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深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7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包括船体、支撑架、升降装置、安装板、清淤装置和滤水装置;固定块安装在支撑架水平部的一侧,滑块的滑动安装在支撑架水平部的另一端,滑块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折叠杆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面活动连接;转轴的底端与第一主动锥齿轮连接,第一主动锥齿轮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杆传动连接;第二转杆的底部设置有清淤爪;清淤泵安装在壳体的底面上,清淤泵的出料端与排淤管的进料端连接,排淤管的出料端与出料管的进料端连接;出料管水平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淤罩;出料管通过套管安装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清淤设备负荷量,延长设备寿命,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进而提高清淤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现在人们也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的污染给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而引发了新的治水理念地思考。我国对于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地日益重视。为了能够减少污染,越来越多的清淤装置被人们利用在河道,湖泊和水库等地方,但是传统的清淤装置工作效率比较低,环卫工人在清除河道的淤泥时,水下的较大杂物对设备的工作造成损伤,增加了维护的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减少清淤设备负荷量,延长设备寿命,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进而提高清淤的工作效率。(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包括船体、支撑架、升降装置、安装板、清淤装置和滤水装置;船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为L型结构,支撑架通过升降装置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滤水装置;滤水装置安装在船体上;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滑块、固定块和折叠杆;固定块安装在支撑架水平部的一侧,滑块的滑动安装在支撑架水平部的另一端,滑块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安装在支撑架上;折叠杆顶端的一侧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折叠杆顶端的另一侧与滑块活动连接,折叠杆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清淤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转轴、第一主动锥齿轮、传动组件、第二转杆、清淤泵、清淤爪、排淤管、出料管和排淤罩;壳体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面上,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顶面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转轴的底端与第一主动锥齿轮连接,第一主动锥齿轮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杆传动连接;第二转杆的顶端与壳体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第二转杆穿过壳体的底面,并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转杆的底部设置有清淤爪;清淤泵安装在壳体的底面上,清淤泵的出料端与排淤管的进料端连接,排淤管的出料端与出料管的进料端连接;出料管为L型结构,出料管水平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淤罩;出料管通过套管安装在支撑架上。优选的,清淤泵的底部设置有进淤口,进淤口处设置有过滤栅。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转杆、第二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等间距设置在第一主动锥齿轮上,并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转杆通过套管与壳体的底面转动连接,第一转杆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锥齿轮连接,第一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锥齿轮连接,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二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杆上。优选的,滤水装置包括过滤漏斗、集水箱、真空管和排水管;过滤漏斗位于排淤罩的正下方,过滤漏斗的底部通过密封垫圈与集水箱顶部开口连接;集水箱设置子啊船体上,集水箱上分别设置有真空管和排水管;真空管与真空泵的输出端连接,真空泵设置在船体上,真空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控制液压缸工作,带动滑块沿着支撑架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折叠架带动安装板上的清淤装置向下移动,开启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转杆上清淤爪转动,进而对河底的淤泥进行破碎打散,方便清淤泵将淤泥经过进淤口后,从排淤管处排出,因此减少清淤设备负荷量,延长设备寿命,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船体;2、支撑架;3、液压缸;4、滑块;5、固定块;6、折叠杆;7、安装板;8、壳体;9、电机;10、转轴;11、第一主动锥齿轮;12、第一从动锥齿轮;13、第一转杆;14、第二主动锥齿轮;15、第二从动锥齿轮;16、第二转杆;17、清淤泵;18、清淤爪;19、进淤口;20、排淤管;21、出料管;22、排淤罩;23、过滤漏斗;24、集水箱;25、真空管;2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包括船体1、支撑架2、升降装置、安装板7、清淤装置和滤水装置;船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型结构,支撑架1通过升降装置与安装板7连接,安装板7的底面设置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滤水装置;滤水装置安装在船体1上;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3、滑块4、固定块5和折叠杆6;固定块5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一侧,滑块4的滑动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另一端,滑块4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3安装在支撑架2上;折叠杆6顶端的一侧与固定块5活动连接,折叠杆6顶端的另一侧与滑块4活动连接,折叠杆6的底端与安装板7的顶面活动连接;清淤装置包括壳体8、电机9、转轴10、第一主动锥齿轮11、传动组件、第二转杆16、清淤泵17、清淤爪18、排淤管20、出料管21和排淤罩22;壳体8设置在安装板7的底面上,电机9安装在壳体8的内部顶面上,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的底端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1连接,第一主动锥齿轮11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杆16传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顶端与壳体8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穿过壳体8的底面,并与壳体8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底部设置有清淤爪18;清淤泵17安装在壳体8的底面上,清淤泵17的出料端与排淤管20的进料端连接,排淤管20的出料端与出料管21的进料端连接;出料管21为L型结构,出料管21水平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淤罩22;出料管21通过套管安装在支撑架2上。本技术中,通过控制液压缸3工作,带动滑块4沿着支撑架2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折叠架6带动安装板7上的清淤装置向下移动,开启电机9工作,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11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11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转杆16上清淤爪18转动,进而对河底的淤泥进行破碎打散,方便清淤泵17将淤泥经过进淤口19后,从排淤管20处排出,因此减少清淤设备负荷量,延长设备寿命,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淤泵17的底部设置有进淤口19,进淤口19处设置有过滤栅,可以将河中的大颗粒等杂物过滤,避免堵塞设备和管道,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锥齿轮12、第一转杆13、第二主动锥齿轮14和第二从动锥齿轮15;第一从动锥齿轮12等间距设置在第一主动锥齿轮11上,并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转杆13通过套管与壳体8的底面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支撑架(2)、升降装置、安装板(7)、清淤装置和滤水装置;船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型结构,支撑架(2)通过升降装置与安装板(7)连接,安装板(7)的底面设置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滤水装置;滤水装置安装在船体(1)上;/n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3)、滑块(4)、固定块(5)和折叠杆(6);固定块(5)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一侧,滑块(4)的滑动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另一端,滑块(4)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3)安装在支撑架(2)上;折叠杆(6)顶端的一侧与固定块(5)活动连接,折叠杆(6)顶端的另一侧与滑块(4)活动连接,折叠杆(6)的底端与安装板(7)的顶面活动连接;/n清淤装置包括壳体(8)、电机(9)、转轴(10)、第一主动锥齿轮(11)、传动组件、第二转杆(16)、清淤泵(17)、清淤爪(18)、排淤管(20)、出料管(21)和排淤罩(22);壳体(8)设置在安装板(7)的底面上,电机(9)安装在壳体(8)的内部顶面上,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的底端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1)连接,第一主动锥齿轮(11)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杆(16)传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顶端与壳体(8)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穿过壳体(8)的底面,并与壳体(8)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底部设置有清淤爪(18);清淤泵(17)安装在壳体(8)的底面上,清淤泵(17)的出料端与排淤管(20)的进料端连接,排淤管(20)的出料端与出料管(21)的进料端连接;出料管(21)为L型结构,出料管(21)水平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排淤罩(22);出料管(21)通过套管安装在支撑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支撑架(2)、升降装置、安装板(7)、清淤装置和滤水装置;船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型结构,支撑架(2)通过升降装置与安装板(7)连接,安装板(7)的底面设置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滤水装置;滤水装置安装在船体(1)上;
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3)、滑块(4)、固定块(5)和折叠杆(6);固定块(5)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一侧,滑块(4)的滑动安装在支撑架(2)水平部的另一端,滑块(4)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3)安装在支撑架(2)上;折叠杆(6)顶端的一侧与固定块(5)活动连接,折叠杆(6)顶端的另一侧与滑块(4)活动连接,折叠杆(6)的底端与安装板(7)的顶面活动连接;
清淤装置包括壳体(8)、电机(9)、转轴(10)、第一主动锥齿轮(11)、传动组件、第二转杆(16)、清淤泵(17)、清淤爪(18)、排淤管(20)、出料管(21)和排淤罩(22);壳体(8)设置在安装板(7)的底面上,电机(9)安装在壳体(8)的内部顶面上,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的底端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1)连接,第一主动锥齿轮(11)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杆(16)传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顶端与壳体(8)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穿过壳体(8)的底面,并与壳体(8)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的底部设置有清淤爪(18);清淤泵(17)安装在壳体(8)的底面上,清淤泵(17)的出料端与排淤管(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深赵黎费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