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系统和含有紧固系统的窗帘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24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包括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以及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之间。紧固系统具有第一配置状态和第二配置状态,第一配置状态是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且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中的每一个分别接触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而第二配置状态是将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不设置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紧固系统的第一配置状态适于在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一板体,并在第二夹持基部和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二板体。紧固系统的第二配置状态则适于在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基部之间夹持窗帘的单一板体。

Fastening system and curtain with faste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固系统和含有紧固系统的窗帘
本专利技术关于具有垂直板体的窗帘,及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
技术介绍
部分习知窗帘自顶轨垂直地悬挂多个由布料组成的板体。顶轨通常设有可移动的悬挂件,而板体与悬挂件固接。悬挂件可沿顶轨滑动并旋转,以便水平地移动或旋转板体,从而控制进入屋内的光量。为了固接板体至悬挂件,板体的顶部通常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可夹持板体并与悬挂件相固接,例如:悬挂件设有的钩部可与紧固件上的孔洞卡合。然而,习知的紧固件有一些缺点,例如不能妥当夹持板体、造成板体撕裂、及/或不能提供弹性的使用。因此,目前有需要一种适用于窗帘且至少可解决上述问题的紧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和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依据一实施例,一种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包括一第一夹持基部和一第二夹持基部,以及一第一夹持板和一第二夹持板,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所述紧固系统具有第一配置状态和第二配置状态,所述第一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中的每一个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而所述第二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一配置状态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一板体,并在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二板体。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二配置状态则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夹持窗帘的单一板体。另外,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窗帘,包括一第一垂直板体、一第二垂直板体和一最外侧垂直板体,以及所述的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适用于耦接为相邻接的所述第一垂直板体和所述第二垂直板体、或连接所述最外侧垂直板体的外侧部。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一配置状态可用于耦接为相邻接的所述第一垂直板体和所述第二垂直板体,使所述第一垂直板体的顶部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垂直板体的顶部被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而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二配置状态可用于连接所述最外侧垂直板体的所述外侧部,使所述外侧部的顶部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的分解图。图2绘示紧固系统中的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一夹持板的分解图。图3和图4以不同视角绘示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一夹持板相固接时的立体图。图5绘示第一夹持基部和第一夹持板相固接时的剖视图。图6绘示紧固系统中的第二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板的分解图。图7和图8以不同视角绘示第二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板相固接时的立体图。图9绘示第二夹持基部和第二夹持板相固接时的剖视图。图10绘示紧固系统以第一、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第一、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一、第二夹持基部之间所组成的第一配置状态的侧视图。图11绘示紧固系统处于第一配置状态的前视图。图12绘示图11中沿剖面12-12的剖视图。图13绘示图11中沿剖面13-13的剖视图。图14绘示紧固系统中的第一、第二夹持基部的分解图。图15和图16以不同视角绘示紧固系统以第一、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无第一、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一、第二夹持基部之间所组成的第二配置状态的立体图。图17绘示紧固系统处于第二配置状态的前视图。图18绘示图17中沿剖面18-18的剖视图。图19绘示图17中沿剖面19-19的剖视图。图20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具有多个垂直板体的窗帘的立体图。图21绘示窗帘中利用紧固系统固接垂直板体的分解图。图22绘示紧固系统的组合方式以固接相邻接的垂直板体的放大立体图。图23绘示相邻接的垂直板体由紧固系统相固接的放大立体图。图24绘示两个相邻接的垂直板体由紧固系统相固接的剖视图。图25绘示最外侧垂直板体的外侧部与第二配置状态的紧固系统相固接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100的分解图。紧固系统100包含两个夹持基部102、104,及两个可设置于夹持基部102、104之间的夹持板106、108。夹持基部102、104和夹持板106、108的材质例如包含塑料,但其不限于此,亦可为其它合适的材质。根据一实施例,夹持基部102、104可具有类似的外型轮廓,其在夹持基部102、104相固接时得相互吻合。各夹持板106、108的面积可分别小于夹持基部102的面积和小于夹持基部104的面积。夹持板106、108设置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时大致由夹持基部102、104覆盖。在紧固系统100中,夹持板106可与夹持基部102相固接,夹持板108可与夹持基部104相固接,且夹持基部102、104可在夹持板106、108设置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的状态下或无夹持板106、108设置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的状态下相固接。图2-5为绘示紧固系统100中的夹持基部102和夹持板106的结构和组合的示意图。图6-9为绘示紧固系统100中的夹持基部104和夹持板108的结构和组合的示意图。图10-13为绘示夹持基部102、104在夹持板106、108设置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的状态下相组合的示意图。图14-19为绘示夹持基部102、104在无夹持板106、108的状态下的结构和组合的示意图。紧固系统100具有两个配置状态。根据第一配置状态,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为相固接,且两个夹持板106、108设置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其中各夹持板106、108可分别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相接触。依据一实施例,两个夹持板106、108在第一配置状态时为相邻接且不会相互重迭。夹持板106、108的厚度可大约相同,使各夹持板106、108的两个相对侧在夹持板106、108以相邻接方式设为第一配置状态时得分别与两个夹持基部102、104相接触。紧固系统100在第一配置状态时可夹持窗帘中两个相邻接的板体:第一板体可被夹持于夹持基部102和两个夹持板106、108之间,第二板体则可被夹持于夹持基部104和两个夹持板106、108之间。图10-13为显示紧固系统100的第一配置状态。根据第二配置状态,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为相固接,且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不设置两个夹持板106、108。紧固系统100在第二配置状态时可在两个夹持基部102、104之间夹持窗帘中的单一板体。图14-19为显示紧固系统100的第二配置状态。参阅图1-3,夹持基部102中面向夹持基部104的内侧表面102A可具有两个相邻接的基部区1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包括:/n一第一夹持基部和一第二夹持基部;以及/n一第一夹持板和一第二夹持板,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n其中,所述紧固系统具有第一配置状态和第二配置状态,所述第一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中的每一个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而所述第二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n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一配置状态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一板体,并在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二板体,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二配置状态则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夹持窗帘的单一板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8 US 62/682,2681.一种适用于窗帘的紧固系统,包括:
一第一夹持基部和一第二夹持基部;以及
一第一夹持板和一第二夹持板,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
其中,所述紧固系统具有第一配置状态和第二配置状态,所述第一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中的每一个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而所述第二配置状态是将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且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
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一配置状态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一板体,并在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窗帘的第二板体,所述紧固系统的所述第二配置状态则适于在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夹持窗帘的单一板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第一夹持基部可独立于所述第二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而所述第二夹持板和所第二夹持基部可独立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一闩锁件,且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二闩锁件,所述第一闩锁件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卡掣以便将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固接,所述第二闩锁件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相卡掣以便将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闩锁件还可以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未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卡掣,以便将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夹持基部还具有一第三闩锁件,所述第三闩锁件可以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卡掣,以便将所述第一夹持基部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一闩锁件,且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二闩锁件和一第三闩锁件,所述第二闩锁件和所述第三闩锁件以不同长度突出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所述第一闩锁件在所述第一配置状态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卡掣并在所述第二配置状态与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卡掣,所述第二闩锁件在所述第一配置状态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相卡掣并在所述第二配置状态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卡掣,而所述第三闩锁件在所述第一配置状态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相卡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闩锁件、所述第二闩锁件和所述第三闩锁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包含弹性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夹持基部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一基部区和一第二基部区,且所述第二夹持基部具有一第三基部区和一第四基部区,所述紧固系统处于所述第一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基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基部相固接,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部区和所述第三基部区之间,且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部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乾峰
申请(专利权)人: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