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乾专利>正文

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30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包括隔离操作仓、操作手套和集菌过滤器,集菌过滤器包括滤杯、集液杯、设置在滤杯和集液杯之间的过滤膜、以及与集液杯可拆卸式连接的支座,隔离操作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供试药悬挂钩、冲洗袋悬挂钩、培养基袋悬挂钩,所述滤杯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液口;隔离操作仓外设置有臭氧装置和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过滤集菌器对供试药品进行过滤集菌,并且在过滤后还能将培养基引入滤杯中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从而将过滤集菌和培养集成一体,过滤集菌后不用再转移过滤膜,从而能简化了检测操作。且过滤集菌和细菌培养操作都是在隔离操作仓内进行,能避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Integrated device of drug testing, filtration, bacteria collection and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药品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杜绝受污染的药品流入市场,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薄膜过滤技术是药品微生物检验领域,用于附集微生物的一种重要技术。对于有抗菌活性的药物,需要采用薄膜过滤方法,充分消除药物的抗菌活性,以利于药品中休眠或损伤状态的微生物复苏、繁殖和检出。现有的过滤集菌器,在对供试药品进行过滤集菌后,需要将过滤膜转移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操纵过程复杂,且过滤和转移过程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操作过程中容易引入细菌造成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以解决现有过滤集菌器在过滤集菌后需要将过滤膜转移到基质中培养,操纵复杂,且过滤和转移过程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操作过程中容易引入细菌造成污染问题。本技术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包括由仓体和仓门组成的隔离操作仓,所述仓体或仓门上设置有操作手入口,所述操作手入口上连接有操作手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仓体和仓门组成的隔离操作仓,所述仓体或仓门上设置有操作手入口,所述操作手入口上连接有操作手套;/n所述隔离操作仓内设置有集菌过滤器,所述集菌过滤器包括滤杯、集液杯、设置在滤杯和集液杯之间的过滤膜、以及与集液杯可拆卸式连接的支座,所述集液杯的口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过滤膜设置在环形凹槽中,且过滤膜的顶面高于环形凹槽的端面,所述集液杯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滤杯的底部设置与集液杯口部配合的内止口,所述内止口和集液杯的口部螺纹连接,且在内止口和集液杯的口部连接状态下,所述内止口的底部压在过滤膜的边部上形成密封结构;/n所述隔离操作仓的内侧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检测过滤集菌与培养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仓体和仓门组成的隔离操作仓,所述仓体或仓门上设置有操作手入口,所述操作手入口上连接有操作手套;
所述隔离操作仓内设置有集菌过滤器,所述集菌过滤器包括滤杯、集液杯、设置在滤杯和集液杯之间的过滤膜、以及与集液杯可拆卸式连接的支座,所述集液杯的口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过滤膜设置在环形凹槽中,且过滤膜的顶面高于环形凹槽的端面,所述集液杯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滤杯的底部设置与集液杯口部配合的内止口,所述内止口和集液杯的口部螺纹连接,且在内止口和集液杯的口部连接状态下,所述内止口的底部压在过滤膜的边部上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隔离操作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供试药悬挂钩、冲洗袋悬挂钩、培养基袋悬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乾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