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36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58
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锅炉落灰管中的放灰阀因长期使用而易损坏,起不到放灰的作用,使得风箱中存在大量的积灰,达不到放灰的效果。本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放灰收集装置和风压感应装置;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包括气源总管道和多根吹扫管道,每根落灰管上均插有一根吹扫管道,吹扫管道的出气口与落灰管管道相通,多根吹扫管道的进气口均连接在气源总管道上;放灰收集装置包括一根落灰母管、多个落灰斗、多个锁气器和多根落灰管,每个落灰斗分别连接一根落灰管,并通过落灰母管连接炉膛水冷壁上,每根落灰管中布置一个锁气器,每个落灰斗的上方均布置一根风压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锅炉的放灰。

A dust discharge system of cyclone boiler ai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锅炉运行三个月左右燃烧器风箱内就会存在大量积灰,且风箱中间部位积灰更为严重,大量积灰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只有在锅炉机组停运和检修时采用人工清灰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积灰量大,采用人工清灰方式效率低,无法满足电厂基本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风箱放灰装置进行自动放灰;但现有的风箱放灰装置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落灰管的出灰口直接连接在与其相邻的燃烧器区水冷壁内,落灰斗中的积灰通过落灰管排出,进而经过燃烧器的水冷壁,此区域炉膛温度高,积灰容积结焦或结渣;二是:落灰管中的自动放灰阀因为长期使用而容易损坏,起不到放灰的作用,从而使得风箱中又存在大量的积灰,达不到放灰的效果;三是,落灰斗布置位置不恰当,风箱中间位置风速最低,最容易积灰,把落灰斗布置在其他位置,达不到更好的放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落灰管中的自动放灰阀因为长期使用而容易损坏,起不到放灰的作用,从而使得风箱中又存在大量的积灰,达不到放灰的效果;进而提供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包括两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和四个放灰收集装置;其中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和两个放灰收集装置布置在锅炉的前墙上,另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和另两个放灰收集装置布置在锅炉的后墙上,每个放灰收集装置均布置在靠近燃烧器风箱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燃烧器风箱组件包括多层燃烧器风箱;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包括气源总管道和多根吹扫管道;气源总管道布置在底层燃烧器风箱的下部,每根落灰管上均插有一根吹扫管道,吹扫管道的出气口与落灰管管道相通,多根吹扫管道的进气口均连接在气源总管道上;所述的每个放灰收集装置包括一根落灰母管、多个落灰斗、多个锁气器和多根落灰管,每层燃烧器风箱的下底板处均布置一个落灰斗,每个落灰斗分别连接一根落灰管,每根落灰管分别穿过其下方的燃烧器风箱,多根落灰管的出灰口共同连接在落灰母管上并通过落灰母管与炉膛水冷壁灰斗连通;每根落灰管中均布置一个锁气器,且多个锁气器均处于底层燃烧器风箱的下部;在每个落灰斗的上方还分别布置一根风压感应装置,且每根风压感应装置都倾斜地插入每层燃烧器风箱内;所述的风压感应装置包括圆管和螺帽,圆管的一端带有外螺纹,且螺帽旋在圆管的外螺纹端;所述圆管旋有螺帽的那端处于锅炉风箱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每根风压感应装置的另一端管口处距离其所在的燃烧器风箱底板的高度为300mm~350mm。进一步的,所述的每根风压感应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进一步的,所述风压感应装置与其所在的燃烧器风箱外壁之间还焊接有一个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的一个侧壁焊接在风压感应装置的圆管管壁上,加强筋板的另一个侧壁焊接在燃烧器风箱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落灰斗的形状为锥形。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还包括手动球阀,所述的手动球阀设置在气源总管道上。进一步的,吹扫管道的出气方向与所安装管段中的积灰向下流动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气源总管道是由钢管与金属软管拼接而成,且金属软管的安装位置靠近底层燃烧器风箱。进一步的,所述的落灰母管上插接一根看灰管,所述的看灰管包括一根圆管和一个螺帽,圆管的一端带有外螺纹,螺帽旋在圆管的外螺纹端,圆管的另一端插在落灰母管的管壁上,且圆管的管道与落灰母管的管道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锅炉前、后墙的多层燃烧器风箱中间下部设置落灰斗,通过管道连接至相邻下侧风箱,在底层燃烧器风箱下方汇集,最终积灰在炉膛负压、二次风箱压力和积灰的自重下通过炉膛水冷壁灰斗上的出灰孔引入炉膛,积灰不会在炉膛内结焦或结渣;2、在落灰管管道上布置锁气器可以自动清灰;3、在落灰管管道上布置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可以防止落灰管管道积灰和堵死,并且压缩空气可以冷却灰斗水冷壁上的出灰孔,防止此位置结渣和结焦;4、在每层风箱前中部安装风压感应装置,用以观察风箱积灰情况,当锁气器损坏无法自动放灰的情况下,通过风压感应装置观察风箱内的积灰情况,以便更好控制放灰系统启停;5、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的气源采用锅炉运转层平台处的杂用吹扫管内的气源,不用外接气源。附图说明图1为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放灰收集装置、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和锁气器整体结构布置的放大图;图3为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的俯视图;图5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风压感应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包括两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四个放灰收集装置2;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前墙上,另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另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后墙上,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均布置在靠近燃烧器风箱组件8的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燃烧器风箱组件8包括多层燃烧器风箱8-1,底层燃烧器风箱8-1处于燃烧器风箱的最下面;如图2所示,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包括气源总管道3-1和多根吹扫管道3-2;气源总管道3-1布置在底层燃烧器风箱8-1的下部,每根落灰管上均插有一根吹扫管道3-2,吹扫管道3-2的出气口与落灰管管道相通,多根吹扫管道3-2的进气口均连接在气源总管道3-1上,气源总管道3-1的进气口连接在杂用气源管上;气源采用锅炉运转层杂用气源管内的气源,此杂用气源管布置在原锅炉运转层两侧;杂用气源管内的气源通过气源总管道3-1进入到吹扫管道3-2内,对落灰管中的积灰进行清理;为防止落灰管中的积灰堵塞管道,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中的气源会不断吹扫管道内的积灰,且压缩空气可以冷却锅炉水冷壁部位的出灰孔,防止此位置结渣和结焦导致放灰过程不顺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包括一根落灰母管2-7、多个落灰斗、多个锁气器和多根落灰管,每层燃烧器风箱的下底板处均布置一个落灰斗,每个落灰斗分别连接一根落灰管,每根落灰管分别穿过其下方的燃烧器风箱,多根落灰管的出灰口共同连接在落灰母管2-7上并通过落灰母管2-7与炉膛水冷壁灰斗7连通;所述的多根落灰管的出灰口连接在落灰母管2-7进灰口上,落灰母管2-7的出灰口连接在锅炉水冷壁的出灰孔上;炉膛内的积灰通过落灰斗进入落灰管中,最终通过出灰孔进入到炉膛内;如图2所示,所述的落灰管上布置有单波金属膨胀节,其中一部分单波金属膨胀节布置在燃烧器风箱的风箱盖板与落灰管的连接处,另一部分单波金属膨胀节布置在底层燃烧器风箱8-1内;如图1和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包括两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四个放灰收集装置(2);其中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前墙上,另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另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后墙上,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均布置在靠近燃烧器风箱组件(8)的中间位置;/n所述的燃烧器风箱组件(8)包括多层燃烧器风箱(8-1),/n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包括气源总管道(3-1)和多根吹扫管道(3-2);气源总管道(3-1)布置在底层燃烧器风箱(8-1)的下部,每根落灰管上均插有一根吹扫管道(3-2),吹扫管道(3-2)的出气口与落灰管管道相通,多根吹扫管道(3-2)的进气口均连接在气源总管道(3-1)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包括一根落灰母管(2-7)、多个落灰斗、多个锁气器(4)和多根落灰管,每层燃烧器风箱的下底板处均布置一个落灰斗,每个落灰斗分别连接一根落灰管,每根落灰管分别穿过其下方的燃烧器风箱,多根落灰管的出灰口共同连接在落灰母管(2-7)上并通过落灰母管(2-7)与炉膛水冷壁灰斗(7)连通;/n每根落灰管中均布置一个锁气器(4),且多个锁气器(4)均处于底层燃烧器风箱(8-1)的下部;/n在每个落灰斗的上方还分别布置一根风压感应装置(1),且每根风压感应装置(1)都倾斜地插入每层燃烧器风箱内;/n所述的风压感应装置(1)包括圆管(1-1)和螺帽(1-2),圆管(1-1)的一端带有外螺纹,且螺帽(1-2)旋在圆管的外螺纹端;所述圆管旋有螺帽的一端处于燃烧器风箱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包括两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四个放灰收集装置(2);其中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前墙上,另一个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和另两个放灰收集装置(2)布置在锅炉的后墙上,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均布置在靠近燃烧器风箱组件(8)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燃烧器风箱组件(8)包括多层燃烧器风箱(8-1),
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组件(3)包括气源总管道(3-1)和多根吹扫管道(3-2);气源总管道(3-1)布置在底层燃烧器风箱(8-1)的下部,每根落灰管上均插有一根吹扫管道(3-2),吹扫管道(3-2)的出气口与落灰管管道相通,多根吹扫管道(3-2)的进气口均连接在气源总管道(3-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放灰收集装置(2)包括一根落灰母管(2-7)、多个落灰斗、多个锁气器(4)和多根落灰管,每层燃烧器风箱的下底板处均布置一个落灰斗,每个落灰斗分别连接一根落灰管,每根落灰管分别穿过其下方的燃烧器风箱,多根落灰管的出灰口共同连接在落灰母管(2-7)上并通过落灰母管(2-7)与炉膛水冷壁灰斗(7)连通;
每根落灰管中均布置一个锁气器(4),且多个锁气器(4)均处于底层燃烧器风箱(8-1)的下部;
在每个落灰斗的上方还分别布置一根风压感应装置(1),且每根风压感应装置(1)都倾斜地插入每层燃烧器风箱内;
所述的风压感应装置(1)包括圆管(1-1)和螺帽(1-2),圆管(1-1)的一端带有外螺纹,且螺帽(1-2)旋在圆管的外螺纹端;所述圆管旋有螺帽的一端处于燃烧器风箱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锅炉风箱放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风压感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立董彪邸艳龙赵春辉玄其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龙高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