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99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通过使用简便的拉簧配合接触片和翅片形成按压和回弹的结构,能够避免产品按压无回弹的异常现象,其结构简单,在按压过程中联动部件数量和运动幅度小,有效提高产品整体的耐久度,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组装,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改善漏装配的风险。

A push button micro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特指一种用于刹车系统上的按钮式的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不同的产品中均大量使用到电子开关,其中按压开关为使用最普遍的部件之一,目前的按压开关由于其结构设计,容易在按压后发生不回弹的缺陷,并且其零件存在较严重的耐久性NG风险,且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和组装,容易发生漏装配件的风险,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开关,特指一种用于刹车系统上的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推柄及外罩,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推柄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上,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推柄外侧,所述推柄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杆和压块,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定位孔延伸并外露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块可滑动按压地与所述切换机构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压块设置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卡设于所述滑槽中,使所述压块能沿着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中。其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接触片、拉簧及翅片,所述接触片设置有第一牵引孔,所述翅片设置有第二牵引孔,所述拉簧的其中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一牵引孔上,另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二牵引孔上。其中,所述底座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部和卡接部,所述接触片的其中一端可滑动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上,另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电部上,所述翅片可摆动地扣设于所述卡接部上,所述卡接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接触片和所述翅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两侧。其中,所述翅片其中一端设置有压片,另一端设置有支脚。其中,所述挡块设置有倾斜面。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壳通过超声波相互熔接,所述顶盖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按压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通过使用简便的拉簧配合接触片和翅片形成按压和回弹的结构,能够避免产品按压无回弹的异常现象,其结构简单,在按压过程中联动部件数量和运动幅度小,有效提高产品整体的耐久度,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组装,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改善漏装配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推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壳体;2-按压机构;3-切换机构;4-固定座;5-推柄;6-外罩;7-定位孔;8-推杆;9-压块;10-滑槽;11-导滑块;12-底座;13-接触片;14-拉簧;15-翅片;16-第一牵引孔;17-第二牵引孔;18-第一导电部;19-第二导电部;20-卡接部;21-挡块;22-压片;23-支脚;24-倾斜面;25-顶盖;26-底壳;2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1上的按压机构2和切换机构3,所述按压机构2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3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按压机构2包括固定座4、推柄5及外罩6,所述固定座4设置有定位孔7,所述推柄5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定位孔7上,所述外罩6套设于所述推柄5外侧,所述推柄5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杆8和压块9,所述推杆8通过所述定位孔7延伸并外露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块9可滑动按压地与所述切换机构3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座4内侧设置有滑槽10,所述压块9设置有导滑块11,所述导滑块11卡设于所述滑槽10中,使所述压块9能沿着所述滑槽10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4中。其中,所述切换机构3包括设置于底座12上的接触片13、拉簧14及翅片15,所述接触片13设置有第一牵引孔16,所述翅片15设置有第二牵引孔17,所述拉簧14的其中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一牵引孔16上,另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二牵引孔17上。其中,所述底座12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8,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部19和卡接部20,所述接触片13的其中一端可滑动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8上,另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电部19上,所述翅片15可摆动地扣设于所述卡接部20上,所述卡接部20设置有挡块21,所述接触片13和所述翅片1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电部19的两侧。其中,所述翅片15其中一端设置有压片22,另一端设置有支脚23。其中,所述挡块21设置有倾斜面24。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顶盖25和底壳26,所述顶盖25与所述底壳26通过超声波相互熔接,所述顶盖25设置有安装孔27,所述按压机构2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7上。本技术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主要通过按动按压机构2带动切换机构3进行整体的切换功能,具体地,按压机构2包括设置在固定座4上的推柄5和防水外罩6,其中固定座4具有定位孔7,推柄5通过推杆8插设于定位孔7中,并使压块9置于固定座4内,固定座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10,压块9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10相配合的滑块,通过滑块与滑槽10相互配合,使推柄5在按压过程中能将压块9沿着滑槽10进行上下滑动,其中防水外罩6套设于推杆8外部,使按压的部分能有效密封,实现防水。切换机构3主要包括分别安装于底座12上的接触片13、拉簧14及翅片15,底座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具有一定间距的第一导电部18和第二导电部19,接触片13呈一定倾斜角度地设置于第一导电部18和第二导电部19之间,接触片13的其中一侧可滑动地夹设于第一导电部18上,另一侧可摆动地夹设于第二导电部19上,底座12在位于第二导电部19的同一侧处设置有卡接部20,翅片15夹扣设于卡接部20上,并于接触片13分别位于第二导电部19的两侧,卡接部20处设置有挡块21,挡块21其中一侧设置有倾斜面24,由挡块21与支脚23相互接触处形成支点,其中翅片15的顶部设置有压片22,底部设置有支脚23,其压片22与推杆8的压块9可传动地相互连接,翅片15的支脚23抵于挡块21的倾斜面24上,通过支点使翅片15能形成定点的翻动,接触片13与翅片15呈V字形设置。在接触片13上设置有第一牵引孔16,翅片15上设置有第二牵引孔17,拉簧14的其中一端挂设于第一牵引孔16上,另一端挂设于第二牵引孔17上。在未按压的状态时,翅片15拉簧14挂位与接触片13支点之间形成一定的尺寸差,推柄5下压时,由压块9带动压片22,从而推动翅片15,使翅片15沿支点为圆心进行下划,此时支脚23脱离挡块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接触片、拉簧及翅片,所述接触片设置有第一牵引孔,所述翅片设置有第二牵引孔,所述拉簧的其中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一牵引孔上,另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二牵引孔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接触片、拉簧及翅片,所述接触片设置有第一牵引孔,所述翅片设置有第二牵引孔,所述拉簧的其中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一牵引孔上,另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二牵引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推柄及外罩,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推柄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上,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推柄外侧,所述推柄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杆和压块,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定位孔延伸并外露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块可滑动按压地与所述切换机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压块设置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卡设于所述滑槽中,使所述压块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昆羊建伟舒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