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30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脂针,抽脂针包括针管,针管的管壁上设有抽脂孔;还包括推平叶片,推平叶片固定在针管的管壁外侧,推平叶片设有多个,且沿针管的轴向排列;各推平叶片与针管整体上位于一个平面内;各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布置;各推平叶片的边缘均设有刃部,前推时,推平叶片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前端的刃部起刮削作用,后拉时,推平叶片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后端的刃部起刮削作用,将不平整的脂肪刮下,同时,依靠推平叶片垂直于基准面的分力,把游离的脂肪细胞填充到不平整的位置,将刮下的脂肪细胞相对均匀地推平,从而实现抽脂后脂肪层的平整,大大降低术后不平整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脂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脂针。
技术介绍
抽脂减肥是利用一个负压真空吸引器与一种金属的末端带有吸孔的吸引管,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整形方法。具体的,负压真空吸引器与抽脂针,也称作吸脂针相连,抽脂针主要由连接管、固定座和针管组成,连接管连接负压真空吸引器或注射器,针管的头部通常设计有几个通孔,通过负压真空吸引器或注射器将脂肪从通孔处抽吸到针管里。授权公告号为CN205549083U,授权公告日为2016.09.0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旋转功能的吸脂针,包括安装壳体、中空电机、连接头、针管、吸脂孔、刮片、抽脂管和负压泵。具体的,中空电机位于安装壳体内部并与安装壳体连接,针管位于连接头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并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贯穿中空电机并与中空电机连接,吸脂孔均布于针管外壁,刮片与针管一体连接,抽脂管连接在安装壳体与负压泵之间。使用时,针管插入到人体内部,启动中空电机带动针管旋转,在刮片作用下将脂肪刮落,再启动负压泵使安装壳体内部与针管内部产生真空,从而通过吸脂孔将人体内部的脂肪抽出。但是,在抽脂过程难以保证抽吸的均匀性,从而造成抽脂后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脂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抽脂后难以保证平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抽脂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抽脂针,包括针管,针管的管壁上设有抽脂孔;还包括推平叶片,推平叶片固定在针管的管壁外侧,并沿针管的轴向成列布置;推平叶片的边缘设有刃部,用于抽脂针沿轴向活动时推平位于针管侧向的脂肪;推平叶片设有一列,或者于针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列;以推平叶片与针管从整体上看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推平叶片相对于基准面倾斜设置,前推时,推平叶片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前端的刃部起推平作用,后拉时,推平叶片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后端的刃部起推平作用,依靠推平叶片垂直于基准面的分力,把游离的脂肪细胞填充到不平整的位置,将刮下的脂肪细胞相对均匀地推平,从而实现抽脂后脂肪的平整,大大降低术后不平整的并发症,同时,推平叶片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切削作用,将不平整的脂肪刮下,有利于提高推平效果。进一步的,处于同一列的推平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这样,同一列推平叶片对针管经过处的脂肪作用力方向均相同,有利于朝同一方向将脂肪推平。进一步的,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为35°至55°,推平叶片倾斜角度的设置范围,能够平衡推平叶片垂直于基准面的分力和平行于基准面的分力,更有利于保证推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推平叶片为椭圆形叶片,推平叶片的形状相对平滑,能够使与推平叶片远离针管的部位接触的脂肪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好地保证推平效果,并且能够方便针管插入脂肪层,也有利于针管向前推或向后拉。进一步的,推平叶片的长轴尺寸为针管直径的1.5至2.5倍,推平叶片的长轴尺寸设计,能够增加抽脂针的一次推拉操作中推平叶片的推平面积,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并提高推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推片叶片的长轴与基准面的夹角为10°至20°之间的任一值,能够增加推平叶片对脂肪的切削作用,将不平整的脂肪刮下,提高推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针管具有分布有多个抽脂孔的开孔段,推平叶片通过连接柄连接在开孔段上,推平叶片设置在开孔段,有利于抽脂设备将推平叶片刮掉的脂肪抽出,另外,推平叶片通过连接柄连接在开孔段,也可避免推平叶片影响脂肪从抽脂孔抽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柄的长度为针管直径的0.2至0.3倍,在避免推平叶片对抽脂孔影响的同时,可更好的避免脂肪在叶柄处形成凹坑或凸起,有利于提高推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柄处于所述基准面内,且相对针管的轴线倾斜设置,有利于针管向前推进。进一步的,所述推平叶片设置两列,任一推平叶片在针管轴向上位于另一列两个相邻的推平叶片之间,更好的保证针管经过处脂肪的推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抽脂针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针管的左视图;图中:1-连接管;2-固定座;3-针管;31-抽脂孔;32-推平叶片;33-连接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抽脂针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抽脂针包括连接管1、固定座2和针管3,固定座2连接在连接管1与针管3之间,使用时,连接管1用于与负压真空吸引器或注射器连接。针管3的管壁上设有抽脂孔31,针管3的管壁外侧设有推平叶片32,推平叶片32沿针管3的轴向成列布置,且于针管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列。以针管3上分布有多个抽脂孔31的段为开孔段,推平叶片32通过连接柄33连接在开孔段上。推平叶片32的边缘设有刃部,用于在抽脂针沿轴向活动时推平位于针管3侧向的脂肪,本实施例中的刃部为半开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调节刃部的锋利程度。以两列推平叶片32与针管3从整体上看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推平叶片32相对于基准面倾斜45°布置,且处于同一列的推平叶片32的倾斜方向相同。连接柄33也处于基准面内,定义针管3的插入端为前端,各连接柄33与推平叶片32连接的一端朝前倾斜。为提高针管3经过后脂肪的推平效果,本实施例中推平叶片32为椭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片的长轴长度是针管3直径的两倍,连接柄33的长度是针管3直径的0.25倍,椭圆形叶片32的长轴与基准面的夹角为15°,且同一列推平叶片32的长轴的径向外端处于基准面的同侧,两列椭圆形叶片32的长轴的径向外端处于基准面的不同的两侧。另外,任一推平叶片32在针管3轴向上位于另一列相邻两个推平叶片32之间。使用时,连接管1与负压泵连接,针管3的基准面与人体的皮肤表面平行的插入到人体内部,推动针管3向前移动或拉动针管3向后移动,在针管3向前或向后移动时,保持针管3的基准面与人体皮肤平行,同时,启动负压泵使固定座2内部、针管3内部均产生真空,通过抽脂孔31将人体内部的脂肪抽出。本实施例中针管3的前端为盲端,在其他实施例中针管的前端可为设置开口的开口端。推平叶片32相对于基准面倾斜设置,前推时,推平叶片32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前端的刃部起推平作用,后拉时,推平叶片32上下两侧靠近抽脂针后端的刃部起推平作用,依靠推平叶片32垂直于基准面的分力,把游离的脂肪细胞填充到不平整的位置,将刮下的脂肪细胞相对均匀地推平,从而可以在抽脂的同时,将脂肪推平,实现抽脂后人体脂肪的平整,大大降低术后不平整的并发症。同时,推平叶片32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切削作用,将不平整的脂肪刮下,有利于提高推平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平叶片也可为长方形叶片或圆形叶片,推平叶片的尺寸根据需要设置;椭圆叶片长轴的尺寸也可根据需要设计,优选的,椭圆叶片长轴的尺寸可为针管直径的1.5至2之间的任一倍数,或者为针管直径的2至2.5之间的任一倍数;推平叶片也可仅设置一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列推平叶片的倾斜方向也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脂针,包括针管,针管的管壁上设有抽脂孔;/n其特征是,还包括推平叶片,推平叶片固定在针管的管壁外侧,并沿针管的轴向成列布置;/n推平叶片的边缘设有刃部,用于抽脂针沿轴向活动时推平位于针管侧向的脂肪;/n推平叶片设有一列,或者于针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列;以推平叶片与针管从整体上看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抽脂针,包括针管,针管的管壁上设有抽脂孔;
其特征是,还包括推平叶片,推平叶片固定在针管的管壁外侧,并沿针管的轴向成列布置;
推平叶片的边缘设有刃部,用于抽脂针沿轴向活动时推平位于针管侧向的脂肪;
推平叶片设有一列,或者于针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列;以推平叶片与针管从整体上看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脂针,其特征是,处于同一列的推平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脂针,其特征是,推平叶片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为35°至5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脂针,其特征是,所述推平叶片为椭圆形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丽刘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