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包括抱合台,所述抱合台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抱合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功能板,所述抱合台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承托台,所述承托台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端开有卯口,所述卯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榫口,所述榫口的一侧固定有装饰接槽,所述榫口的一端固定有纵梁,所述纵梁和横梁的外侧卡接有防腐护板,所述榫口和卯口之间一侧卡接有加固侧板,所述榫口和卯口之间另一侧卡接有咬合侧板。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合现代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在称重交接处融入古古建筑结构,使得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中的优点相互融合,有利于增强抗震性。

A kind of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stro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抗震是指为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采取的工程措施。抗震设防基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以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大、损失大,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建筑应进一步增强其抗震能力和可靠性,对于结构层面的增强设计目前国内仍未有新构造可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包括抱合台,所述抱合台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抱合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功能板,所述抱合台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承托台,所述承托台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端开有卯口,所述卯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榫口,所述榫口的一侧固定有装饰接槽,所述榫口的一端固定有纵梁,所述纵梁和横梁的外侧卡接有防腐护板,所述榫口和卯口之间一侧卡接有加固侧板,所述榫口和卯口之间另一侧卡接有咬合侧板。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卡口,所述装饰卡口和装饰接槽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纵梁呈90°连接,所述横梁和纵梁之间通过卯口和榫口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咬合侧板通过连接槽与加固侧板相互配合卡接,切咬合侧板和加固侧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咬合侧板和加固侧板固定在榫口和卯口的外壁。进一步地,所述卯口位于连接槽的正下方,所述榫口位于承托台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板固定在装饰接槽的下方,所述功能板相对横梁和纵梁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接槽和装饰卡口的内部开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非常适合用于增强建筑中的抗震性:1)通过借鉴中国古建筑中榫卯结构,使得称重之间的相互连接处更加稳固,在地震的横波纵波交替的复杂晃动中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力学支撑;2)通过结合现代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在称重交接处融入古古建筑结构,使得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中的优点相互融合,有利于增强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连接槽;3、承托台;4、装饰接槽;5、卯口;6、装饰卡口;7、纵梁;8、榫口;9、防腐护板;10、加固侧板;11、功能板;12、承重柱;13、咬合侧板;14、抱合台;1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包括抱合台14,所述抱合台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横梁1,所述抱合台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2,所述承重柱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功能板11,所述抱合台14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承托台3,所述承托台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的底端开有卯口5,所述卯口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榫口8,所述榫口8的一侧固定有装饰接槽4,所述榫口8的一端固定有纵梁7,所述纵梁7和横梁1的外侧卡接有防腐护板9,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一侧卡接有加固侧板10,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另一侧卡接有咬合侧板13。其中,所述承托台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卡口6,所述装饰卡口6和装饰接槽4相互配合,装饰卡口6和装饰接槽4用于衔接其他建筑外围的装饰。其中,所述横梁1和纵梁7呈90°连接,所述横梁1和纵梁7之间通过卯口5和榫口8卡接,横梁1和纵梁7用于建筑横向承重。其中,所述咬合侧板13通过连接槽2与加固侧板10相互配合卡接,切咬合侧板13和加固侧板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咬合侧板13和加固侧板10固定在榫口8和卯口5的外壁,榫口8和卯口5配合相互牢抱,稳固建筑交接处。其中,所述卯口5位于连接槽2的正下方,所述榫口8位于承托台3的底端,连接槽2是建筑结构交接处。其中,所述功能板11固定在装饰接槽4的下方,所述功能板11相对横梁1和纵梁7平行,功能板11可用于装饰、改装为古建筑中仿“槫”结构。其中,所述装饰接槽4和装饰卡口6的内部开有凹槽15,凹槽15用于其他部件便于衔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仍然设置水平平面上的横梁1和纵梁7进行剪力式承托,承重柱12体承重,整体为现代建筑中的框架整体结构,在承重部件的交接处的榫口8卯口5式连接,规避了现代水泥现浇的刚性连接方式,能够在剧烈震动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结构,以免承重部件被震散导致整体房屋坍塌造成损失。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包括抱合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合台(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横梁(1),所述抱合台(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2),所述承重柱(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功能板(11),所述抱合台(14)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承托台(3),所述承托台(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的底端开有卯口(5),所述卯口(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榫口(8),所述榫口(8)的一侧固定有装饰接槽(4),所述榫口(8)的一端固定有纵梁(7),所述纵梁(7)和横梁(1)的外侧卡接有防腐护板(9),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一侧卡接有加固侧板(10),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另一侧卡接有咬合侧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包括抱合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合台(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横梁(1),所述抱合台(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2),所述承重柱(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功能板(11),所述抱合台(14)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承托台(3),所述承托台(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的底端开有卯口(5),所述卯口(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榫口(8),所述榫口(8)的一侧固定有装饰接槽(4),所述榫口(8)的一端固定有纵梁(7),所述纵梁(7)和横梁(1)的外侧卡接有防腐护板(9),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一侧卡接有加固侧板(10),所述榫口(8)和卯口(5)之间另一侧卡接有咬合侧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台(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卡口(6),所述装饰卡口(6)和装饰接槽(4)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玥照
申请(专利权)人:禾光同陈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