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和可收纳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04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5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簧片和可收纳插头。簧片应用于可收纳插头,所述可收纳插头包括转动引脚,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簧片配合;所述簧片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簧片;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进行接触,以导通所述可收纳插头的内部电路,使所述可收纳插头切换至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上预设平面的折弯轴线折弯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不等于90°,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转动引脚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折弯轴线垂直。

Reed and stowabl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簧片和可收纳插头
本公开涉及电源适配器
,尤其涉及一种簧片和可收纳插头。
技术介绍
当前,在电源适配器领域,为了便于收纳和携带,在相关技术中设计了可针对插接引脚进行收纳的插头。具体该插头主体上可以设置一容纳空间,通过该容纳空间可以实现对插接引脚的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簧片和可收纳插头,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簧片,应用于可收纳插头,所述可收纳插头包括转动引脚,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簧片配合;所述簧片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簧片;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进行接触,以导通所述可收纳插头的内部电路,使所述可收纳插头切换至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上预设平面的折弯轴线折弯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不等于90°,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转动引脚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折弯轴线垂直。可选的,所述接触部包括接触区,所述接触区包括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触点,所述触点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接触。可选的,所述触点包括条状触点和点状触点中至少之一。可选的,所述接触部还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接触区,且所述接触区与所述连接区不平行,且所述转动引脚自所述接触区上远离所述连接区的一侧向靠近所述连接区的一侧运动、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进行接触时,所述转动引脚为斜向上运动。可选的,所述接触区与所述连接区相对于同一基准面分别成一夹角,且夹角之差的范围为3°-10°。可选的,所述接触部还包括:让位区,所述让位区与所述接触区连接,并朝向远离触点的方向凸出形成一让位空间,以在所述转动引脚自所述让位区向所述接触区运动时进行避让。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接触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包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均用于定位所述簧片,所述预设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至少之一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椭圆形定位孔,所述转动引脚自所述第二定位部朝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方向进行转动。可选的,所述预设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且所述圆形定位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预设平面,所述椭圆形定位孔所处平面与所述预设平面平行;其中,所述椭圆形定位孔的长轴和短轴与所述折弯轴线均不平行。可选的,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85°-8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收纳插头,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簧片;基座和转动引脚,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在所述可收纳插头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簧片分离,在所述可收纳插头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引脚转动与所述簧片接触,以导通所述可收纳插头的内部电路。可选的,所述转动引脚包括转轴和金属触片,所述金属触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金属触片包括非圆孔,所述转轴与所述金属触片注塑成型,且所述转轴的轴线过所述非圆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接触部相对于定位部折弯一个非90°的折弯角度,使得转动引脚在沿簧片滑动至与接触部接触的过程中,接触部呈现为与转动平面处于非垂直状态的斜面,能够减小接触部与转动引脚之间的滑动阻力,提高顺滑度,提升手感,用户体验佳。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簧片1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收纳插头的一种状态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收纳插头的另一种状态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簧片与转动引脚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簧片的前视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动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转动引脚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簧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簧片100的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的簧片100可以被应用至如图3、图4所示的可收纳插头200中。其中,该可收纳插头200可以包括基座201、转动引脚202和簧片100,且该簧片100可以与转动引脚202进行配合,且转动引脚202与基座201之间转动连接,从而转动引脚202相对于基座201转动至如图3所示状态,即此时可收纳插头200处于收纳状态,该转动引脚202与簧片100分离,当转动引脚202相对于基座201转动至如图4所示状态,即此时可收纳插头200处于工作状态,该转动引脚202与簧片100接触,导通可收纳插头200的内部电路,使得转动引脚202与外部电源插座插接时,可以通过该可收纳插头200进行电源传输。其中,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仅以两相可收纳插头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可收纳插头200固然还可以包括三相插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簧片100可以包括定位部1和接触部2,该定位部1可以用于定位簧片100的位置,具体该定位部1可以与基座20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簧片100相对于基座201进行固定。接触部2可以用于与转动引脚202进行接触,实现可收纳插头200内部电路的导通,使得该可收纳插头200切换至工作状态。更具体的,如图1-5所示,接触部2相对于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簧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收纳插头,所述可收纳插头包括转动引脚,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簧片配合;所述簧片包括:/n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簧片;/n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进行接触,以导通所述可收纳插头的内部电路,使所述可收纳插头切换至工作状态;/n其中,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上预设平面的折弯轴线折弯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不等于90°,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转动引脚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折弯轴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簧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收纳插头,所述可收纳插头包括转动引脚,所述转动引脚与所述簧片配合;所述簧片包括: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簧片;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进行接触,以导通所述可收纳插头的内部电路,使所述可收纳插头切换至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上预设平面的折弯轴线折弯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不等于90°,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转动引脚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折弯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接触区,所述接触区包括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触点,所述触点用于与所述转动引脚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包括条状触点和点状触点中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
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接触区,且所述接触区与所述连接区不平行,且所述转动引脚自所述接触区上远离所述连接区的一侧向靠近所述连接区的一侧运动、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进行接触时,所述转动引脚为斜向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与所述连接区相对于同一基准面分别成一夹角,且夹角之差的范围为3°-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
让位区,所述让位区与所述接触区连接,并朝向远离触点的方向凸出形成一让位空间,以在所述转动引脚自所述让位区向所述接触区运动时进行避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簧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雄兵姜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