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及进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20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及进杆方法,其中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包括固装有拨轮的转轴、沿转轴轴向布置的至少两连接支架,以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各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棚杆穿过的储杆箱,储杆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杆槽,所述出杆槽的出口两侧分别固接有与所述拨轮同轴的弧形挡板,拨轮的外圈开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且与棚杆直径适配的拨杆槽,弧形挡板与拨杆槽之间形成供棚杆通过的棚杆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储杆箱底部开设的出杆槽使棚杆依次落下,并通过拨轮转动,使棚杆在拨杆槽的作用下沿棚杆通道移动,保证了每次进杆距离一致,装置进杆稳定,拨杆槽与棚杆外径相适配,保证棚杆与拨杆槽紧密结合,保证进杆的不重不漏。

A kind of automatic pole ente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arch she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及进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智能装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及进杆方法。
技术介绍
小拱棚在解决我过北方地区蔬菜水果供应,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拱棚搭建主要以人工为主,需要用米尺量具量出固定距离后进行两侧打孔,然后将弯好的竹坯插孔掩埋,这样不仅种植误差大,使整体抗风效果变差,而且浪费大量劳动力,劳动效率低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拱棚机进杆过程人需人工操作,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较低,且尚有不成熟的拱棚机,其进杆装置的进杆步骤繁琐,进杆不稳定,进杆过程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国内拱棚机进杆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进杆不稳定问题,提供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及进杆方法,实现了拱棚机自动进杆高效稳定,不重不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包括固装有拨轮的转轴、沿转轴轴向布置的至少两连接支架,以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各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棚杆穿过的储杆箱,储杆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杆槽,所述出杆槽的出口两侧分别固接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装有拨轮(4)的转轴(7)、沿转轴(7)轴向布置的至少两连接支架(8),以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各连接支架(8)上设有供棚杆(9)穿过的储杆箱(5),储杆箱(5)的底部开设有出杆槽,所述出杆槽的出口两侧分别固接有与所述拨轮同轴的弧形挡板(10),拨轮的外圈开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且与棚杆直径适配的拨杆槽(6),弧形挡板(10)与拨杆槽(6)之间形成供棚杆通过的棚杆通道,在其中一侧的弧形挡板下方固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进杆支架(1),所述进杆支架(1)与其上方的弧形挡板(10)之间的距离大于棚杆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装有拨轮(4)的转轴(7)、沿转轴(7)轴向布置的至少两连接支架(8),以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各连接支架(8)上设有供棚杆(9)穿过的储杆箱(5),储杆箱(5)的底部开设有出杆槽,所述出杆槽的出口两侧分别固接有与所述拨轮同轴的弧形挡板(10),拨轮的外圈开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且与棚杆直径适配的拨杆槽(6),弧形挡板(10)与拨杆槽(6)之间形成供棚杆通过的棚杆通道,在其中一侧的弧形挡板下方固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进杆支架(1),所述进杆支架(1)与其上方的弧形挡板(10)之间的距离大于棚杆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杆支架(1)上固接有位于拨杆槽移动轨迹上的棚杆挡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棚机自动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拨轮的拨杆槽同轴设置。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朱衍俊刘立鹏秦洪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