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366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包括立柱、太阳能电板和灯源,立柱的下端安装有箱体,箱体的上表面一侧通过侧边转轴与顶板相互连接,太阳能电板固定在立柱的上方,且立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的风力发电机,灯源设置在立柱的外部,且灯源通过下部转轴与伸缩杆的一端相互连接,立柱的侧面预留有穿槽,且立柱和灯源的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顶板的侧面内部预留有内置槽,且内置槽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轨道,滑轨对称安装在内置板的外部两侧,且内置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通过中间转轴与支杆相互连接。该风光互补路灯系统,能够充分的吸收转换光能,同时抽拉结构设置的内置板,可以作为座椅使用,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功能。

A street lamp system with complementary sce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本技术涉及路灯
,具体为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技术介绍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它由灯具、电线、光源、灯杆、灯臂、法兰盘以及基础预埋件组成一个整体,城市路灯体系是由城市电网供电驱动路灯照明,但在部分偏远地区,电力系统没有大规模的布级,为了节省成本,市场上推出一种风光互补路灯,该产品通过收集光能和风能,将其转换为电能驱动路灯照明,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风光互补路灯收集光能时间较为局限,阳光的日照角度跟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在光照角度变化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板收集光能的效果也随之改变,不能充分的吸收光能,影响蓄电池的储电能力,同时大多数的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只能做为路灯使用,功能较为局限。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解决了现在大多数的风光互补路灯收集光能时间较为局限,阳光的日照角度跟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在光照角度变化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板收集光能的效果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包括立柱(1)、太阳能电板(7)和灯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端安装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3),并且蓄电池(3)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箱体(2)的上表面一侧通过侧边转轴(5)与顶板(6)相互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板(7)固定在立柱(1)的上方,且立柱(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的风力发电机(8),并且风力发电机(8)的侧面安装有尾舵(9),所述灯源(10)设置在立柱(1)的外部,且灯源(10)通过下部转轴(11)与伸缩杆(12)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伸缩杆(12)的另一端通过上部转轴(13)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立柱(1)的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包括立柱(1)、太阳能电板(7)和灯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端安装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3),并且蓄电池(3)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箱体(2)的上表面一侧通过侧边转轴(5)与顶板(6)相互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板(7)固定在立柱(1)的上方,且立柱(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的风力发电机(8),并且风力发电机(8)的侧面安装有尾舵(9),所述灯源(10)设置在立柱(1)的外部,且灯源(10)通过下部转轴(11)与伸缩杆(12)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伸缩杆(12)的另一端通过上部转轴(13)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立柱(1)的侧面预留有穿槽(14),且立柱(1)和灯源(10)的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顶板(6)的侧面内部预留有内置槽(16),且内置槽(1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轨道(17),并且轨道(17)通过滑轨(18)与内置板(19)相互连接,所述滑轨(18)对称安装在内置板(19)的外部两侧,且内置板(19)的下表面中间位置通过中间转轴(20)与支杆(21)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通过侧边转轴(5)与箱体(2)组成转动结构,且该转动结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并且顶板(6)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张建林周红军冯其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