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14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包括壳体、活动夹件以及回位机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件,回位机构和活动夹件均设置于壳体内,活动夹件的一端突伸出壳体并与固定夹件正对,回位机构用于驱使活动夹件往靠近固定夹件的方向移动;回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和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均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两个定位件间隔设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定位件,活动夹件连接于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件来对活动夹件进行限位,也就是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来始终把活动夹件往固定夹件的方向拉动,从而使得无论是何种型号的手机均可以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固定。

A remote control structure with storag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
,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手机除了通讯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下载APP来实现作为游戏机或者飞行器遥控器的来使用。然而如今人们对于使用体验和手感的追求是很高的,虽然手机能够实现上述的游戏机和飞行器遥控器功能,但是由于形状的原因而让使用者无法通过手机来实现传统的遥控器的效果,这无疑会降低了使用的体验。针对这一现象,市面上出现了遥控器结构,通过把手机固定在遥控器状的外壳上来提升手感,但是目前的这类遥控器具有以下不足:其固定手机的机构是有级变化的,无法完全适应现在市面上形状各异的手机,这无疑会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手机的固定不稳定,导致手机有脱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具有无级固定的功能,能够对任何形状的手机均进行固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包括壳体、活动夹件以及回位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件,所述回位机构和所述活动夹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夹件的一端突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固定夹件正对,所述回位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活动夹件往靠近所述固定夹件的方向移动;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和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两个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定位件,所述活动夹件连接于所述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电子设备打滑的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夹件包括控制部、连接部和夹持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夹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固定夹件正对。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橡皮筋。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夹件和两个定位件均设置于所述上壳。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壳靠近所述下壳的一端面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形状与所述活动夹件的形状相适应。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条凸筋。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握部,所述手握部用于与人手掌的鱼际位置抵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弹性件来对活动夹件进行限位,也就是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来始终把活动夹件往固定夹件的方向拉动,从而使得无论是何种型号的手机均可以由本技术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壳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壳的另一视角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活动夹件,4—固定夹件,11—上壳,12—下壳,21—控制部,22—连接部,23—夹持部,31—弹性件,32—定位件,111—防滑垫,112—导槽,113—凸筋,114—散热槽,121—手握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包括壳体1、活动夹件2以及回位机构,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件4,所述回位机构和所述活动夹件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活动夹件2的一端突伸出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固定夹件4正对,所述回位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活动夹件2往靠近所述固定夹件4的方向移动;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性件31和两个定位件32,两个定位件3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两个定位件32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定位件32,所述活动夹件2连接于所述弹性件31;优选的,该弹性件31为橡皮筋。当需要采用本技术固定手机时,只需要先用手机的一侧推动活动夹件2而使得活动夹件2向着远离固定夹件4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31因被拉动而处于形变状态;然后当固定夹件4与活动夹件2之间空间能够放入手机时,让手机的另一侧与固定夹件4的侧壁抵触,再松开手机,活动夹件2因失去手机带来的推力而恢复形变,从而拉动活动夹件2往着靠近固定夹件4的方向移动,直至手机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夹件4和活动夹件2抵触而实现夹持的效果。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了弹性件31来控制活动夹件2回位,即能够实现无级移动而适用于任何规格手机的夹持,又避免了因手机大小不适而导致活动夹件2夹持手机过紧。由于目前大多手机的外壳都是金属制成的,外壳具有光滑的特性,因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电子设备打滑的防滑垫111,进一步提升手机等电子设备被夹持后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夹件2包括控制部21、连接部22和夹持部23,所述控制部21和所述夹持部23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控制部21位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弹性件31连接,所述夹持部23位于所述壳体1外并与所述固定夹件4正对。即控制部21卡在弹性件31上,连接部22负责连接控制部21和夹持部23,而夹持部23则是与固定夹件4配合实现手机的夹持。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上壳11与所述下壳1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夹件4和两个定位件32均设置于所述上壳1。通过把上壳11和下壳12设置成可拆卸,从而让本技术具有便于拆卸进行维护的效果。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上壳11靠近所述下壳12的一端面设置有导槽112,所述导槽112的形状与所述活动夹件2的形状相适应,具体为该导槽112的形状与连接部22的形状相适应,保证了活动夹件2的移动方向仅仅有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夹件4的直线方向移动,保证了夹持效果。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上壳11远离所述下壳12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条凸筋113,相邻的凸筋113之间设置有散热槽114,保证了手机因持续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不会提升得太高。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下壳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握部121,所述手握部121用于与人手掌的鱼际位置抵触,能够保证使用者握住本技术的稳定性,并提升了使用手感和体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活动夹件以及回位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件,所述回位机构和所述活动夹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夹件的一端突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固定夹件正对,所述回位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活动夹件往靠近所述固定夹件的方向移动;/n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和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两个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定位件,所述活动夹件连接于所述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活动夹件以及回位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件,所述回位机构和所述活动夹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夹件的一端突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固定夹件正对,所述回位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活动夹件往靠近所述固定夹件的方向移动;
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和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两个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定位件,所述活动夹件连接于所述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电子设备打滑的防滑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纳功能的遥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件包括控制部、连接部和夹持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夹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司马航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