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65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包括灯壳,灯壳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有蓝牙接收模块,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LED灯,LED灯连接有控制器,蓝牙接收模块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蓝牙发射模块通讯连接,从而控制升降机构运行,升降机构改变散热器的摆放角度,从而改变LED灯的照射角度和摆放高度,改变吸顶灯的照射角度,简单,方便。

A ceiling lamp with adjustable illumination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特别是一种吸顶灯。
技术介绍
吸顶灯是常用的照明灯具之一,常常用于商场、酒店和家庭等场所,目前市面上的吸顶灯一般不可调节照射角度,照明效果单一,无法把灯的亮度朝特定的区域照射,不方便,比如看书会由于缺乏光照而看不清文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有蓝牙接收模块,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极性电容C2、整流桥DB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灯组D2、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所述电感L1的一端接火线L;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零线N,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所述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接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和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一端通过所述双向二极管D3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正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和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之间的节点接地;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灯壳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倾斜朝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蓝牙接收模块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蓝牙发射模块通讯连接,从而控制升降机构运行,升降机构改变散热器的摆放角度,从而改变LED灯的照射角度和摆放高度,改变吸顶灯的照射角度,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照明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包括灯壳1,所述灯壳1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有蓝牙接收模块4,所述升降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LED灯3,所述LED灯3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蓝牙接收模块4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蓝牙发射模块通讯连接,从而控制升降机构5运行,升降机构5改变散热器2的摆放角度,从而改变LED灯3的照射角度和摆放高度,改变吸顶灯的照射角度,简单,方便,所述LED灯3设置在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提高散热能力。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极性电容C2、整流桥DB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灯组D2、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所述电感L1的一端接火线L;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零线N,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所述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接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和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一端通过所述双向二极管D3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正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D2的负极和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之间的节点接地;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出端接地,电感L1和电容C1为移相作用,在负载上得到一个300Hz的脉波的电流,所述整流桥DB1和极性电容C2为整流滤波作用,发光二极管灯组D2得到一个更稳定的直流电,简单,方便,所述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可以把浪涌电流快速导地,保护电路,发光二极管灯组D2由很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灯壳1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的反射面倾斜朝上,使得吸顶灯的光线反射出来,照明效果更好。所述散热器2上设置有散热槽7,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器2的散热能力,简单,有效。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
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有蓝牙接收模块(4),所述升降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LED灯(3),所述LED灯(3)连接有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有蓝牙接收模块(4),所述升降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LED灯(3),所述LED灯(3)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极性电容C2、整流桥DB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灯组D2、双向二极管D3和双向二极管D4;所述电感L1的一端接火线L;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零线N,另一路接所述整流桥DB1的负极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所述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路月月常淑俊宁林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