮或下降的高度,保持恒定钻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钻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科考钻探船的尾部包括:尾鳍,位于船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绪文唐军李明高贺昌海黄芳飞肖元朱永兵傅强李磊候伟平王海冰陈松龄张运权殷宪峰王逍马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