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补水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84207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层补水方法和应用,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浅层补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待补水地区过去3~5年降雨情况判断待补水地区的旱季和雨季;b、作物采用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为3400~4200株/亩,同一行的作物株距为30~40cm;c、在旱季对所述作物的浅层土壤进行补水,雨季不补水,所述浅层土壤为地表以下60cm内的土壤。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层补水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浅层补水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跨越多个温度带,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其中,广东南部、台湾南部、海南等地区属于热带地区。我国热带地区存在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的降雨量大,约占整年降雨量的70%,地表以下大于60cm的深层土壤能够储存足够的水资源,含水量接近于饱和且基本恒定。但是,热带降雨时间过于集中,每年大概4个台风,累计持续时间12天左右,降雨量累计达1000mm以上,大部分雨水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损失,雨水的利用效率低。热带地区的旱季延续时间长,地表以下60cm内的浅层土壤含水量少。浅根作物根系较短,难以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目前一般采用灌溉方式为浅层土壤补水,但是现有的灌溉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201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利用系数0.70-0.80。因此,开发针对热带地区的浅根作物的节水灌溉方式,挖掘热区生产潜力,增加单位产出,能有效缓解我国热区人口多、耕地少矛盾,对国民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根据待补水地区过去3~5年的降雨情况判断待补水地区的旱季和雨季,所述旱季为平均降雨量低于50mm的月份,所述平均雨季为高于66mm的月份;/nb、作物采用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为3400~4200株/亩,同一宽行和/或同一窄行的相邻作物株距为30~40cm;/nc、在旱季对所述作物的浅层土壤进行补水,雨季不补水,所述浅层土壤为地表以下60cm内的土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待补水地区过去3~5年的降雨情况判断待补水地区的旱季和雨季,所述旱季为平均降雨量低于50mm的月份,所述平均雨季为高于66mm的月份;
b、作物采用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为3400~4200株/亩,同一宽行和/或同一窄行的相邻作物株距为30~40cm;
c、在旱季对所述作物的浅层土壤进行补水,雨季不补水,所述浅层土壤为地表以下60cm内的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当待补水地区处于热带地区时,雨季为5月~10月,旱季为11月~次年4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宽窄行种植为:宽行的距离为48~52cm,窄行的距离为38~42cm;所述作物为浅根作物,所述浅根作物85%以上的根系分布在地表以下40cm内的土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补水的频率为6~8天/次,遇到雨天,雨后顺延3天再补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层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琦徐明岗刘亚男马海洋刘思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