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94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底板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每个支柱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呈正方形的通槽,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垂直的立管,所述立管顶端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每个立管内均可滑动的连接有内管,内管上等距离开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孔与内管上的其中一个插孔之间通过插销插接,两个内管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风机。该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利用风机的风力对进入到分离筒内的薄膜和杂质分离,其操作方便,占地较小,能够适用于普通棉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
本技术涉及地膜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在所有覆膜栽培作物中,以棉花面积最大,据统计每年约有18Kg/公顷左右的地膜留在棉田中。在地膜覆盖技术大量推广的同时,地膜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塑料膜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年。为保持棉田质量,国家大力推动地膜回收工作,而在废旧地膜在回收时,往往掺杂有大量的沙土、枝叶等杂质,地膜生产企业并不愿对这类地膜进行回收,降低了农民对地膜回收的积极性,故市面上目前出现了一些地膜杂质分离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大多比较笨重复杂,造价较高且操作极为不便,难以满足普通棉农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解决了地膜杂质分离的设备大多比较笨重复杂,造价较高且操作极为不便,难以满足普通棉农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底板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每个支柱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呈正方形的通槽,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垂直的立管,所述立管顶端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每个立管内均可滑动的连接有内管,内管上等距离开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孔与内管上的其中一个插孔之间通过插销插接,两个内管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风机。两个立管之间设置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中部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立管上的轴承连接,所述分离筒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并且分离筒的边长小于通槽的边长,所述分离筒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一挂杆,分离筒内腔的前壁和后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二挂杆,所述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呈上下交错设置,并且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远离分离筒内壁的一端均高于其与分离筒的连接端。该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利用风机的风力对进入到分离筒内的薄膜和杂质分离,薄膜在风力的作用下悬挂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上,杂质则由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之间的间隙由分离筒的底端沿通槽落入到置于通槽下方的收集筐内,以达到薄膜和杂质分离的目的,待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上悬挂有一定的薄膜后,关闭风机,手持扶手使分离筒沿转轴翻转,并更换通槽下方的收集筐,然后打开风机,挂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上的薄膜在风力作用下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上脱落到新的收集筐内,其操作方便,占地较小,能够适用于普通棉户的使用。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远离分离筒内壁的一端均为圆锥形,方便了薄膜的正向悬挂和逆向吹落。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与其同一侧的分离筒内壁之间均焊接有支杆,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对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进一步限定,所述风机底部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漏斗状的导风斗,对风机的风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筒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扶手,用于方便分离筒的翻转调节。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筒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螺纹管,立管的底端横向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的螺杆与分离筒底部的螺纹管螺纹连接,通过螺纹管与螺杆的配合可对分离筒的底部限位固定,防止分离工作工程中分离筒大幅度晃动。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远离螺纹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旋转螺杆的把手,用于方便螺杆的取放安装。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挂杆与第二挂杆与分离筒内壁之间的夹角均位于三十度与七十五度之间,倾斜设置的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可方便薄膜与杂质分离过程中的正向悬挂,以及取下薄膜时的逆向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离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分离筒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挂杆在分离筒内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挂杆在分离筒内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行走轮、3通槽、4通孔、5螺杆、6定位孔、7插孔、8内管、9风机、10导风斗、11扶手、12插销、13分离筒、14螺纹管、15第一挂杆、16支杆、17第二挂杆、18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每个支柱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呈正方形的通槽3,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垂直的立管18,立管18顶端侧面开设有定位孔6,每个立管18内均可滑动的连接有内管8,内管8上等距离开设有插孔7,定位孔6与内管8上的其中一个插孔7之间通过插销12插接,两个内管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风机9,通过内管8和立管18的配合,可对风机9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减小整个机构存放时的体积,方便了放置和运输,风机9在工作时通过导线和控制开关与外界的电源电连接。两个立管18之间设置有分离筒13,分离筒13的中部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立管18上的轴承连接,分离筒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并且分离筒13的边长小于通槽3的边长,分离筒13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一挂杆15,分离筒13内腔的前壁和后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二挂杆17,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呈上下交错设置,采用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并且交错设置,使薄膜通过分离筒13时挂设比较均匀,并且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远离分离筒13内壁的一端均高于其与分离筒13的连接端,该种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与分离筒13之间存在一个向上的倾斜夹角,方便了薄膜的悬挂,同时在分离筒13倒置时,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与分离筒13之间存在一个向下的倾斜夹角,方便了薄膜的脱离。为了方便了薄膜的正向悬挂和逆向吹落,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远离分离筒13内壁的一端均为圆锥形。为了提高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的牢固性,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与其同一侧的分离筒13内壁之间均焊接有支杆16,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对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为了对风机9的风向进行引导,风机9底部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漏斗状的导风斗10。为了方便分离筒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每个支柱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呈正方形的通槽(3),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垂直的立管(18),所述立管(18)顶端侧面开设有定位孔(6),每个立管(18)内均可滑动的连接有内管(8),内管(8)上等距离开设有插孔(7),所述定位孔(6)与内管(8)上的其中一个插孔(7)之间通过插销(12)插接,两个内管(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风机(9);/n两个立管(18)之间设置有分离筒(13),所述分离筒(13)的中部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立管(18)上的轴承连接,所述分离筒(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并且分离筒(13)的边长小于通槽(3)的边长,所述分离筒(13)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一挂杆(15),分离筒(13)内腔的前壁和后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二挂杆(17),所述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呈上下交错设置,并且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远离分离筒(13)内壁的一端均高于其与分离筒(13)的连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每个支柱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呈正方形的通槽(3),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垂直的立管(18),所述立管(18)顶端侧面开设有定位孔(6),每个立管(18)内均可滑动的连接有内管(8),内管(8)上等距离开设有插孔(7),所述定位孔(6)与内管(8)上的其中一个插孔(7)之间通过插销(12)插接,两个内管(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风机(9);
两个立管(18)之间设置有分离筒(13),所述分离筒(13)的中部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立管(18)上的轴承连接,所述分离筒(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并且分离筒(13)的边长小于通槽(3)的边长,所述分离筒(13)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一挂杆(15),分离筒(13)内腔的前壁和后壁均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长度依次递增的第二挂杆(17),所述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呈上下交错设置,并且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远离分离筒(13)内壁的一端均高于其与分离筒(13)的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田地膜杂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杆(15)和第二挂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怀刘从九徐守东吴国新李浩张雪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财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