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97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铜芯电缆散热性能差,载流能力低的问题。所述铜芯导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绝缘圈,所述内绝缘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圈,所述屏蔽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圈,所述导热圈的外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管,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热机构,所述导热圈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机构,所述第二导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条,所述导热圈和第一导热机构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隔热腔道,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外绝缘圈,所述外绝缘圈与导热圈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外部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上端设置有凹凸块。

A new type of copper core powe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为一新型铜芯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适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电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电力电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其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也随之增加,要求电缆的载流能力越来越大,随之负荷的增加,发热量会增大,如果电力电缆的载流能力超过其极限承载能力,就会由于散热不及时引起火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目前市面上的电力电缆在传输高压电时散热性能不好,或是通过降低其负载电荷来降低散热量,或是通过降低缆芯的厚度来提高电缆的散热效果,但会增加电缆被损坏的可能性,导致电力电缆散热性能差,载流量低的问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电力电缆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电力电缆散热性能差和载流能力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包括铜芯导体,所述铜芯导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绝缘圈,所述内绝缘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圈,所述屏蔽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圈,所述导热圈的外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管,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热机构,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条,所述导热圈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机构,所述第二导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条,所述导热圈和第一导热机构与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道,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外绝缘圈,所述外绝缘圈与导热圈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导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外部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上端设置有凹凸块。优选的,所述铜芯导体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铜芯导体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铜芯导体呈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金属散热管导热性优异,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半球形凸膜,且半球形凸膜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散热孔设置有若干个。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机构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热圈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热机构与屏蔽圈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分布在防水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隔热腔道与间隙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铜芯电力电缆设置有导热圈、导热金属散热管、第一导热机构和第二导热机构,铜芯导体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圈传递到金属散热管,金属散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带走一部分的热量,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机构和第二导热机构传递到防水圈,防水圈的热量通过其表面和半球形凸膜充分传递到护套,护套的热量通过凹凸块和其上的散热孔排除到外界,同时通过设置隔热腔道和间隙,隔热腔道和间隙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填充物,隔绝外部热量,使该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2.该新型铜芯电力电缆设置有三个铜芯导体,铜芯导体的横截面为扇形,提高了该铜芯导体的载流能力的同时增大了传热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导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芯导体;2、内绝缘圈;3、屏蔽圈;4、导热圈;5、金属散热管;6、第一导热机构;7、固定板;8、第一支撑条;9、第二导热机构;10、第二支撑条;11、隔热腔道;12、外绝缘圈;13、间隙;14、防水套;15、半球形凸膜;16、护套;17、凹凸块;18、散热孔;19、隔热填充物;20、冷却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包括铜芯导体1,铜芯导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绝缘圈2,内绝缘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圈3,屏蔽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圈4,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管5,金属散热管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热机构6,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条8,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机构9,第二导热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条10,导热圈4和第一导热机构6与固定板7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道11,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外绝缘圈12,外绝缘圈12与导热圈4之间设置有间隙13,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套14,防水套14的外部设置有护套16,护套16的上端设置有凹凸块17。进一步,铜芯导体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铜芯导体1设置有三个,三个铜芯导体1呈均匀分布,提高铜芯导体1的载荷能力。进一步,金属散热管5导热性优异,金属散热管5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20,冷却液20可带走铜芯导体1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进一步,防水套14的外表面设置有半球形凸膜15,且半球形凸膜15设置有若干个,凹凸块17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18,且散热孔18设置有若干个,可将防水套14中的热量有效地传递到护套16。进一步,第二导热机构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热圈4的内部,第二导热机构9与屏蔽圈3贴合,第一支撑条8和第二支撑条10分布在防水套14的内部,通过第一导热机构6和第二导热机构9将铜芯导体1的热量传递出去。进一步,隔热腔道11与间隙13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19。工作原理:使用时,电流通过铜芯导体1产生热量,铜芯导体1一部分热量经过内绝缘圈2、屏蔽圈3和导热圈4传递到金属散热管5,金属散热管5中流动的冷却液20将部分热量带走,剩余的热量经由第一导热机构6传递至防水套14,第一导热机构6穿过外绝缘圈12,并由第一支撑条8和固定板7固定在防水套14,铜芯导体1的另一部分热量经穿过外绝缘圈12的第二导热机构9和第二支撑条10传递至防水套14,防水套14的热量通过外表面的半球形凸膜15传递至护套16,护套16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凸块17,增大散热面积,凹凸块17上设置有散热孔18,提高散热效率,护套16的热量由其表面的凹凸块17和散热孔18传递到外界,同时,隔热腔道11和间隙13中的隔热填充物19阻止第一导热机构6和第二导热机构9上的热量以及来自外界的热量向内部传递。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包括铜芯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导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绝缘圈(2),所述内绝缘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圈(3),所述屏蔽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圈(4),所述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管(5),所述金属散热管(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热机构(6),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条(8),所述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机构(9),所述第二导热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条(10),所述导热圈(4)和第一导热机构(6)与固定板(7)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道(11),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外绝缘圈(12),所述外绝缘圈(12)与导热圈(4)之间设置有间隙(13),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套(14),所述防水套(14)的外部设置有护套(16),所述护套(16)的上端设置有凹凸块(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包括铜芯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导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绝缘圈(2),所述内绝缘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圈(3),所述屏蔽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圈(4),所述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管(5),所述金属散热管(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热机构(6),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条(8),所述导热圈(4)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机构(9),所述第二导热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条(10),所述导热圈(4)和第一导热机构(6)与固定板(7)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道(11),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外绝缘圈(12),所述外绝缘圈(12)与导热圈(4)之间设置有间隙(13),所述第一导热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套(14),所述防水套(14)的外部设置有护套(16),所述护套(16)的上端设置有凹凸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芯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国祥蒋祖良何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云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