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20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繁殖育苗领域,具体涉及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床、薄膜拱棚、遮阳拱棚、喷水管、喷头和电子自控育苗仪,在育苗装置内的育苗床上进行育苗,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育苗床整理—育苗床施肥—杀虫消毒—开辟育苗插穴—裁剪育苗枝条—枝条的处理—枝条种植插入—启动电子自控育苗仪—启用大棚供暖设备,育苗方法出芽率高,通过控制大棚内的光照供应量和温度等,使得金银花可以再春天、夏天和秋天育苗,相对于原有的利用生态地自然扦插育苗来说,育苗周期时间长,繁殖期短,通过对育苗环境的自动化控制,育苗成活率高,并且培育出来的树形金银花可在平缓土地上大面积种植,避免了占用生态山地,方便采摘和集中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繁殖育苗领域,具体涉及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金银花,正名为忍冬。“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金银花栽培技术主要分为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整形修剪—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步骤,其中金银花育苗是成长的关键步骤,育苗的存活率决定了金银花的收成,一般金银花的育苗分为四种方式:(1)扦插繁殖,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扦插,南方以雨季最好。选择1~2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或夏季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剪成长15~20厘米,将下端靠近节间处剪成平滑的斜面,立即插入土中,或用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处理插穗基部10秒钟。扦插后浇透水,20天左右生根。第2年移栽就可开花。还可将冬季修剪下来的枝条放在窖里用湿沙埋上,春季扦插。(2)分株繁殖,在金银花休眠期挖取母株,将根系及地上茎适当修剪后,进行分株栽培,在每个穴里栽1~2株,第2年开花。(3)压条繁殖,将靠近地面的1年生枝条刻伤,埋入土中10厘米左右,如果枝条较长可弯曲埋入土中,第2年春季挖出栽培。(4)播种育苗,浆果变黑时种子成熟,采收后在清水中揉搓,取出沉入底层的饱满种子。随采随播,或晾干贮藏第2年春季播种。春播前40天左右,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3~5倍的湿沙层积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露白时,按行距20厘米,幅宽10厘米条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5~2克。盖草保温保湿,10天左右出苗。上述方式培育出来的金银花根茎均为枝条状,多生长于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此种金银花品种生长环境多长于野外,需大量采集野生地的资源,影响生态环境,组培方法工序繁杂,无论是扦插繁殖还是播种育苗速度慢,育苗周期时间长,而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的劳动力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操作简单,结合自动化设备更快速的繁殖育苗,繁殖期短,金银花育苗成活率高,并且培育出来的树形金银花可在规划土地上大面积种植,避免了占用野生地盘,既方便采摘,又方便集中管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床、薄膜拱棚、遮阳拱棚、喷水管、喷头和电子自控育苗仪,所述薄膜拱棚搭建在育苗床上方,薄膜拱棚上覆盖有塑料透明薄膜,沿长度方向薄膜拱棚的两外侧设有滑轨,遮阳拱棚的下端设有嵌在滑轨内滑动的滑块,在遮阳拱棚上覆盖有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在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喷水管固定在薄膜拱棚的两内侧壁上,所述喷头等间隔距离安装在喷水管上,所述电子自控育苗仪安装在喷水管进水端处的喷头开关上,且电子自控育苗仪置于薄膜拱棚内。采用此设计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大棚内育苗,金银花育苗出芽率高,薄膜拱棚和遮阳拱棚的配合设计,能够控制大棚内的光照供应量,使得金银花不仅可以在二三月份春天育苗,还可以在六-九月份夏秋育苗,相对于原有的利用生态地自然扦插育苗来说,育苗周期时间长,繁殖期短,通过对育苗环境的自动化控制,金银花育苗成活率高,并且培育出来的树形金银花可在规划土地上大面积种植,避免了占用野生地盘,既方便采摘,又方便集中管理。进一步限定,薄膜拱棚内的育苗床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在薄膜拱棚的上顶面还悬挂有喷水管和喷头,保证育苗床上的所有插条都能收到喷雾灌溉,保证水分充足,防止局部育苗床的干旱影响成活率,另外喷头和喷水管还可以喷射杀菌防虫液喷雾,防止新芽病变。进一步限定,所述育苗床的宽度为1-1.5m宽的日照充足水源方便的砂质或半砂质土地。进一步限定,所述喷头为雾化式微喷头,雾化式微喷头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m-2.0m。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放置在薄膜拱棚内的大棚供暖设备和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的接线端口连接着大棚供暖设备的电源端口。树形金银花育苗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育苗床整理:将育苗床上的砂质或半砂质土地翻两次后平整均匀,每个育苗床的宽度为1m-1.5m;(二)育苗床施肥:施入氮肥750~1125kg/hm2、磷肥750kg/hm2、钾肥225~300kg/hm2,或者是堆肥45~60t/hm2、腐熟饼肥3000kg/hm2、氮肥450~750kg/hm2,施肥后翻整土地并静置至少7天时间;(二)、杀虫消毒:在育苗床上每平方米撒1.5克50%的多菌灵可湿行粉剂,并翻地,翻地后喷洒1:1.5:200比例的波尔多液;(三)、开辟育苗插穴:挖直径25-30cm的插穴,插穴深度为16-18cm;(四)、裁剪育苗枝条:就近剪取木本树形金银花母本上的当年生枝条,插条裁剪成30-35cm长,摘去下部的叶子,插条上留1-2对叶片;(五)、插条的处理:用JH-1复合生根剂1克,多菌灵25克,对水20公斤,置于塑料盆中。将枝条节浸泡在上述溶液中,10分钟后轻轻捞起备用;(六)、插条种植插入:每个插穴内插入4-6个插条,分散开倾斜着插入插穴内,地面上露出5-10cm,插入后填土压实,一个插穴内的插条呈分散状,每平方米可插入1500株以上,以相邻插穴内的插条叶片紧挨又不相互重叠为宜;(7)、启动电子自控育苗仪,薄膜拱棚内进入自动间隔喷雾状态;(8)、启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大棚供暖设备进入自动开关供暖状态。进一步限定,当育苗出来的新枝条达到5张叶片及以上时,即可移栽,或者作为母本取材扩繁继续作为育苗插条使用。进一步限定,插条在裁剪时插条的上切口为垂直平面切口,切面光滑;插条的下切口为斜面切口,切面粗糙。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子自控育苗仪为数显光控全自动育苗控制仪,根据薄膜拱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进行控制或报警。本专利技术的培育时选用高品质的良种金银花通过高温高湿块快速繁殖出不携带病毒的抗病力强种苗,利用斜插条和一穴多枝条的直接扦插方式,孕育出树形金银花育苗,使得树形金银花的花期长,能达到4-5茬的收花期,而不是花开一次后藤就得铲去另种,花蕾开放时间长,产量高,并且也不必在山林中栽种,可以在可利用土地上大面积栽种,形成量产方式,方便田间管理和花蕾采摘。附图说明图1为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床1、薄膜拱棚2、遮阳拱棚3、喷水管4、喷头5和电子自控育苗仪6,所述薄膜拱棚2搭建在育苗床1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床、薄膜拱棚、遮阳拱棚、喷水管、喷头和电子自控育苗仪,所述薄膜拱棚搭建在育苗床上方,薄膜拱棚上覆盖有塑料透明薄膜,沿长度方向薄膜拱棚的两外侧设有滑轨,遮阳拱棚的下端设有嵌在滑轨内滑动的滑块,在遮阳拱棚上覆盖有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在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喷水管固定在薄膜拱棚的两内侧壁或顶壁上,所述喷头等间隔距离安装在喷水管上,所述电子自控育苗仪安装在喷水管进水端处的喷头开关上,且电子自控育苗仪置于薄膜拱棚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床、薄膜拱棚、遮阳拱棚、喷水管、喷头和电子自控育苗仪,所述薄膜拱棚搭建在育苗床上方,薄膜拱棚上覆盖有塑料透明薄膜,沿长度方向薄膜拱棚的两外侧设有滑轨,遮阳拱棚的下端设有嵌在滑轨内滑动的滑块,在遮阳拱棚上覆盖有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在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喷水管固定在薄膜拱棚的两内侧壁或顶壁上,所述喷头等间隔距离安装在喷水管上,所述电子自控育苗仪安装在喷水管进水端处的喷头开关上,且电子自控育苗仪置于薄膜拱棚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拱棚内的育苗床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在薄膜拱棚的上顶面还悬挂有喷水管和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床的宽度为1-1.5m宽的日照充足水源方便的砂质或半砂质土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雾化式微喷头,雾化式微喷头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m-2.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金银花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薄膜拱棚内的大棚供暖设备和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温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的接线端口连接着大棚供暖设备的电源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树形金银花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一)、育苗床整理:将育苗床上的砂质或半砂质土地翻两次后平整均匀,每个育苗床的宽度为1m-1.5m;
(二)育苗床施肥:施入氮肥750~1125kg/hm2、磷肥750kg/hm2、钾肥225~300kg/hm2,或者是堆肥4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昌隆
申请(专利权)人:岳池县朝门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