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冷链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14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实时冷链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监控技术领域,实时冷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和固定环,固定环位于监控设备外侧中下方;监控设备外壁中上方开设有一圈圆槽,且圆槽内卡入有温度检测传感器,监控设备前面中间设有嵌入其内部的电池盒,且监控设备顶部固定有顶盘,顶盘上表面中间嵌入有通过电线与监控设备电性连接的摄像头,且顶盘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每个圆孔内均卡入有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电性连接的LED灯珠;固定环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使用者安装和拆除监控设备/在监控的同时对温度进行检测。

Real time cold chain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时冷链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链监控
,尤其是涉及实时冷链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冷链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在经过收购、加工、灭活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冷链车在运输过程中,车内的温度和食品的状态需要通过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而如今的监控设备安装在冷链车内,并且由于车内为封闭式的,监控画面的光线比较幽暗,影响监控效果,常规的监控设备在监控的同时难以对运输车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再是,监控设备安装在运输车内时,不仅安装麻烦,并且以后的拆装过程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监控设备不好安装和难以同时检测运输车内的温度高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实时冷链监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时冷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监控设备外侧中下方;所述监控设备外壁中上方开设有一圈圆槽,且所述圆槽内卡入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监控设备前面中间设有嵌入其内部的电池盒,且所述监控设备顶部固定有顶盘,所述顶盘上表面中间嵌入有通过电线与监控设备电性连接的摄像头,且所述顶盘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每个所述圆孔内均卡入有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电性连接的LED灯珠;所述固定环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环左右两侧上方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表面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插孔内均插入有立轴,所述立轴末端插接有吸盘,且所述吸盘末端平行于固定环底部下方,所述固定环前面中部内侧固定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设备底部固定有底盘,且所述底盘直径大于监控设备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底部通过粘结剂粘接有粘结片。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表面盖入有将其覆盖的防尘盖。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直径为4.5cm。且所述监控设备直径为4.2cm,所述固定环通过通孔套入于监控设备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设备通过在电池盒内装入电池接通电源并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并且通过LED灯珠能够起到补光的作用,即使在车内光线幽暗的环境下,摄像头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也足够清晰,这样方便使用者观看监控画面,利用温度检测传感器能够对冷链车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有效避免温度升高而导致冷链运输车内食品变质的现象发生,并且能够实现在监控冷链车内画面的同时还能够对温度实现实时监测;通过固定环前面内部的弹簧,能够增加固定环的弹性拉伸空间,方便使用者在套入固定环时进行大小拉伸,利用吸盘的吸附能力,直接将吸盘底面吸附在冷链车车厢的内壁,再将粘结片的底面粘附在冷链车车厢的内壁,这样能够起到加固的作用,不仅无需在冷链车车厢内打洞安装,并且还方便使用者拆卸和安装,操作简单又快捷。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监控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监控设备;101-圆槽;102-底盘;103-粘结片;104-电池盒;105-温度检测传感器;106-顶盘;107-圆孔;108-LED灯珠;109-摄像头;110-防尘盖;2-固定环;201-通孔;202-侧板;203-插孔;204-立轴;205-吸盘;20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时冷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和固定环2,固定环2位于监控设备1外侧中下方,通过固定环2方便使用者将监控设备1安装在冷链运输车内;本技术实施例中监控设备1外壁中上方开设有一圈圆槽101,且圆槽101内卡入有温度检测传感器105,监控设备1前面中间设有嵌入其内部的电池盒104,且监控设备1顶部固定有顶盘106,顶盘106上表面中间嵌入有通过电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摄像头109,且顶盘106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07,每个圆孔107内均卡入有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LED灯珠108,监控设备1通过在电池盒104内装入电池接通电源并运行,使用者在电池盒104内装入电池,便可以将整个监控设备1开启,并且与其电性连接的摄像头109和LED灯珠108也将开始运行工作,通过摄像头109方便使用者对冷链车内的画面进行实时拍摄监控,并且通过LED灯珠108能够起到补光的作用,即使在车内光线幽暗的环境下,摄像头109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也足够清晰,这样方便使用者观看监控画面,接着,使用者将温度检测传感器105通过电线接通外部电源,在熟知领域中,根据金属膨胀原理设计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05,金属在环境温度变化后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延伸,因此温度检测传感器105可以以不同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信号转换,所以利用温度检测传感器105能够对冷链车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有效避免温度升高而导致冷链运输车内食品变质的现象发生,并且能够实现在监控冷链车内画面的同时还能够对温度实现实时监测;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环2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201,且固定环2左右两侧上方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板202,两个侧板202表面均开设有插孔203,两个插孔203内均插入有立轴204,立轴204末端插接有吸盘205,且吸盘205末端平行于固定环2底部下方,固定环2前面中部内侧固定有弹簧206,监控设备1底部固定有底盘102,且底盘102直径大于监控设备1直径,底盘102底部通过粘结剂粘接有粘结片103,通孔201直径为4.5cm。且监控设备1直径为4.2cm,固定环2通过通孔201套入于监控设备1外侧,使用者将固定环2通过通孔201穿过监控设备1的外侧并套入在监控设备1的外侧下方,通过固定环2前面内部的弹簧206,能够增加固定环2的弹性拉伸空间,方便使用者在套入固定环2时进行大小拉伸,然后再通过两个侧板202中立轴204末端的吸盘205,利用吸盘205的吸附能力,使用者可以直接将吸盘205底面吸附在冷链车车厢的内壁,通过监控设备1底部底盘102的粘结片103,再将粘结片103的底面粘附在冷链车车厢的内壁,这样能够起到加固的作用,这样不仅无需在冷链车车厢内打洞,并且还方便使用者拆卸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实时冷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和固定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位于监控设备(1)外侧中下方;/n所述监控设备(1)外壁中上方开设有一圈圆槽(101),且所述圆槽(101)内卡入有温度检测传感器(105),所述监控设备(1)前面中间设有嵌入其内部的电池盒(104),且所述监控设备(1)顶部固定有顶盘(106),所述顶盘(106)上表面中间嵌入有通过电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摄像头(109),且所述顶盘(106)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07),每个所述圆孔(107)内均卡入有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LED灯珠(108);/n所述固定环(2)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201),且所述固定环(2)左右两侧上方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板(202),两个所述侧板(202)表面均开设有插孔(203),两个所述插孔(203)内均插入有立轴(204),所述立轴(204)末端插接有吸盘(205),且所述吸盘(205)末端平行于固定环(2)底部下方,所述固定环(2)前面中部内侧固定有弹簧(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时冷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和固定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位于监控设备(1)外侧中下方;
所述监控设备(1)外壁中上方开设有一圈圆槽(101),且所述圆槽(101)内卡入有温度检测传感器(105),所述监控设备(1)前面中间设有嵌入其内部的电池盒(104),且所述监控设备(1)顶部固定有顶盘(106),所述顶盘(106)上表面中间嵌入有通过电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摄像头(109),且所述顶盘(106)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07),每个所述圆孔(107)内均卡入有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1)电性连接的LED灯珠(108);
所述固定环(2)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201),且所述固定环(2)左右两侧上方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板(202),两个所述侧板(202)表面均开设有插孔(203),两个所述插孔(203)内均插入有立轴(204),所述立轴(204)末端插接有吸盘(205),且所述吸盘(205)末端平行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爽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瑞达货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