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35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2
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包括前后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方形杆,方形杆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长板,长板均与方形杆相互垂直,长板分别位于方形杆的两侧,长板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方形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板,连接板均与方形杆相互平行,连接板分别位于长板的前后两端,连接板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长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的上方设有水箱,水箱位于连接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浇灌装置采用水雾的喷洒方式,因此能进一步避免将水泥路面滋出坑洼,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水泥路面的平整度,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适合推广使用。

A pouring device for civi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铺设上了新的道路,新铺设的道路大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具有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便于维护保养等优点;但是由于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因此在施工后必须要在具有一定湿度的环境下逐渐凝固、硬化,否则路面易于快速失水导致干裂,但是目前对水泥路面进行喷淋的装置在喷水时大多喷洒不均匀,有的位置喷水过少,进而易于导致水泥路面的硬化质量较低,有的位置在喷洒时的水流过大,进而易于将路面滋出坑洼,在实际工作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包括前后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方形杆,方形杆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长板,长板均与方形杆相互垂直,长板分别位于方形杆的两侧,长板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方形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板,连接板均与方形杆相互平行,连接板分别位于长板的前后两端,连接板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长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的上方设有水箱,水箱位于连接板之间,水箱的底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长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水箱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竖向的灌水管,灌水管与水箱的内部相通,连接板的顶面中部均固定安装高压水泵,水箱的前后两端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出水管,出水管均与水箱的内部相通,出水管与高压水泵的位置一一对应,出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均固定安装L形管,L形管的出水端均伸到长板的下方,L形管的出水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粗水管,粗水管分别与对应的L形管的内部相通,两根粗水管相互平行且均与方形杆相互平行,粗水管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两根粗水管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根竖向的且均匀分布的分流管,分流管分别与对应的粗水管的内部相通,分流管上均固定安装溢流阀,分流管的下端均安装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的内部相通;方形杆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方形的第一深孔,第一深孔内均设有方形活动杆,方形活动杆能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深孔向外侧移动,方形活动杆的外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方形杆的外侧,方形活动杆的内侧均分别开设第二深孔,第二深孔的内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动端能分别从对应的第二深孔内伸出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深孔的内侧内壁固定连接,方形活动杆的底面外侧分别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动杆下端均固定安装带有驱动马达的万向轮。如上所述的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所述的灌水管的内周顶部开设圆形槽,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灌水管的内周直径,圆形槽内安装滤网。如上所述的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所述的粗水管的两端均分别开设螺孔,螺孔分别与对应的粗水管的内部相通,螺孔内均螺纹安装丝堵。如上所述的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所述的粗水管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竖向的加强筋,加强筋与长板的位置一一对应,加强筋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长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所述的雾化喷头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通过螺纹安装的方式进行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所述的万向轮均安装有转向装置。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先根据道路的宽度,分别同时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动杆能同时伸展,进而能分别将方形活动杆从对应的第一深孔内顶出,方形活动杆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液压缸向外侧移动,第二液压缸分别带动对应的万向轮向外侧移动,当将位于本技术的浇灌装置两侧的万向轮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大于水泥道路的宽度后,再将本技术的浇灌装置横跨在道路的两侧,然后分别同时启动第二液压缸,进而能将雾化喷头均调整到略高于路面的位置,然后通过灌水管向水箱内灌装温度适宜的水,再同时启动高压水泵,进而能分别通过出水管将水从水箱内抽到对应的L形管内,水流能分别从L形管流入到对应的粗水管内,进而水流能分别从粗水管内流入到分流管内,此时水流能被溢流阀阻挡,当分流管内的水压高于溢流阀所设定的水压时,水流能分别同时从分流管流入到对应的雾化喷头内,从而能通过雾化喷头同时将水均匀的喷洒到水泥路面上;同时启动万向轮,进而万向轮能带动本技术的浇灌装置整体沿水泥路向前移动,从而能达到喷淋水泥路面的目的。本技术的浇灌装置能向路面更加均匀的洒水,进而能进一步避免路面的某些位置无法淋到水导致路面发生干裂的现象,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水泥路的硬化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延长水泥路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的浇灌装置采用水雾的喷洒方式,因此能进一步避免将水泥路面滋出坑洼,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水泥路面的平整度,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适合推广使用。溢流阀能使位于分流管内的水分别同时流入到对应的雾化喷头内,进而能使雾化喷头同时进行喷水工作,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浇灌装置在洒水时的均匀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浇灌装置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在使用时较为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前后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方形杆1,方形杆1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长板2,长板2均与方形杆1相互垂直,长板2分别位于方形杆1的两侧,长板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方形杆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板3,连接板3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连接板3分别位于长板2的前后两端,连接板3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的上方设有水箱4,水箱4位于连接板3之间,水箱4的底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水箱4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竖向的灌水管5,灌水管5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连接板3的顶面中部均固定安装高压水泵6,水箱4的前后两端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出水管7,出水管7均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出水管7与高压水泵6的位置一一对应,出水管7的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固定连接,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均固定安装L形管8,L形管8的出水端均伸到长板2的下方,L形管8的出水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粗水管9,粗水管9分别与对应的L形管8的内部相通,两根粗水管9相互平行且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方形杆(1),方形杆(1)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长板(2),长板(2)均与方形杆(1)相互垂直,长板(2)分别位于方形杆(1)的两侧,长板(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方形杆(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板(3),连接板(3)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连接板(3)分别位于长板(2)的前后两端,连接板(3)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的上方设有水箱(4),水箱(4)位于连接板(3)之间,水箱(4)的底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水箱(4)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竖向的灌水管(5),灌水管(5)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连接板(3)的顶面中部均固定安装高压水泵(6),水箱(4)的前后两端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出水管(7),出水管(7)均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出水管(7)与高压水泵(6)的位置一一对应,出水管(7)的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固定连接,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均固定安装L形管(8),L形管(8)的出水端均伸到长板(2)的下方,L形管(8)的出水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粗水管(9),粗水管(9)分别与对应的L形管(8)的内部相通,两根粗水管(9)相互平行且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粗水管(9)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两根粗水管(9)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根竖向的且均匀分布的分流管(10),分流管(10)分别与对应的粗水管(9)的内部相通,分流管(10)上均固定安装溢流阀(11),分流管(10)的下端均安装雾化喷头(12),雾化喷头(12)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10)的内部相通;方形杆(1)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方形的第一深孔(13),第一深孔(13)内均设有方形活动杆(14),方形活动杆(14)能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深孔(13)向外侧移动,方形活动杆(14)的外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方形杆(1)的外侧,方形活动杆(14)的内侧均分别开设第二深孔(15),第二深孔(15)的内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第一液压缸(16),第一液压缸(16)的活动端能分别从对应的第二深孔(15)内伸出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深孔(13)的内侧内壁固定连接,方形活动杆(14)的底面外侧分别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缸(17),第二液压缸(17)的活动杆下端均固定安装带有驱动马达的万向轮(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方形杆(1),方形杆(1)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长板(2),长板(2)均与方形杆(1)相互垂直,长板(2)分别位于方形杆(1)的两侧,长板(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方形杆(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之间设有两根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板(3),连接板(3)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连接板(3)分别位于长板(2)的前后两端,连接板(3)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长板(2)的上方设有水箱(4),水箱(4)位于连接板(3)之间,水箱(4)的底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长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水箱(4)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竖向的灌水管(5),灌水管(5)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连接板(3)的顶面中部均固定安装高压水泵(6),水箱(4)的前后两端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出水管(7),出水管(7)均与水箱(4)的内部相通,出水管(7)与高压水泵(6)的位置一一对应,出水管(7)的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固定连接,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均固定安装L形管(8),L形管(8)的出水端均伸到长板(2)的下方,L形管(8)的出水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粗水管(9),粗水管(9)分别与对应的L形管(8)的内部相通,两根粗水管(9)相互平行且均与方形杆(1)相互平行,粗水管(9)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两根粗水管(9)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根竖向的且均匀分布的分流管(10),分流管(10)分别与对应的粗水管(9)的内部相通,分流管(10)上均固定安装溢流阀(11),分流管(10)的下端均安装雾化喷头(12),雾化喷头(12)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10)的内部相通;方形杆(1)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方形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红吴渝张小威祝军权张海昆罗志王约发白先梅莫劲吴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