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博公司专利>正文

腰部支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27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54
带(1)包括两个分支(4、5)。每个分支包括两个弹性条带,它们根据前‑后方向(X)叠置并且从分支的侧向端部部分(7)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6),即:‑第一条带(10),其相对于带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α向上倾斜;‑第二条带(20),其相对于带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β向下倾斜。第二条带(20)的下侧向角部(25)相对于第一条带(10)的下侧向角部(15)竖直地向上偏移,分支(4、5)的下边缘(42、52)因此具有构造成位于穿戴者的大腿上方的下凹陷(45)。

Lumbar support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部支撑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腰部支撑带。这种带尤其意在用于患有下背痛的人。当带正确定位时,特别是由于腰部区域和其腹部区域的支撑,带一方面能够减轻使用者感受到的疼痛,并且另一方面可以将使用者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腰部支撑带100。带100包括两个分支101、102,其旨在定位在穿戴者的躯干的下部分的任一侧。分支101、102在它们的中间端部部分103处连结,而它们的侧向端部部分104设置有互补的附接装置105、105',以使得它们能够在它们在穿戴者的腹部区域彼此放置时组装。通常,带100具有高于带的其余部分的中间部分,以便形成对穿戴者背部的令人满意的支承。更进一步,每个分支101、102的下边缘107具有凹陷108,当带100被佩戴时,凹陷108位于穿戴者的大腿上方。这种凹陷108允许在穿戴者的就座位置中大腿的通过,从而避免带在大腿上弯曲和/或沿着穿戴者的躯干向上移动。带100可以具有相对于带100的纵向轴线110与下边缘108对称的上边缘109,因此上边缘109还在每个分支101、102上具有凹陷111。如图1中所示,带100的该上述形状可由单个织物件获得。然而,这种实施例需要大量且因此昂贵的制造操作,特别是切割成适当形状、缝合和边缘加工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穿戴舒适性和保持的有效性所需的特定形状的带,但其具有简化且更便宜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部支撑带,其具有竖直的中间对称轴线和纵向轴线,并且其包括意在定位在穿戴者的躯干的下部分的任一侧的两个分支。每个分支具有中间端部部分和侧向端部部分,中间端部部分在带的中间区域中彼此连结,并且侧向端部部分设置有互补的附接装置,以允许它们在它们在穿戴者的腹部区域中彼此放置时组装。带在其是平坦的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使得每个分支包括:-第一弹性条带,其根据相对于带的纵向轴线以角度α向上倾斜的基本方向从分支的侧向端部部分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第二弹性条带,其根据相对于所述带的纵向轴线以角度β向下倾斜的基本方向从分支的侧向端部部分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在它们的表面的一部分上根据前-后方向叠置;另外,每个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被构造并布置成使得第二条带的下侧向角部相对于第一条带的下侧向角部竖直地向上偏移,使得当带是平坦的并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分支具有通过以下部分从侧向端部部分到中间端部部分接续地形成的非直线的下边缘:-由第一条带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上倾斜部分;-然后是由第二条带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下倾斜部分;因此,条带的下边缘具有下凹陷,所述下凹陷构造成位于穿戴者的大腿上方。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中,仅需叠置条带并根据赋予所需特定几何形状的特定构造(特别是存在下凹陷)来组装它们。不需要为了形成凹陷而切割条带或加工边缘的操作,带的制造简单且便宜,但不会降低穿戴舒适性或支撑的有效性。除了经济获益之外,不必为了形成凹陷而切割条带也保证了织物的完整性。实践中,角度α和β不为零,并且优选地小于60°。术语“角部”是指条带表面的位于侧向边缘和下边缘的紧邻区域的部分;该角部并不一定形成角度区域。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中间端部部分彼此连结,则它们不一定直接连结(而是可能经由中间部分)和/或不一定固定地连结(而是例如可能进行相对调节)。另外,每个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被构造并布置成使得第二条带的上侧向角部相对于第一条带的上侧向角部竖直地向上偏移,从而当带是平坦的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分支具有通过以下部分从侧向端部部分到中间端部部分接续地形成的非直线的上边缘:-由第二条带的上边缘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下倾斜部分;-然后是由第一条带的上边缘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上倾斜部分;因此,分支的上边缘具有沿着竖直方向大致面向下凹陷的上凹陷。这种构造通过限制穿戴者的肋骨上的支承而进一步改善了就坐位置中的舒适性。根据可能的实施例,条带中的每个具有大致是直线的并且彼此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换言之,条带具有恒定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分支的下边缘形成折断线,限定凹陷的部分是节段。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可以大致相同。角度α和角度β大于5°,优选大于10°,并且小于30°,优选小于20°。例如,角度α和/或角度β可以接近12°至15°。可以的是,角度α和β大致相同(绝对值)。此外,如果条带是相同的,则纵向轴线可以是带的对称轴线。根据一可能的实施例,考虑平行于带的纵向轴线的情形下,下凹陷位于对应的分支的中央三分之一处。更进一步,可以的是,下凹陷形成向下开口的平面V形,其角度包括在135°和170°之间,优选地在140°和160°之间,或者甚至在150°和160°之间。各条带的下侧向角部和/或上侧向角部之间的竖直偏移可以包括在条带或条带中的每个的高度的5%和30%之间,优选地在10%和25%之间,甚至更优选地在15%和20%之间。例如,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可以具有相同的恒定高度。根据一可能的实施例,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侧向边缘组装至彼此,以便沿着优选大致竖直的线部分地叠置。换言之,这些侧向边缘至少在它们的长度的一部分上重合。部分叠置(换言之,侧向边缘的相对偏移)允许产生下凹陷。侧向边缘可以连接至在另一分支上承载附接装置的端部凸片(其自身可能设置有端部凸片)。所述线(代替严格竖直的)可以相对于竖直例如以小于20°的角度倾斜。更进一步,带可以包括意在抵靠穿戴者的背部放置的背部件,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中间边缘被组装到背部件。它们可以可移除地组装到背部件;因此,所述中间边缘可相对于背部件重新定位,这允许改变治疗高度,或更好地针对按压区域。根据一可能的实施例,各分支的第一条带的中间边缘在第一接合区域中组装至彼此,并且各分支的第二条带的中间边缘在第二接合区域中组装至彼此,所述第一接合区域和第二接合区域是不同的并且优选地以可移除的方式组装到背部件。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中间边缘可以优选地沿着例如与带的竖直的中间对称轴线大致重合的线组装在背部件上。根据可以是标准构造但也可以是可修改的构造的对称构造,分支的所述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中间边缘不是叠置的而是大致相邻的。换言之,第一条带的下中间角部位于第二条带的上中间角部的正上方。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分支的第一条带的中间边缘可大致沿着相同的中间竖直线组装到背部件。类似地,第一分支的第二条带和第二分支的第二条带的中间边缘可大致沿着相同的中间竖直线组装到背部件。分支的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叠置,使得所述分支至少在分支的与背部件分离的部分上形成没有在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之间的竖直空间的连续壁。换言之,在背部件处,可以存在这样的竖直空间。附图说明现在参考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部支撑带(1),其具有竖直的中间对称轴线(2)和纵向轴线(3),所述带(1)包括设计为定位在穿戴者(60)的躯干的下部分的任一侧的两个分支(4、5),所述分支(4、5)各自具有中间端部部分(6)和侧向端部部分(7),所述中间端部部分(6)在带(1)的中间区域中彼此连结,并且所述侧向端部部分(7)设置有互补的附接装置(9、9'),以允许它们当它们在穿戴者(60)的腹部区域中放置在彼此上时组装,在带是平坦的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使得每个分支(4、5)包括:/n-第一弹性条带(10),其根据相对于所述带(1)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α向上倾斜的基本方向(A1)从所述分支(4、5)的侧向端部部分(7)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6);/n-第二弹性条带(20),其根据相对于所述带(1)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β向下倾斜的基本方向(A2)从所述分支(4、5)的侧向端部部分(7)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6);/n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20)在它们的表面的一部分上沿前-后方向(X)叠置;/n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4、5)的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20)构造并布置成使得第二条带(20)的下侧向角部(25)相对于第一条带(10)的下侧向角部(15)竖直地向上偏移,从而当所述带(1)是平坦的并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所述分支(4、5)具有通过以下部分从侧向端部部分(7)到中间端部部分(6)接续地形成的非直线的下边缘(42、52):/n-由第一条带(10)的下边缘(12)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上倾斜部分;/n-以及由第二条带(20)的下边缘(22)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下倾斜部分;/n从而所述条带(4、5)的下边缘(42、52)具有构造成位于所述穿戴者(60)的大腿(61)上方的下凹陷(45)。/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1 FR 18550531.一种腰部支撑带(1),其具有竖直的中间对称轴线(2)和纵向轴线(3),所述带(1)包括设计为定位在穿戴者(60)的躯干的下部分的任一侧的两个分支(4、5),所述分支(4、5)各自具有中间端部部分(6)和侧向端部部分(7),所述中间端部部分(6)在带(1)的中间区域中彼此连结,并且所述侧向端部部分(7)设置有互补的附接装置(9、9'),以允许它们当它们在穿戴者(60)的腹部区域中放置在彼此上时组装,在带是平坦的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使得每个分支(4、5)包括:
-第一弹性条带(10),其根据相对于所述带(1)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α向上倾斜的基本方向(A1)从所述分支(4、5)的侧向端部部分(7)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6);
-第二弹性条带(20),其根据相对于所述带(1)的纵向轴线(3)以角度β向下倾斜的基本方向(A2)从所述分支(4、5)的侧向端部部分(7)延伸到中间端部部分(6);
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20)在它们的表面的一部分上沿前-后方向(X)叠置;
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4、5)的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20)构造并布置成使得第二条带(20)的下侧向角部(25)相对于第一条带(10)的下侧向角部(15)竖直地向上偏移,从而当所述带(1)是平坦的并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所述分支(4、5)具有通过以下部分从侧向端部部分(7)到中间端部部分(6)接续地形成的非直线的下边缘(42、52):
-由第一条带(10)的下边缘(12)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上倾斜部分;
-以及由第二条带(20)的下边缘(22)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下倾斜部分;
从而所述条带(4、5)的下边缘(42、52)具有构造成位于所述穿戴者(60)的大腿(61)上方的下凹陷(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4、5)的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20)被构造并布置成使得第二条带(20)的上侧向角部(26)相对于第一条带(10)的上侧向角部(16)竖直地向上偏移,从而当所述带(1)是平坦的并且处于无应力状态时,所述分支(4、5)具有通过以下部分从侧向端部部分(7)到中间端部部分(6)接续地形成的非直线的上边缘(41、51):
-由第二条带(20)的上边缘(21)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下倾斜部分;
-以及由第一条带(10)的上边缘(11)的一部分形成的向上倾斜部分;
从而,所述分支(4、5)的上边缘(41、51)具有沿着竖直方向(Z)大致面向所述下凹陷(45)的上凹陷(4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10、20)中的每个具有大致是直线的并且彼此平行的上边缘(11、21)和下边缘(12、2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分支(4、5)的第一条带(10)和第二条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洛朗·德维莱尔纪尧姆·迪波尔
申请(专利权)人:吉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