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25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包括采用圆柱型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杂质挡板与泡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启动防水电机,防水电机带动搅拌轴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剪切片快速圆周转动,从曝气支管流出的大气泡经剪切片的剪切后,气泡直径变小,且部分溶解,螺旋上升通道可延长小气泡的滞留时间,进一步使从流水口流出的污水进行溶解,浮起至壳体顶部的小气泡再次经泡沫板撕裂为微小气泡,更便于气泡在污水池内作全面溶解,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在污水池中上升速度较快,存留时间较短,导致溶氧效率较低,要达到高的溶氧量就需要更多的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中其中一道工序,即使用气提法向污水中进行曝气处理,使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得到充分的溶解氧进而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目前,通常使用曝气头作为向污水中充氧的直接部件,压缩空气经供气管道通过曝气头分割成气泡散布于水中,达到溶氧的目的。传统技术的曝气头结构简单,气泡往往直径较大,在污水池中上升速度较快,存留时间较短,导致溶氧效率较低,要达到高的溶氧量就需要更多的能耗。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包括采用圆柱型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杂质挡板与泡沫板,所述泡沫板的下端面与壳体的内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包括采用圆柱型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杂质挡板(12)与泡沫板(11),所述泡沫板(11)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内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柱体(2),所述柱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板(3),所述螺旋板(3)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密封贴合设置,所述壳体(1)、柱体(2)和螺旋板(3)共同构成螺旋上升通道(15),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剪切搅拌机构,所述壳体(1)的外壁周向均布有多个流水口(4),每个所述流水口(4)的内壁上均安装有流体只能从壳体(1)的外部流入螺旋上升通道(15)的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包括采用圆柱型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杂质挡板(12)与泡沫板(11),所述泡沫板(11)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内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柱体(2),所述柱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板(3),所述螺旋板(3)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密封贴合设置,所述壳体(1)、柱体(2)和螺旋板(3)共同构成螺旋上升通道(15),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剪切搅拌机构,所述壳体(1)的外壁周向均布有多个流水口(4),每个所述流水口(4)的内壁上均安装有流体只能从壳体(1)的外部流入螺旋上升通道(15)的单向阀(5),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关于柱体(2)对称气密螺纹连接有两个曝气支管(13),两个曝气支管(13)远离壳体(1)的一端共同连通有曝气总管(14),所述曝气总管(14)的靠近曝气支管(13)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曝气总管(14)远离曝气支管(13)的一端连接有空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中气提用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荣李卫东雷达刘恒伟薛素勤冯艳敏张辉赵迎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环保郑州设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