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797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仪表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泵芯和套设在泵芯外的储液杯,所述泵芯和储液杯之间呈空腔设置,所述泵芯外滑移套设有能够被磁铁吸附的内清理环,所述内清理环的外侧壁贴合于储液杯的内侧壁,所述储液杯外套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侧壁设有磁铁内环,所述磁铁内环滑动连接于储液杯,所述储液杯的一端开有卸渣口,所述卸渣口内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不拆除储液杯的情况下,刮除储液杯内侧壁残余油液的优点。

A hand-held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quid pressure calib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
本技术涉及仪表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压力测量等领域中所使用的压力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要对其进行校验,以确定该压力表是否准确。为实现这一目的,通常使用压力校验器进行校验,使其能在负压力至高压力范围内,对计量检测仪表产生和施加压力,并能进行精密的压力调节,实现压力仪表的计量检测或现场校准。目前,公告号为CN20132267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包括螺旋式液体预压泵、标准表连接座、被检表连接座、储液杯和泵座,储液杯套装在预压泵之外,泵座内设有与储液杯连通的储液腔,同时,泵座内设有与预压泵连通的通道,该通道与标准表连接座和被检表连接座连通。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在使用时,液压油通常位于储液杯内,液压油在螺旋式液体预压泵的负压下进入泵座的通道内,液压油经过通道的引导分别进入标准表连接座和被检表连接座内,从而实现对标准表和被检测表的供压。为了便于对储液杯内的油液情况进行观察,储液杯通常由透明玻璃制成,液压油长期在储液杯内后,残余的油液会粘附在储液杯的内侧壁,影响视觉。现有技术中,对于储液杯的清理通常是拆除整个设备,清理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具有在不拆除储液杯的情况下,刮除储液杯内侧壁残余油液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包括泵芯和套设在泵芯外的储液杯,所述泵芯和储液杯之间呈空腔设置,所述泵芯外滑移套设有能够被磁铁吸附的内清理环,所述内清理环的外侧壁贴合于储液杯的内侧壁,所述储液杯外套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侧壁设有磁铁内环,所述磁铁内环滑动连接于储液杯,所述储液杯的一端开有卸渣口,所述卸渣口内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后,当液压油的残留液粘附在储液杯的内侧壁时,工作人员移动滑动环,滑动环内的磁铁内环通过磁力吸引内清理环,从而使得内清理环沿着泵芯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内清理环的外侧对储液杯的内壁进行刮除,刮除的油液汇集至卸渣口处,通过卸渣口得以清理。本技术通过磁铁内环与内清理环之间的吸引力,能够在不拆除储液杯的情况下,对储液杯内侧壁的残余油液进行刮除。进一步的,所述内清理环的外侧面上铺设有刮液绒毛,所述刮液绒毛被压紧在内清理环和储液杯的间隙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清理环位于储液杯内时,刮液绒毛处于被挤压的状态,在内清理环移动杆的过程中,刮液绒毛相对于清理内环,能够对储液杯进行进一步清理。同时,刮液绒毛相对于内清理环更加柔软,不易刮花储液杯的内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内清理环的内侧壁嵌设有可转动的滚动钢珠,所述滚动钢珠贴合于泵芯的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钢珠降低了内清理环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得内清理环能够更加顺畅地沿着泵芯滑移。进一步的,所述泵芯的外侧壁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导向槽,所述滚动钢珠贴合在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能够限制滚动钢珠的移动方向,降低了内清理环绕着泵芯产生旋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内清理环的表面横向开有若干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进行校验工作时,导流孔的设置减少了内清理环阻隔液压油的量,使得液压油能够顺畅地在储液杯内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内清理环两侧面上分别胶接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上开有与导流孔相通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清理环移动至储液杯的两端时,缓冲垫圈减缓了内清理环受到撞击时的冲击,降低了内清理环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杯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支承环,两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滑动环,所述滑动环滑移连接于导向杆,所述磁铁内环与储液杯之间间隙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一方面能够引导滑动环移动,另一方面,能够架起滑动环,使磁铁内环与储液杯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降低了磁铁内环刮花储液杯外侧壁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固定套设在储液杯外,所述内环的外侧壁绞有外螺纹,所述外环螺纹连接于内环,所述外环上横向开有卡紧孔,所述卡紧孔的内径小于导向杆的外径,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设在卡紧孔内的插接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铁内环失去磁性时,工作人员依次拧下两端的外环,从而实现对磁铁内环的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对储液杯的内侧壁进行清理时,移动滑动环,滑动环在移动的过程中,磁铁内环吸引内清理环,使得内清理环沿着泵芯移动,内清理环的外侧贴合于储液杯,从而实现在在不拆除储液杯的情况下,对储液杯内侧壁的残余油液进行刮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卸渣口与密封螺栓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图;图3是用于体现内清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支承环与导向杆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图。图中,1、液体预压泵;11、泵芯;111、导向槽;12、支撑座;2、泵座;3、挤压螺杆;31、操作手柄;4、储液杯;41、卸渣口;411、密封螺栓;5、内清理环;51、导流孔;52、滚动钢珠;53、刮液绒毛;54、缓冲垫圈;6、滑动环;61、磁铁内环;7、支承环;71、内环;72、外环;721、卡紧孔;8、导向杆;81、插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参照图1,包括液体预压泵1和泵座2,液体预压泵1包括泵芯11和支撑座12,泵芯11为空心管,其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支撑座12和泵座2,泵芯11的空心部分与泵座2的流道相通。在泵芯11内穿设有一根挤压螺杆3,挤压螺杆3螺纹连接于支撑座12。挤压螺杆3朝向泵座2的一端连接有柱塞,另一端伸出泵芯11并连接有操作手柄31。参照图1,在泵芯11外套设有储液杯4,储液杯4密封夹设在支撑座12和泵座2之间。储液杯4与泵芯11之间呈空腔设置,泵芯11朝向泵座2的管身上开有进出液口。储液杯4与泵芯11之间的空腔用于储存液压油,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旋转挤压螺杆3,挤压螺杆3带动柱塞朝向远离泵座2的方向移动,此时泵芯11内形成负压,液压油通过进出液口进入泵芯11内,接着反方向旋转挤压螺杆3,液压油在柱塞的压力下进入泵座2的流道内,从而实现对泵座2的供油。参照图1,泵芯11外滑移套设有内清理环5(参照图3),内清理环5由能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质制成。内清理环5的壁厚位于泵芯11和储液杯4之间。为了油液能够在储液杯4与泵芯11之间的空腔内顺畅流动,在内清理环5的表面横向开有若干导流孔51,液压油能够通过导流孔51在储液杯4与泵芯11之间顺畅随意流动。参照图1,在内清理环5(参照图3)的内侧壁上嵌设有可转动的滚动钢珠52(参照图3),滚动钢珠52贴合于泵芯11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包括泵芯(11)和套设在泵芯(11)外的储液杯(4),所述泵芯(11)和储液杯(4)之间呈空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11)外滑移套设有能够被磁铁吸附的内清理环(5),所述内清理环(5)的外侧壁贴合于储液杯(4)的内侧壁,所述储液杯(4)外套设有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的内侧壁设有磁铁内环(61),所述磁铁内环(61)滑动连接于储液杯(4),所述储液杯(4)的一端开有卸渣口(41),所述卸渣口(41)内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4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包括泵芯(11)和套设在泵芯(11)外的储液杯(4),所述泵芯(11)和储液杯(4)之间呈空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11)外滑移套设有能够被磁铁吸附的内清理环(5),所述内清理环(5)的外侧壁贴合于储液杯(4)的内侧壁,所述储液杯(4)外套设有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的内侧壁设有磁铁内环(61),所述磁铁内环(61)滑动连接于储液杯(4),所述储液杯(4)的一端开有卸渣口(41),所述卸渣口(41)内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清理环(5)的外侧面上铺设有刮液绒毛(53),所述刮液绒毛(53)被压紧在内清理环(5)和储液杯(4)的间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清理环(5)的内侧壁嵌设有可转动的滚动钢珠(52),所述滚动钢珠(52)贴合于泵芯(11)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11)的外侧壁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导向槽(111),所述滚动钢珠(52)贴合在导向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臻友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