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弹连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5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弹连射装置,包括装配壳体、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其中: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内;弹射片闭锁舱安装在装配壳体前端的缺口内;发射装置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后端背板上,多连弹射机后侧抵在发射装置上,多连弹射机的前侧设置在弹射片锁闭舱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触多连发的效果,大大增加了娱乐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阶梯型弹射片闭锁卡榫的设计,在同等作用力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少弹射时所消耗的弹簧力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发射装置与多连弹射机的巧妙连接,间接的控制了弹射片的弹射,操纵安全方便。

Multiple f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弹连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弹连射装置。
技术介绍
射击类玩具是小朋友热衷的玩具之一,现有的射击类玩具绝大多数采用弹簧进行弹射片的弹出,上述玩具通常只能够发射一个弹射片,而无法实现多个弹射片同时弹射的功能。申请号为201621214900.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枪械多弹匣连续发射系统,配置有两个或以上独立的弹匣,每个弹匣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顶部安装有弹托,每个弹匣的顶部为供弹出口;当各个弹匣安装在枪身上时,各个弹匣的供弹出口均与枪身内的上膛装置的供弹入口形成通道;在弹匣与上膛装置之间安装有导向/抓取机构,导向/抓取机构可以进行切换动作,连通上膛装置与其中一个弹匣之间的通道,同时封闭上膛装置与其余弹匣之间的通道;或者选择性地抓取其中一个弹匣的子弹;实现空、满弹匣之间的自动切换,通过多个弹匣为枪械连续供弹,使枪械做到不间断连发。在军用领域,切实提高枪械的作战性能;在民用领域,提高游乐设施的趣味性、刺激性。上述装置装配复杂,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弹连射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弹连射装置,包括装配壳体、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其中: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内;弹射片闭锁舱安装在装配壳体前端的缺口内;发射装置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后端背板上,多连弹射机后侧抵在发射装置上,多连弹射机的前侧设置在弹射片锁闭舱的后侧。优选地,所述装配壳体包括上机匣盖、后端背板以及两个侧机匣盖,其中:两个侧机匣盖相对卡接连接,上机匣盖和后端背板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机匣盖的上端和后端连接处。优选地,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释放按钮和弹簧,其中:释放按钮设置在所述后端背板上,并能够上下运动;弹簧一端紧固在所述后端背板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多连弹射机的后侧。优选地,所述释放按钮的底部设置有一缺口,弹簧贯穿所述缺口连接后端背板和多连弹射机。优选地,所述释放按钮上设置有卡块。优选地,所述多连弹射机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弹射器闭锁卡榫;所述弹射器闭锁卡榫与所述卡块卡接时,设置于多连弹射机与后端背板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所述弹射器闭锁卡榫与所述卡块脱离时,多连弹射机被弹簧弹出。优选地,所述多连弹射机的后侧设置有蓄能弹簧栓,所述多连弹射机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弹射片闭锁卡榫。优选地,所述弹射片闭锁舱设置有多个弹射片弹道,每个弹射片弹道对应一个弹射片闭锁卡榫。优选地,多个弹射片闭锁卡榫与弹射片闭锁舱的距离不同。优选地,所述弹射片弹道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装入所述弹射片弹道的弹射片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成本较低;2、本技术能够实现一触多连发的效果,大大增加了娱乐体验;3、本技术采用阶梯型弹射片闭锁卡榫的设计,在同等作用力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少弹射时所消耗的弹簧力度;4、本技术通过发射装置与多连弹射机的巧妙连接,间接的控制了弹射片的弹射,操纵安全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展开和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弹射片闭锁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多连弹射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弹连射装置的释放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后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多弹连射装置的侧机匣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多弹连射装置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侧机匣盖1上机匣盖2后端背板3弹射片闭锁舱4弹射片弹道401限位块402多连弹射机5弹射器闭锁卡榫501蓄能弹簧栓502弹射片闭锁卡榫503释放按钮6卡块601缺口6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弹连射装置,包括装配壳体、弹射片闭锁舱4、多连弹射机5以及发射装置,其中:弹射片闭锁舱4、多连弹射机5以及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内;弹射片闭锁舱4安装在装配壳体前端的缺口602内;发射装置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后端背板3上,多连弹射机5后侧抵在发射装置上,多连弹射机5的前侧设置在弹射片锁闭舱的后侧。装配壳体包括上机匣盖2、后端背板3以及两个侧机匣盖1,其中:两个侧机匣盖1相对卡接连接,上机匣盖2和后端背板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机匣盖1的上端和后端连接处。上机匣盖2能够围绕一端相对于两个侧机匣盖1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释放按钮6和弹簧,其中:释放按钮6设置在所述后端背板3上,并能够上下运动;弹簧一端紧固在所述后端背板3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多连弹射机5的后侧。所述释放按钮6的底部设置有一缺口602,用于防止释放按钮6上下运动时对弹簧产生干扰,弹簧贯穿所述缺口602连接后端背板3和多连弹射机5,释放按钮6底部两边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缺口602两侧向外并向前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块601,所述卡块601呈竖直设置。更为详细的,所述多连弹射机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601配合的弹射器闭锁卡榫501;所述弹射器闭锁卡榫501与所述卡块601卡接时,设置于多连弹射机5与后端背板3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所述弹射器闭锁卡榫501与所述卡块601脱离时,多连弹射机5被弹簧弹出。更为具体地,所述多连弹射机5的后侧还设置有蓄能弹簧栓502,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蓄能弹簧栓502内,所述多连弹射机5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弹射片闭锁卡榫503。相应的,弹射片闭锁舱4设置有多个弹射片弹道401,每个弹射片弹道401对应一个弹射片闭锁卡榫503。多个弹射片闭锁卡榫503与弹射片闭锁舱4的距离不同,更具体的,多个弹射片闭锁卡榫503与弹射片闭锁舱4的距离递进设置,有利于最大化的提高弹簧的工作效率。所述弹射片弹道401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402,所述限位块402对装入所述弹射片弹道401的弹射片进行限位。更为细致的,装配壳体外部还设置有变形壳体,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变形壳体将装配壳体的前端部进行包覆,从外形上看,多弹连射装置呈长方体状。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变形壳体展开、折叠、变形,并露出装配壳体的前端部。本技术为一触多连发式多弹连射装置,能够以单弹簧加弹射片,为多颗独立弹射物提供弹射动力,此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弹连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壳体、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其中: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内;弹射片闭锁舱安装在装配壳体前端的缺口内;发射装置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后端背板上,多连弹射机后侧抵在发射装置上,多连弹射机的前侧设置在弹射片锁闭舱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弹连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壳体、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其中:弹射片闭锁舱、多连弹射机以及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壳体内;弹射片闭锁舱安装在装配壳体前端的缺口内;发射装置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后端背板上,多连弹射机后侧抵在发射装置上,多连弹射机的前侧设置在弹射片锁闭舱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弹连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体包括上机匣盖、后端背板以及两个侧机匣盖,其中:
两个侧机匣盖相对卡接连接,上机匣盖和后端背板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机匣盖的上端和后端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弹连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释放按钮和弹簧,其中:
释放按钮设置在所述后端背板上,并能够上下运动;
弹簧一端紧固在所述后端背板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多连弹射机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弹连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按钮的底部设置有一缺口,弹簧贯穿所述缺口连接后端背板和多连弹射机。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