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22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混料室、分离室及处理室,所述混料室顶端设有入料管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混料室内部,所述搅拌轴两侧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混料室一侧设有输送管,所述混料室、分离室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分离室内设有烘干机及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分离室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簧扭力转轴,所述弹簧扭力转轴设有过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混料室、分离室、处理室的设计,使得茶叶清洗生产时,可以经过清洗及与废水分离的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产生的废水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和收集。

A cleaning device for tea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是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在现有技术中,茶叶生产往往需要对茶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传统的清洗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茶叶进行手洗,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混料室、分离室及处理室,所述混料室顶端设有入料管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混料室内部,所述搅拌轴两侧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混料室一侧设有输送管,所述混料室、分离室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分离室内设有烘干机及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分离室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簧扭力转轴,所述弹簧扭力转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端设有振动电机,所述分离室一侧设有水管,所述分离室、处理室之间通过所述水管连接,所述处理室顶端设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输出端设有小搅拌轴,所述小搅拌轴位于所述处理室内,所述小搅拌轴底端固定设有搅拌板。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混料室顶端还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混料室内部连接。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混料室顶端内壁还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倾斜方向靠近所述入料管与所述混料室的连接处,所述导料板倾斜角度为度。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混料室内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搅拌轴配合使用的轴承,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烘干机还设有两个烘干口。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分离室底端设有可拆卸的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分离室螺纹连接,所述底盖还设有把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处理室一侧还设有排水阀,所述处理室顶端设有加药口。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输送管设有控制阀一,所述水管设有送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清洗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茶叶进行手洗,十分不便的缺点;采用混料室、分离室、处理室的设计,使得茶叶清洗生产时,可以经过清洗及与废水分离的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产生的废水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和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网下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混料室1、分离室11及处理室21,混料室1顶端设有入料管2及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输出端设有搅拌轴6,搅拌轴6位于混料室1内部,搅拌轴6两侧设有搅拌扇叶7,混料室1一侧设有输送管10,混料室1、分离室11之间通过输送管10连接,分离室11内设有烘干机12及液压缸13,液压缸13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板15,分离室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簧扭力转轴26,弹簧扭力转轴26设有过滤网27,过滤网27底端设有振动电机28,分离室11一侧设有水管18,分离室11、处理室21之间通过水管18连接,处理室21顶端设有小电机20,小电机20输出端设有小搅拌轴22,小搅拌轴22位于处理室21内,小搅拌轴22底端固定设有搅拌板23。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混料室1顶端还设有水箱4,水箱4通过输水管与混料室1内部连接。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混料室1顶端内壁还设有导料板5,导料板5倾斜方向靠近入料管2与混料室1的连接处,导料板5倾斜角度为45度。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混料室1内还设有底板8,底板8设有与搅拌轴6配合使用的轴承,搅拌轴6与轴承过盈配合。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烘干机12还设有两个烘干口1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离室11底端设有可拆卸的底盖16,底盖16与分离室11螺纹连接,底盖16还设有把手17。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处理室21一侧还设有排水阀24,处理室21顶端设有加药口25。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送管10设有控制阀一9,水管18设有送水泵19。在本实施例中,所用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茶叶原料从入料管2进入混料室1内部,由于导料板5的存在,茶叶可以有序的从导料板5一侧落入,水箱4内的水源进行混料室1,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轴6及搅拌扇叶7对茶叶进行搅拌清洗,然后通过输送管18进入分离室11内,由于过滤网的27的存在,废水落入过滤网27下方,然后通过送水泵19排入处理室21内,茶叶截留在过滤网27上,烘干机12对茶叶进行烘干,液压缸13带动输出端的顶杆下压,压板15将两个过滤网15压出一个开口,茶叶从开口处落入下方,同时振动电机28振动过滤网27,使得茶叶下落更快,更干净,烘干后的茶叶可以打开底盖16进行收集。最后,通过加药口25加入絮凝剂,小电机20带动小搅拌轴22及搅拌板23,使得絮凝剂和废水充分结合,最后形成沉淀,然后通过排水阀24排出即可。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一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混料室(1)、分离室(11)及处理室(2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室(1)顶端设有入料管(2)及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输出端设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位于所述混料室(1)内部,所述搅拌轴(6)两侧设有搅拌扇叶(7),所述混料室(1)一侧设有输送管(10),所述混料室(1)、分离室(11)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管(10)连接,所述分离室(11)内设有烘干机(12)及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板(15),所述分离室(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簧扭力转轴(26),所述弹簧扭力转轴(26)设有过滤网(27),所述过滤网(27)底端设有振动电机(28),所述分离室(11)一侧设有水管(18),所述分离室(11)、处理室(21)之间通过所述水管(18)连接,所述处理室(21)顶端设有小电机(20),所述小电机(20)输出端设有小搅拌轴(22),所述小搅拌轴(22)位于所述处理室(21)内,所述小搅拌轴(22)底端固定设有搅拌板(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混料室(1)、分离室(11)及处理室(2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室(1)顶端设有入料管(2)及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输出端设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位于所述混料室(1)内部,所述搅拌轴(6)两侧设有搅拌扇叶(7),所述混料室(1)一侧设有输送管(10),所述混料室(1)、分离室(11)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管(10)连接,所述分离室(11)内设有烘干机(12)及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板(15),所述分离室(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簧扭力转轴(26),所述弹簧扭力转轴(26)设有过滤网(27),所述过滤网(27)底端设有振动电机(28),所述分离室(11)一侧设有水管(18),所述分离室(11)、处理室(21)之间通过所述水管(18)连接,所述处理室(21)顶端设有小电机(20),所述小电机(20)输出端设有小搅拌轴(22),所述小搅拌轴(22)位于所述处理室(21)内,所述小搅拌轴(22)底端固定设有搅拌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室(1)顶端还设有水箱(4),所述水箱(4)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混料室(1)内部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润盛潭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