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70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阻尼器端盖、阻尼器缸体、线圈绕线架以及励磁线圈等组成。该阻尼器在线圈绕线架内部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圆环形通孔,构成圆环形内液流通道;绕线架外部与阻尼器缸体间形成圆环形外液流通道,磁力线垂直通过内外液流通道;在不增加阻尼器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增加输出阻尼力。活塞头部分设置为双线圈结构,改变两个励磁线圈输入电流方向可对输出阻尼力进行双级调节,增加了阻尼力的可调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尼器结构紧凑、体积小、稳定性高,特别适用于各领域的减振吸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以磁流变液为传动介质的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新型的半主动控制器件。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输出阻尼力连续可调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铁路机车以及建筑等减振领域。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为剪切阀式,其液流通道一般设置成单圆环形,并且位于活塞头外圆周表面和缸体内表面围成的圆环形间隙内。但在某些应用领域,需要磁流变阻尼器提供更宽的输出阻尼力可调范围。目前提高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及可调范围采用的是增加励磁线圈的匝数或延长有效阻尼间隙这两种方法,此时将使活塞头的体积增大,进而使磁流变阻尼器的外形尺寸巨大,从而限制了阻尼器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的问题及满足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使用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在线圈绕线架内部加工有有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圆环形通孔,形成圆环形内液流通道,同时绕线架外部与阻尼器缸体间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线圈绕线架(5)、浮动活塞(6)、阻尼器右端盖(7)、右吊耳(8)、锁紧螺母(9)、励磁线圈Ⅰ(10)以及励磁线圈Ⅱ(11);左吊耳(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线圈绕线架(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外液流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线圈绕线架(5)、浮动活塞(6)、阻尼器右端盖(7)、右吊耳(8)、锁紧螺母(9)、励磁线圈Ⅰ(10)以及励磁线圈Ⅱ(11);左吊耳(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线圈绕线架(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架(5)通过活塞杆(2)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