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内;第二圆柱体截面直径等于凹槽宽度,第一圆柱体凸出于凹槽外;第一圆柱体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或不设内槽。该设计的选针棒选针便利,通过选针编织出的花型种类多样,选针棒截面形状圆滑,解决了选针时,选针棒与挺针片卡住的问题,且该结构的选针棒生产方便,节约成本。

A needle selecting bar for horizontal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属于针织机械

技术介绍
横编织机用于编织手套、袜子等物品的编织,选针动作由滚筒和与滚筒配合的挺针片实现,选针动作主要是挑选出需要编织部位的织针。滚筒表面设有多道均匀设置的凹槽,凹槽内镶嵌有选针棒,挺针片在滚筒转动时通过凹槽或被选针棒抬起,当挺针片被选针棒抬起时,即选择了对应部位编织的织针,实现选针动作,进而编织出不同花型。而现有的选针棒选针麻烦,且通过选针编织出的花型种类单一,再者选针棒两侧都有棱角,选针时,选针棒会与挺针片卡住,出现故障,且选针棒在实际机床制造加工时非常麻烦,加工时间长,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该设计的选针棒选针便利,通过选针编织出的花型种类多样,选针棒截面形状圆滑,解决了选针时,选针棒与挺针片卡住的问题,且该结构的选针棒生产方便,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内;第二圆柱体截面直径等于凹槽宽度,第一圆柱体凸出于凹槽外;第一圆柱体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或不设内槽。所述的内槽深度为0~2.5mm。所述的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上下成8字形并联固定。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内;第二圆柱体截面直径等于凹槽宽度,第一圆柱体凸出于凹槽外,即两圆柱体固定连接后的截面长度大于凹槽深度;第一圆柱体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或不设内槽,挺针片在滚筒转动时随不同深浅的内槽产生挺针高度变化,进而控制针脚的高低,实现选针功能,编织出多种花型。该设计的选针棒选针便利,通过选针编织出的花型种类多样,选针棒截面形状圆滑,解决了选针时,选针棒与挺针片卡住的问题,且该结构的选针棒生产方便,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选针棒的主视图。图中标号:1、第一圆柱体;2、第二圆柱体;3、凹槽;4、内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包括第一圆柱体1和第二圆柱体2,第一圆柱体1和第二圆柱体2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2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3内;第二圆柱体2截面直径等于凹槽3宽度,第一圆柱体1凸出于凹槽3外,即两圆柱体固定连接后的截面长度大于凹槽3深度;第一圆柱体1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4,或不设内槽4,挺针片在滚筒转动时随不同深浅的内槽4产生挺针高度变化,进而控制针脚的高低,实现选针功能,编织出多种花型。该设计的选针棒选针便利,通过选针编织出的花型种类多样,选针棒截面形状圆滑,解决了选针时,选针棒与挺针片卡住的问题,且该结构的选针棒生产方便,节约成本。内槽4深度为0~2.5mm,内槽4为0时,即不开槽,选针棒能够把挺针片挺到最高处,织针进针编织最深,内槽4深度最大时,挺针片自然通过,即为不选针。第一圆柱体1与第二圆柱体2上下成8字形并联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内;第二圆柱体截面直径等于凹槽宽度,第一圆柱体凸出于凹槽外;/n第一圆柱体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或不设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选针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体相切固定于滚筒的横向凹槽内;第二圆柱体截面直径等于凹槽宽度,第一圆柱体凸出于凹槽外;
第一圆柱体上设有若干不同深浅的内槽,或不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永亮兰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