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丝器摆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31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丝器摆片,所述摆丝器摆片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和弧线端,所述直线端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位于所述弧线端处,且所述开放槽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的边沿重合。通过开放槽的设置,使得因正压作用喷射的丝束与摆片的敲击位置落入开放槽中,因丝束的弹力较小,其碰撞时自身变形并四散时受开放槽的侧壁的约束,仅能通过开放槽的扇形弧处向外分铺,进而实现了丝束出丝方向的控制,避免丝束乱、飘丝等现象,使得丝束在网帘上分铺均匀,进而提高分铺质量。

A kind of spinner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丝器摆片
本技术属于无纺布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摆丝器摆片。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指不经过编织,二用很多带刺的针将纤维缠绕在一起,或使其部分粘着在一起而成的不了。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其以聚脂(PET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网、针刺、热压、烘干、收卷连续生产而成。无纺布有很多优点,诸如通气性、过滤性、保温性等,但是其生产中丝束是通过正压牵伸管由摆丝器摆片的摆动使丝束均匀的分铺在成网帘上。如图1所示,因当前使用的摆片的表面为光滑的平面,喷至摆片上的丝束因摆片摆动使丝束分铺在成网帘上,但是分铺的过程中,因缺乏导向性,丝束在分铺过程中因出丝导向无法控制而出现飘丝,出丝面积无法控制造成乱丝成网铺丝效果不好,布面的均匀性差,产品质量无法有效控制。鉴于此,本技术亟待提供一种新型摆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摆片无法控制丝束的分铺方向进而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丝器摆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摆片无法控制丝束的分铺方向进而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本技术的摆丝器摆片,所述摆丝器摆片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和弧线端,所述直线端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位于所述弧线端处,且所述开放槽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的边沿重合。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放槽的对称轴为所述摆丝器摆片的对称轴。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放槽的面积为所述摆丝器摆片面积的1/4-1/2。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放槽的圆心角的角度为30°-120°。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放槽的圆心角为圆角。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摆丝器摆片由人工宝石制成。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摆丝器摆片的厚度为3.5mm,所述开放槽的深度为1mm。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放槽的圆心角处嵌有抗敲击片。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摆丝器摆片的背部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为防爆膜。如上所述的摆丝器摆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直线端的两侧设有倒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摆丝器摆片,所述摆丝器摆片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和弧线端,所述直线端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位于所述弧线端处,且所述开放槽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的边沿重合。通过开放槽的设置,使得因正压作用喷射的丝束与摆片的敲击位置落入开放槽中,因丝束的弹力较小,其碰撞时自身变形并四散时受开放槽的侧壁的约束,仅能通过开放槽的扇形弧处向外分铺,进而实现了丝束出丝方向的控制,避免丝束乱、飘丝等现象,使得丝束在网帘上分铺均匀,进而提高分铺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摆丝器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摆丝器摆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摆丝器摆片,所述摆丝器摆片1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3和弧线端4,所述直线端3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1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1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2位于所述弧线端4处,且所述开放槽2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4的边沿重合。本实施例中,摆丝器摆片1的弧型端可以是单一的弧,也可以是众多弧线平滑连接所拼凑的曲线,同理,开放槽2可以是单一的扇形,也可以是无数了弧线平滑连接的扇形拼接而成,弧线端4和呈扇形设置仅用于帮助描述结构,而不构成对形状仅为一段圆弧的严格限定。通过开放槽2的设置,使得因正压作用喷射的丝束与摆片的敲击位置落入开放槽2中,因丝束的弹力较小,其碰撞时自身变形并四散时受开放槽2的侧壁的约束,仅能通过开放槽2的扇形弧处向外分铺,进而实现了丝束出丝方向的控制,避免丝束乱、飘丝等现象,使得丝束在网帘上分铺均匀,进而提高分铺质量。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开放槽2的对称轴为所述摆丝器摆片1的对称轴。开放槽2的对称设置不仅方便摆丝器摆片1的生产,也方便设计时获取其出丝面积,进一步方便统计。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开放槽2的面积为所述摆丝器摆片1面积的1/4-1/2;所述开放槽2的圆心角的角度为30°-120°。开放槽2面积和圆心角的大小与出丝面积以及出丝的速率相关,结合实际应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述数据。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开放槽2的圆心角为圆角。圆角的设置方便了散到圆心角位置处的丝束滑落,避免了丝束在圆角处堆积。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摆丝器摆片1由人工宝石制成。优选的,所述摆丝器摆片1的厚度为3.5mm,所述开放槽2的深度为1mm。人工宝石的硬度和强度较高,能抗击丝束的冲击作用,使得摆丝器摆片1使用周期长、却无磨损破碎。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开放槽2的圆心角处嵌有抗敲击片;优选的,所述摆丝器摆片1的背部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为防爆膜。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强度和硬度由于人工宝石的抗敲击片,进一步延长摆丝器摆片1的使用时间。而防爆膜的设置则用于粘附摆丝器摆片1,使其纵使破碎,碎片也无法乱溅。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直线端3的两侧设有倒角。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丝器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丝器摆片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和弧线端,所述直线端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位于所述弧线端处,且所述开放槽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的边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丝器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丝器摆片为舌型结构,包括直线端和弧线端,所述直线端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摆丝器摆片上对称设置;所述摆丝器摆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呈扇形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位于所述弧线端处,且所述开放槽的扇形弧与所述弧线端的边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丝器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槽的对称轴为所述摆丝器摆片的对称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丝器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槽的面积为所述摆丝器摆片面积的1/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丝器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槽的圆心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松林位守强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