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53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涉及泵房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进水管、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稳压组件以及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多组增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稳压泵,每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所述稳压泵和多个增压泵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架、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活动座、安装于固定架用于驱动活动座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活动座顶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钢索,所述钢索远离卷扬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稳压泵或者增压泵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便对泵进行移动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泵进行移动的效果。

A pressurization device for standardized pump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泵房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泵房是指安装水泵、动力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厂房,它是泵站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在对高楼住户进行供水时,需要用到增压装置,利用增压装置将市政供水管中的水输送到高楼住户的家中,从而使高楼住户用水比较方便。现有的增压装置包括稳压泵、三个增压泵以及多个管道,而一般的标准化泵房中包括多组增压装置;当高楼住户用水较少时,仅稳压泵工作;当高楼住户用水较多时,两个增压泵开始工作,另一个增压泵当做备用,以防止三个增压泵中有一个增压泵损坏而影响高楼住户用水。但是,当一组增压装置中有多个泵发生故障时,需要用到别组备用的增压泵,此时需要对备用的增压泵进行移动;再者,发生故障的泵要进行维修,此时也需将发生故障的泵从增压装置中移出;而现有的增压装置未设置移动机构,因而不便对泵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其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因而便于对泵进行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稳压组件以及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多组增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稳压泵,每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所述稳压泵和多个增压泵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架、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活动座、安装于固定架用于驱动活动座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活动座顶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钢索,所述钢索远离卷扬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稳压泵或者增压泵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泵进行移动时,将泵从增压装置上拆下,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对泵进行固定,接下来启动卷扬机,钢索移动将泵升起,紧接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座移动,从而便可对泵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便于对泵进行移动,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索为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钢索远离卷扬机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分别设置于第一箍体两端的两个螺栓、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栓的两个螺母以及开设于第二箍体的两端便于供两个螺栓穿过的通孔;两个所述螺母分别抵接于第二箍体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分别与泵上电机的外周面贴合,然后通过螺母和螺栓使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钢索与泵连接,因而便于对泵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架一端的异步电机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丝杠;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架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螺纹连接于丝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活动座时,启动异步电机,异步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驱动活动座移动,从而可使活动座移动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均固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导柱,两个所述导柱均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导柱分别贯穿两个滑块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导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对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以此能够降低活动座在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导柱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对滑块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组件对滑块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对活动座进行缓冲,因而能够降低活动座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接于导柱的弹簧以及套设于导柱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柱;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缓冲块,另一端固接于固定架的一端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具有较佳的形变能力,从而有助于减缓滑块制动时的速度,因而可对活动座进行较佳的缓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压组件还包括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稳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稳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安装有第一手动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压泵发生故障后,通过两个第一手动阀将稳压泵两端的水切断,因而便于对稳压泵进行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增压组件还包括第三支管以及第四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支管的一端与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上均安装有第二手动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增压泵发生故障后,通过两个第二手动阀将增压泵两端的水切断,因而便于对增压泵进行维修。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对泵进行移动时,将泵从增压装置上拆下,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对泵进行固定,接下来启动卷扬机,钢索移动将泵升起,紧接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座移动,从而便可对泵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便于对泵进行移动,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使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分别与泵上电机的外周面贴合,然后通过螺母和螺栓使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钢索与泵连接,因而便于对泵进行移动;3.通过缓冲组件对滑块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对活动座进行缓冲,因而能够降低活动座发生晃动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通孔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水管;2、供水管;3、稳压组件;31、稳压泵;32、第一支管;33、第二支管;34、第一手动阀;4、增压组件;41、增压泵;42、第三支管;43、第四支管;44、第二手动阀;5、移动机构;51、固定架;511、导柱;52、活动座;521、滑块;53、驱动组件;531、异步电机;532、丝杠;54、卷扬机;541、钢索;55、固定组件;551、第一箍体;552、第二箍体;553、螺栓;554、螺母;555、通孔;6、缓冲组件;61、弹簧;62、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1、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2、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稳压组件3以及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三组增压组件4。如图1所示,稳压组件3包括稳压泵31,稳压组件3还包括第一支管32以及第二支管33;第一支管32的一端与进水管1连通,另一端与稳压泵31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支管33的一端与供水管2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1)、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2)、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稳压组件(3)以及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多组增压组件(4),所述稳压组件(3)包括稳压泵(31),每组所述增压组件(4)包括增压泵(4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泵(31)和多个增压泵(4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固定架(51)、沿进水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架(51)顶部的活动座(52)、安装于固定架(51)用于驱动活动座(52)移动的驱动组件(53)以及安装于活动座(52)顶部的卷扬机(54);所述卷扬机(54)包括钢索(541),所述钢索(541)远离卷扬机(5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稳压泵(31)或者增压泵(4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1)、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2)、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稳压组件(3)以及设置于进水管(1)和供水管(2)之间的多组增压组件(4),所述稳压组件(3)包括稳压泵(31),每组所述增压组件(4)包括增压泵(4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泵(31)和多个增压泵(4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固定架(51)、沿进水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架(51)顶部的活动座(52)、安装于固定架(51)用于驱动活动座(52)移动的驱动组件(53)以及安装于活动座(52)顶部的卷扬机(54);所述卷扬机(54)包括钢索(541),所述钢索(541)远离卷扬机(5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稳压泵(31)或者增压泵(4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541)为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5)包括分别与两个钢索(541)远离卷扬机(54)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箍体(551)和第二箍体(552)、分别设置于第一箍体(551)两端的两个螺栓(553)、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栓(553)的两个螺母(554)以及开设于第二箍体(552)的两端便于供两个螺栓(553)穿过的通孔(555);两个所述螺母(554)分别抵接于第二箍体(55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3)包括安装于固定架(51)一端的异步电机(531)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架(51)顶部的丝杠(532);所述异步电机(53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架(51)与丝杠(5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52)螺纹连接于丝杠(532)。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朱照琚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合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